數位化運維(IT運維架構的數位轉型)

嘉為科技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定價: $594
  • 售價: 8.5$505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372
  • 裝訂: 平裝
  • ISBN: 7111728971
  • ISBN-13: 9787111728979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這是一本能指導企業掌握數字化運維方法和建構數字化運維體系的。
嘉為科技是維運領域的頭企業,在運維領域深耕20餘年,
本書既有嘉為科技實戰經驗與理論研究成果的總結,也有他們對未來數字化維運解決方案的新思考。
本書以傳統維運管理系統(PPTR)為基座,在融合數字化轉型、ITIL4、DevOps、SRE以及敏捷益思想的基礎上,
先提出了數字化維管理系統OPDM(Operation Process Data Measurement,
平台化工具、高速化流程、資料化驅動、體系化度量),然後詳細講解了數字化運維一體化平台的建構路徑和方法。
透過閱讀本書,你將:
深入理解「監」體系,全鏈路端對端的監控警告、可觀測的服務感知體系。
深入理解「管」體系,以應用為中心的CMDB配置管理方法論和資料閉環體系。
深入理解「控」體系,透過自動化巡檢、基準比對、修補程式更新、
應用程式發布、資源自動交付、多雲管理等場景理解企業生產如何降本提效。
深入理解「服」體系,從ITSM服務管理到ESM企業服務管理的邏輯演進。
深入瞭解業務連續性障礙建設,如災備演練、緊急服務、重和護網服務等。

目錄大綱

序1
序2
前言
第1章數位化時代的維運現況及挑戰
1.1 國內外IT運維現況分析
1.1.1 國外IT運維現況分析
1.1.2 國內IT運維現況分析
1.2 數位化維的價值重塑
1.3 數位化維運模式的挑戰
第2章數位化維管理系統
2.1 傳統維運管理系統模型
2.1.1 人員
2.1.2 流程
2.1.3 技術
2.1.4 資源
2.2 數位化維管理系統模型
2.2.1 平台化工具
2.2.2 高速化流程
2.2.3 資料化驅動
2.2.4 體系化度量
2.3 數位化維的建置思路
2.3.1 維運數位轉型的建置
2.3.2 運維組織的建置
2.3.3 運維服務管理的建置
2.3.4 運維工具的建構
2.3.5 數位化運維場景的演進
第3章從運維管理到工具體系
3.1 從運維管理到工具體系的建構邏輯
3.1.1 運維管理與工具體系的關聯分析
3.1.2 從維運管理到工具體系的拆解模型
3.1.3 維運工具體系的建構方法與原則
3.2 工具體系的平台化架構
3.2.1 單工具領域
3.2.2 組合工具領域
3.2.3平台架構抽象
3.2.4 資料與AI加持
3.2.5 實務案例
第4章數位化維運一體化平台
4.1 維運一體化平台的建置背景
4.1.1 業務與技術發展趨勢
4.1.2 網際網路中台建設浪潮
4.1 .3 維運平台現況
4.2 維運一體化平台的能力要素
4.3 運維一體化平台的建置路徑
4.3.1 平台建置的3個階段
4.3.2 資料化與智慧化
4.4 運維一體化平台的PaaS能力
4.4.1 PaaS的概念
4.4.2 PaaS的能力
4.4.3 iPaaS的能力
4.4.4 aPaaS的能力
第5章可觀測能力建構
5.1 可觀測體系的發展
5.1.1 監控的發展歷程
5.1.2 可觀測理論
5.1.3 可觀測價值驅動
5.2 可觀測系統的建造方法
5.2.1 企業面臨的可觀測挑戰
5.2.2 可觀測系統的設計模式
5.2.3 可觀測系統的建設路徑
5.3 可觀測系統落地實踐
5.3.1可觀測工具系統設計
5.3.2 指標監控
5.3.3 日誌建置
5.3.4 連結追蹤
5.3.5 警告閉環
第6章CMDB配置管理能力建置
6.1 傳統CMDB建置方法剖析
6.1.1 CMDB的發展史
6.1.2 CMDB建設的失敗原因
6.2 消費驅動的CMDB建設方法
6.2.1 CMDB的建設原則和實現方法
6.2.2 CMDB的建設目標與範圍
6.2.3 與CMDB建設相關的角色和組織
6.2.4 CMDB模型管理
6.2. 5 CMDB資料維護
6.2.6 CMDB營運與量測
6.2.7 CMDB工具選型
第7章自動化維運能力建置
7.1 企業自動化維運與需求
7.1.1 企業自動化運維現況
7.1.2 企業自動化維運需求
7.2 自動化維運平台設計
7.2.1 自動化運維平台的設計概念
7.2.2 自動化運維平台的設計
7.2.3 常見的自動化維運場景設計
7.3 多雲環境自動化維運
7.3.1 多雲環境自動化維運的主要場景
7.3.2 多雲環境自動化維運面臨的挑戰
7.3.3 多雲環境自動化維運的要點
7.3.4 多雲環境自動化運維的實踐
第8章敏捷ITSM能力建設
8.1 建構背景
8.1.1 VUCA時代的挑戰
8.1.2 ITSM現況與挑戰
8.2 關於敏捷
8.2.1 什麼是敏捷
8.2.2 ITIL的發展
8.2.3 流程敏捷化的特性
8.2.4 敏捷流程打通組織的「經脈」
8.3 敏捷ITSM架構規劃
8.3.1 業務設計
8.3.2 工具架構
8.3.3 關鍵能力
8.4 敏捷ITSM建設路徑
第9章統一運維門戶能力建設
9.1 建設背景
9.2 一站式與個性化
9.3 架構規劃
9.3. 1 業務設計
9.3.2 工具架構
9.3.3 關鍵能力
9.4 實務案例
第10章運維管理度量指標體系設計
10.1 度量指標體系概述
10.1.1 基本概念
10.1.2 建置原則
10.1.3 建置的必要性
10.1.4 度量指標系統要素
10.2 度量指標系統的設計
10.2.1 運維價值度量指標
10.2.2 運維服務系統度量指標
10.2.3 維運業務管理度量指標
10.2.4 運維工具建置成效度量指標
第11章運維視覺化能力度量建置
11.1 建置背景
11.2 工程視覺化需求
11.2.1 實用性與高顏值
11.2.2 低成本與高效率
11.3 工具架構規劃
11.3.1 業務設計
11.3.2 工具架構
11.3.3 關鍵能力
11.4 實務實務
第12章運維資料治理能力建置
12.1 維運資料治理的背景與效益
12.1.1 維運資料治理的背景
12.1.2 維運資料治理的效益
12.2 運維資料治理的方法與技術落地
12.2.1 維運資料治理的方法
12.2.2 維運資料分析情境
12.2.3 運維資料治理的技術落地
12.3 維運資料治理體系建置
12.3.1 運維資料治理的管理模式
12.3.2 運維資料治理的組織架構
12.3.3 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