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才,只是改變了學習方法:跟著跨域學習專家余道昌,發現超高效率、能真正「學會」的秘密

余道昌

  • 出版商: 親子天下
  • 出版日期: 2025-11-27
  • 定價: $420
  • 售價: 8.5$357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08
  • ISBN: 6264063665
  • ISBN-13: 9786264063661
  • 相關分類: 其他
  • 尚未上市,歡迎預購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被方法喚醒的!


  為什麼有些人學得又快又穩?
  為什麼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卻停滯不前?
  小提琴家 × 電機工程 × 教育家
  余道昌以跨領域視野揭開「讓大腦升級」的祕密——
  ✔ 專注力訓練 × 分心管理 × 視覺潛能 × 自主學習
  ✔ 每天練對20遍,就能讓學習速度翻倍
  ✔ 用「慢學快思」的方法,打造天才般的腦

  這是一本寫給想真正有效學習的人看的書,
  你不需要天賦,只需要用對學習的方法,
  無論你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
  這本書都將帶你重新定義——
  什麼叫做真正的「學會」。

  20遍的祕密:練小提琴速度翻7倍的啟示
  我在多次挫敗的練習中觀察到一個問題:每當我練到一個容易出錯的段落,如果在連續幾次錯誤後拉對一次就停止,隔天一定會再錯。於是我改變練習方式——在正確拉完一遍後,繼續再拉10遍,每一遍都要正確無誤才行。實行的第一天,隔天練習效率立刻提升。後來我增加到20遍,驚訝的發現原本要14天才能練好的段落,現在只要兩天。我的學習效率提升了7倍,大腦運作速度也變快。從那天起,我進步神速。別人以為我天資聰穎,但我知道——我只是改變了學習方法。

  學得好,不是因為聰明,而是因為方法對
  我在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先修班擔任小提琴教授,遇到許多被稱為「天才」的孩子。在指導他們的過程,我最驚訝的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音感與天分,而是遇到問題時,能自己找方法修正。我問他們:「這個問題是你自己發現的,還是有人提醒?」多半的答案都是:「自己發現的。」

  這些優秀的孩子從小就習慣自己找問題和解決方法,比一般人更早掌握學習的竅門。最終我得出一個結論:優秀的學生不是靠「天才的腦袋」取勝,而是比別人更早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以及主動檢視問題與做出相應調整的習慣。

  學習並不快樂,卻不要害怕學習阻力
  我常看到父母期待孩子「快樂學習」,卻把快樂誤解成只要輕鬆愉快、避免困難,這樣就是給孩子的快樂。然而,哈佛大學教授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在其著作與演講中,卻提到真正的幸福或快樂並非片刻的愉悅,而是來自更深層的享受、滿足與意義的追求。真正能支持孩子一輩子快樂學習的,是把知識轉化為有意義的能力。

  書中揭開「學習的科學祕密」——大腦如何記憶、專注、遺忘與再學習。從F1賽車手的反應訓練、視覺專注練習、結構性筆記法,到音樂訓練中的細微重複技巧,作者提出具體且可立即實踐的步驟,幫助讀者在最短時間內提升專注力與理解力。

  這不是教你死背的書,而是一場「讓大腦升級」的學習革命。它教會我們:
  學習的極限,從來不是天分,而是方法,
  當我們懂得如何專注、如何練習、如何思考,
  大腦就會自己長出學會的能力。

  本書重點:
  ▶打破天才迷思:證明卓越表現不是天分,而是方法與習慣的累積。

  ▶以科學解釋學習觀念的偏誤:
  ◼一萬小時的練習前提是,要練得對。
  ◼大腦天生就分心,期待孩子專心,要做的是分心管理。
  ◼沒有快樂學習,真正的快樂學習就是要先苦後甘。
  ◼晶體智力的培養,可以打破「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魔咒。

  ▶針對孩子常見的學習痛點:
  ◼難以專心
  ◼學了就忘
  ◼很用功還是考不好
  ◼拖拖拉拉學不會時間管理

  ▶具體練習可操作:
  30個親子日常生活即能實踐的微練習與小遊戲,就能養出高效學習腦:圖片細節辨識、網球反應挑戰、迴文偵探、專注呼吸......。

  ▶自主學習力養成:
  引導父母與老師從「給答案」轉為「陪孩子找答案」,培養孩子內在動機與思辨力。

  ▶貼近亞洲教育現場:
  擺脫考試評鑑制度的陋習,專為台灣學生常見的「死背、分心、沒動力」問題設計。

  ▶跨界權威觀點:
  小提琴家×電機工程學位×教育家三重背景,證明感性與理性可同時激發大腦潛能。

  閱讀對象:
  ◼學生:想提升學習效率、專注力與記憶力的學生。
  ◼家長:希望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擺脫死背與補習依賴的父母。
  ◼教師與教育工作者:尋求以科學方法改善教學與學習動機的實務者。
  ◼一般讀者:對腦科學、學習心理學、潛能開發有興趣的成人。

  本書功能與價值
  ◼可操作:每章皆附有實用「Tips」練習,能立即應用於學習現場。
  ◼具科學性:以神經科學、心理學與教育研究為基礎,兼顧理論與實踐。
  ◼具啟發性:顛覆「聰明=天才」的迷思,讓每個人都能打造自己的高效學習腦。
  ◼具延展性:適用於學齡兒童至成人,從課業到職場學習皆受益。

 專業推薦

  周芳妃(北一女教師、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理事)
  高淑芬(台大醫院副院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特聘教授)
  馬大元(精神科醫師、YouTuber、親子專家)
  黃榮村(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名譽教授,曾任教育部長與考試院院長)
  黃春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
  謝伯讓(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按姓氏筆劃排序)

好評推薦

  郝廣才(格林文化發行人)
  小熊媽(張美蘭)(親職作家、繪本作家、書評及兒童文學工作者)
  綠君麻麻(作家/閱讀推廣人) 
  (按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余道昌

  11歲獲得全國音樂比賽小提琴獨奏首獎, 12歲通過教育部資賦優異兒童認證,隔年以第一名成績拿到張榮發基金會的全額獎學金赴美讀書。

  1991年以小提琴演奏及電機工程雙主修全額獎學金考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996年以一年時間取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Peabody音樂學院碩士學位,並同時考取該校研究所博士班。

  2011年回國後在台北市立大學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擔任專任助理教授,2013年在台北市立大學開設「右腦與音樂」通識課,有別於傳授知識,這堂課致力於教導學生如何開發自身潛力,並成為該校最受歡迎的通識課之一。 

  至今成為「翰科實驗教育機構」發展長,協助制定教育方針、發展課程教材,並致力於研究AI工具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整合,探索科技如何賦能學習。在教育這條路上,期待幫助大家脫離考試評鑑下的錯誤習慣,引導大家走向正確的學習之路。

採訪撰述 莊堯亭

  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畢業,曾從事記者與編譯工作十年,目前為作家與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包括《你的賦權,是最好的成全》、《人生何必妥協》、《生命中最完美的禮物》等。熱衷於用文字記錄生活,最喜愛的一句話來自《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千萬莫低估書的力量。」

目錄大綱

推薦序
自序:我不是天才,只是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
Chapter 1
讓孩子專注起來——用腦科學方法改善分心狀態

Chapter 2
破解無效學習力——找出孩子卡關的根本原因

Chapter 3
放手讓孩子成長——父母的引導讓孩子勇於探索

Chapter 4
強化記憶的系統——用圖像與感官打開學習通道

Chapter 5
從挫折中學成長——找到突破問題的第三選項

Chapter 6
喚醒學習的動力——讓多巴胺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

Chapter 7
走過困難的路——從五大人格與情緒調節培養韌性與陪伴力

Chapter 8
打開創意腦迴路——跳脫正確答案的框架

Chapter 9
重新定義時間管理——讓明確目標引導孩子走向天才曲線

Chapter 10
讓天分持續發光——從流體智力、晶體智力走向深度學習

(後記)慢學快思,走向深度的學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