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晶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重磅推薦
美國財政部現任政策分析師與頂尖政治學者的聯手建言
一本翻轉你對美中競爭基本認知的關鍵傑作
打破對中國崛起的迷思,揭露美國真正強大的經濟武器!
美國與中國的競爭,真的已經「勢均力敵」了嗎?
中美競爭的核心,是軍事?還是科技?
還是……誰能真正控制全球經濟的節奏?
這是理解全球經濟與中美關係不可或缺的一本書。──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晶片戰爭》作者
美國財政部現任政策分析師與政治學者班.瓦格爾與史蒂芬.布魯克斯,向我們顯示了一個被忽視卻極其關鍵的事實:全球經濟的指揮權,仍牢牢掌握在美國及其盟友手中。
他們從全球兩千大企業的獲利數據出發,層層揭開一個核心真相:
◆美國與盟國掌控全球八成高科技產業利潤
◆中國的GDP與創新實力,實際被嚴重高估
◆中國的經濟報復手段──其實遠比你想的「溫和」
◆若爆發戰爭,美國封鎖中國的能力遠超想像,中國將承受5到11倍的經濟重創
這不是一本危言聳聽的地緣政治評論,而是建立在翔實數據、產業結構與模型分析之上的深度解剖。它讓你明白:
真正的力量,不在GDP數字,而在「誰控制了全球的關鍵企業與技術」。
●不是GDP,而是「誰擁有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
許多分析以GDP數字為基礎,誤以為中國的經濟已與美國並駕齊驅。但作者指出:在這個由跨國企業組成的全球供應鏈世界中,真正的經濟實力來自「控制權」,而非「產出量」。
●中國實力,其實被嚴重高估
中國的經濟發展看似迅猛,但這是一種「表面繁榮」,背後存在嚴重扭曲與泡沫,本書透過縝密分析直言:中國是一個「虛有其表的強權」。
●美國的經濟之劍,早已揮過一次又一次
◆2018年,美國封殺福建晉華,中國最先進的記憶體廠被迫停產,幾乎消失。
◆2020年,美國制裁華為,短短三年,市占率從全球第二跌至邊緣。
◆2022年,美國聯合荷蘭、日本、南韓,限制中國半導體設備取得權,中國晶片產業被迫「原地踏步」。
這些行動的共通點是:美國並不是靠「自己生產」打擊中國,而是靠「聯盟商業網絡」切斷中國的產業命脈。為什麼中國沒辦法強力反擊?因為它根本沒有多少可以武器化的經濟槓桿。
●如果戰爭爆發,美國能對中國造成什麼樣的經濟打擊?
本書最具爭議、但也最具啟發性的章節,來自一個問題:如果台海戰爭爆發,美國是否真的有能力對中國進行「全面經濟封鎖」?兩位作者建立了6種戰時情境模型,並運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與世界銀行數據進行模擬,結果驚人:
◆中國的短期經濟損失將是美國的5至11倍。
◆長期而言,中國經濟增長軌道將「永久下修」。
◆如果美國單方面封鎖,中國損失較小;但若美國聯合盟國共同封鎖,中國將面臨幾乎無法復原的結構性重創。
而這一切的根源,不是因為中國太弱,而是因為:美國與盟國控制了全球商業的關鍵節點。
名人推薦
汪 浩∣國際政經專家
洪財隆∣國際經貿學者、前公平會委員
孫明德∣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陶儀芬∣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謝金河∣《今周刊》董事長
顏擇雅∣作家
※國內專家好評(依首字筆畫排序)
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晶片戰爭》作者
喬納森・馬可維茲Jonathan Markowitz|南加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謝淑麗Susan Shirk|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政策專家
傅泰林Taylor R. Fravel|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MIT安全研究計畫主任
※國際大師力薦
好評推薦
在《商業爭霸》中,瓦格爾與布魯克斯對中國經濟的弱點,以及美國持久的經濟實力提出令人深思的全新詮釋。他們強調美國企業在高附加價值與高科技產業中的核心角色,清楚揭示中國在真正重要的產業中仍屬二線角色。這是理解全球經濟與中美關係不可或缺的一本書。──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晶片戰爭》作者
《商業爭霸》的結論令人震撼。我極少讀到一本書會讓我對其政策含義完全感到震撼,這本就是其中之一。它提供了迄今最詳盡的分析,說明美國在經濟上遠遠領先中國的程度。──喬納森・馬可維茲(Jonathan Markowitz),南加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瓦格爾與布魯克斯精采的分析,將成為下一輪中國政策辯論的核心。這本引人入勝、極具說服力的著作揭示:美國擁有對中國強大的經濟施壓槓桿,若未來爆發危機,這些槓桿可能發揮關鍵作用──但若在和平時期過早脫鉤,華府將等於自毀其器。──謝淑麗(Susan Shirk),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政策專家
這本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著作徹底挑戰了我們對中美經濟實力與韌性長期以來的既定看法。瓦格爾與布魯克斯清楚說明,在戰時經濟封鎖下,中國經濟所受打擊將遠大於美國。他們證明了經濟手段如何成為防止台海衝突的重要工具。──傅泰林(Taylor R. Fravel),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MIT安全研究計畫主任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班.瓦格爾Ben A. Vagle
現任美國財政部投資安全辦公室(Office of Investment Security)的政策分析師。他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主修經濟與政治,並以經濟學榮譽與政府學最高榮譽畢業。在校期間,他因畢業論文獲得「國際關係洛克斐勒獎」(Rockefeller Priz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與「蔡斯和平獎」(Chase Peace Prize),並榮獲經濟學系傑出成就獎(Economics Departmen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畢業後,瓦格爾曾任職於Bates White經濟顧問公司,協助律師與經濟學家處理複雜的資料分析問題。
*本書於瓦格爾進入政府部門任職前即安排出版,內容完全基於公開資料撰寫,並不代表美國政府或財政部立場。
史蒂芬.布魯克斯Stephen G. Brooks
達特茅斯學院政府學系教授,曾任哈佛與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他著有四本專書:《全球化生產如何重塑安全秩序》(Producing Security, 2005)、《失衡的世界:國際關係與美國主導地位的挑戰》(World out of Balance,與William Wohlforth合著,2008)、《美國在海外:美國在21世紀的全球角色》(America Abroad,與William Wohlforth合著,2016),以及即將出版的《安全的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of Security)。
他亦在多種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包括《國際安全》(International Security)、《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衝突解決期刊》(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政治學刊》(Journal of Politics)、《政治學觀點》(Perspectives on Politics)與《安全研究》(Security Studies)等。
布魯克斯於耶魯大學政治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其博士論文獲美國政治學會(APSA)頒發「海倫.德懷特.瑞德獎」(Helen Dwight Reid Award),表彰為該年度國際關係、法律與政治領域的最佳博士論文。
譯者簡介
簡瑋君
台北人。最高學歷MBA,擁有CFA、FRM國際頂級金融證照。歷任外商銀行、投銀、金控,擔任分析師、客戶關係經理、資深專員。並為國內外專業機構提供財經、時尚、科技、商管丶生活等多元化內容服務。曾獲多項文學獎。
目錄大綱
致謝
圖表目錄
第1章 緒論
商業實力分布/重新評估中國的經濟實力/失衡的經濟武器庫/戰時全面經濟封鎖/經濟孤立的代價
第2章 衡量全球商業實力的分布
商業實力的衡量/當前商業爭霸實力的分布狀況/以《富比士》名單劃分產業類型/高科技產業的複雜性與重要性/善用商業能力的偏態分布/利潤作為商業實力的衡量指標/股東所有權與商業能力平衡/結論
第3章 虛有其表的強權:中國的經濟實力再評估
國內生產毛額(GDP)/製造業產出/專利與引述分析/重新準確評估中國的經濟實力/
第4章 中國的經濟武器
中國的金融實力/美中之間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關係/原材料/分化同盟/結論
第5章 構想戰時對中國的經濟封鎖
衝突期間的貿易中斷/戰時經濟封鎖的目標/美中貿易關係的關鍵要素/中國並非俄羅斯/經濟斷供的概念化
第6章 模擬戰時對中國的經濟封鎖
貿易中斷的短期成本/經濟斷鏈的長期成本/結論
第7章 美中經濟實力對外交政策的影響
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影響/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影響/避免誤判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