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洞見:《華爾街日報》NO.1 暢銷作者新作!用SIFT破框思維,解 鎖更多可能,發現新藍海 Non-Obvious Thinking: How to See What Others Miss

ROHIT BHARGAVA, BEN DUPONT 著

  • 出版商: 幸福文化
  • 出版日期: 2025-07-16
  • 定價: $380
  • 售價: 7.9$300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08
  • ISBN: 6267680363
  • ISBN-13: 9786267680360
  • 相關分類: 商業管理類
  • 立即出貨 (庫存 < 4)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眼前僅有非黑即白的選項時
\\ 請想像有第三個選項存在 //

《逆思維》亞當.格蘭特、《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丹尼爾.品克、
《長線思維》多利.克拉克、「蘋果公司前執行長」約翰.史考利 強力推薦!
2024年法蘭克福書展參展書
此系列書榮獲20多項圖書獎項、百萬讀者狂推

★★為自己「設限」、投入「非興趣之處」、「擁抱」危險……
你沒看錯,這世界需要真正的思維轉變!★★


  {最好的點子,往往來自始料未及的地方!}
  •串流平台霸主Netflix的催生,源於百視達逾期還片會罰錢的規定。
  •電梯成為「人類」真正敢搭乘的工具,歸功於萬博會上割斷繩索的表演。
  •標榜「能做危險活動」的遊樂園,反而讓活潑好動的孩子更提高警覺。
  這些事是否令你意外?
  ─最好的想法、成功的契機,往往來自看似最不可能的地方!

  {培養思考彈性,面對AI世代的挑戰!}
  →循規蹈矩能讓人不出錯,但註定無法出彩    
  一件事情反覆做,很容易成為不加思索的反射動作,你不太可能會做錯,但也很難產生新意,甚至脫穎而出。面對AI世代的挑戰,人類該如何展現最大優勢?或許,擴大思維格局、培養「非顯見思考力」,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what if no─又會怎樣呢?}
  →這世界需要能「看見另一面」的非顯見思考者
  在演算法加深社會對立的時代,非黑即白的誘導選擇,會讓人忘記還有「選項C」,這就是被侷限在一個顯而易見的框架裡。唯有跳出來,看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才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辨識真正的問題所在。

  {SIFT破框思維─跳脫慣性思考的指引!}
  成功,有時僅僅因為從別人忽略的地方,發現了新的可能。固有的解決之道很少能解決新問題,本書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作家攜手先鋒創投家,提供探索未來無限可能的SIFT方法,幫助大家突破盲點、觸類旁通,發現新藍海: 
  S(Space)空間察覺身邊的小事,為新點子創造空間。
  I(Insight)洞見磨練眼勢,看見全局,而非執著於自己的答案。
  F(Focus)焦點避開選擇癱瘓,聚焦於你點子中的核心要點。
  T(Twist)轉折觸類旁通,將深思熟慮的點子帶往出乎意料的方向。

專業推薦

  Mr. 6 劉威麟∣網路趨勢觀察家
  孫治華∣策略思維商學院院長
  郝旭烈∣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許景泰(Jerry)∣大大學院 執行長
  曾培祐∣注意力設計師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趙胤丞∣企管講師、顧問
  劉奕酉∣《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 」節目主持人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讚譽

  「突破思維盲點的非顯見之道!」─湯尼.羅賓斯(Tony Robbins),《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作家

  「社會的任何大躍進或革新,皆源自非顯而易見的思維。每個為自己或社會尋求這類躍進的人,都一定要讀這本書。」─薩爾.可汗(Sal Khan),可汗學院創辦人暨執行長

  「質疑既定假設、看見新可能性的指南,讀來令人愉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逆思維》(Thaink Again)、《隱性潛能》(Hidden Potential)作者

  「在回聲室效應與確認偏誤的時代,本書將開啟你的眼界,如當頭棒喝,啟發你擴大思維格局。」─丹尼爾.品克(Daniel A. Pink),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後悔的力量》(The Power of Regret)作者

  「切勿成為顯見思維的統帥!如果你曾質疑如何以更卓越、更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創造、思考世事,《發掘洞見》就是你在尋找的動機與手冊,不僅趣味盎然,而且完全可行!」─多莉.崔(Dolly Chugh),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暢銷書作家

  「本書舉足輕重,我大可一開始就這麼說─這是肺腑之言。但我不會這麼說。不如說『本書從頭到尾都充滿喜悅,我讀得很開心』這樣如何?我讀到二十五頁時,已嘗試了五件從未嘗試的新鮮事。我選擇以『喜悅』與『開心』這兩個詞來為它背書。這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拿起來玩個一百遍再放下吧,多嘗試新鮮事。棒透了!」─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全球暢銷書榜首《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作者

  「有人說,事物再怎麼顯而易見,也要等別人指出來後,你才看得見,而這往往阻礙了我們解決複雜問題、開啟更多機會的能力。所幸羅希特與班恩提供了我們一個剖析人類認知的機會,讓我們能清楚看見一切。」─馬可斯.科林斯(Marcus Collins)博士,《文化力》(For the Culture)作者

  「我參加過幾場班恩.杜龐的非顯見餐會,與天生有好奇心的人齊聚一堂對話,探索如何以非顯見思維來思考世界,過程中樂趣無窮。來發掘非顯見思維帶來的可能性吧。」─約翰.史考利(John Sculley),創業家、蘋果公司前執行長

  「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察覺到人們的言外之意。對任何有意改善其結緣能力的人,這本節奏明快的手冊能改善你的直覺,必定能有所幫助。」─艾芮卡.達旺(Erica Dhawan),《數位肢體語言讀心術》(Digital Body Language)作者

  「羅希特與班恩提出了一連串精彩的故事,對任何想挑戰顯見思維的人,皆具有切身意義。本書富教育性,發人深省,令人驚嘆。」─克里斯.蓋森斯(Chris Gheysens),瓦瓦公司(Wawa, Inc.)董事長與執行長

  「敏銳而富啟發性!」─史考特.奧斯曼(Scott Osman)與賈桂琳.連恩(Jacquelyn Lane),教練100機構(100 Coaches Agency)共同創辦人

  「聰慧睿智!」─阿德里安.田納特(Adrian Tennant),「非顯見一字書評」專案優勝者

  「本書富想像力與創意,最重要的是趣味盎然。本書在我看來顯然是一本值得共賞的必備讀物。」─查爾斯.埃爾森(Charles Elson),德拉瓦大學公司治理學伍拉德主席

  「令人著迷、大開眼界的讀物,協助你以更長遠的眼光觀察世界。透過饒富興味的故事與迅速的成效,羅希特與班恩為我們提出了打開思維,真正擁抱非顯見思維的出色方法。」─多利.克拉克(Dorie Clark),暢銷書《長線思維》(The Long Game)作者

  「此本自助指南不僅帶來助益,更饒富趣味。有時使人大開眼界,有時則挑戰既有思維。本書篇幅不長,但精彩有趣,是尋找創意解答的機智地圖。在包羅萬象的『非顯見趨勢』系列中,是又一本助益良多的指南。」─《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套技能來協助員工遠離解雇危機,協助創業者在瞬息萬變的經濟中壯大企業,那就是非顯見思維。羅希特以其典型風格帶來了清晰、活力與效用,同時教我們學會21世紀的元技能。」─潘蜜拉.史蘭(Pamela Slim),《工作本質》(Body of Work)與《最廣大的網路》(The Wildest Net)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希特.巴加瓦(ROHIT BHARGAVA)


  他的使命是教導世人如何成為非顯見思考者,進而成為心胸更開放的人。他是非顯見公司(Non-Obvious Company)創辦人,之前十五年任職於李奧貝納(Leo Burnett)與奧美(Ogilvy)兩大廣告公司,曾為大型全球品牌主持其品牌策略。羅希特高踞《華爾街日報》十大暢銷書作者的榜首,並是《公司》(Inc)雜誌撰稿人之一,也是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廣受歡迎的說故事、說服和行銷領域的兼職教授。出版作品有:《洞見趨勢》系列。

班恩.杜龐(BEN DUPONT)

  他是查特萊資本合夥公司(Chartline Capital Partners)共同創辦人與合夥人,此創投基金公司從事企業對企業(B2B)的軟體公司投資。他也是成立於1999年的開放創新公司Yet2的共同創辦人。班恩曾任職於杜邦公司(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為許多企業領域服務,包括醫療用品、紡織、特用化學品、工程等。他也是長木花園(Longwood Gardens)、郵遞區號威明頓技術學校(Zip Code Wilmington)、塔丘預校(Tower Hill School)等學校的董事。班恩是塔夫茨大學(Tafts University)機械工程系學士,目前與妻子及兩個孩子定居於德拉瓦州羅克蘭區。

譯者簡介

謝汝萱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有《黎明行者》、《2250 km.藏東紀事》、《聲音的故事》、《生產隊友》、《肖像雕塑法》、《說故事的技藝》等。聯絡信箱:juhsuan9@gmail.com

目錄大綱

導言

Part 1 創造空間
1.從呼吸開始
2.拋開預反駁
3.創造綠洲時刻
4.擁抱危險
5.改變儀式
6.以時間換取空間

Part 2 發掘洞見
7.以問題引人說故事
8.磨練眼力
9.親身體驗
10.發現自然界的智慧
11.找出正確的場合
12.設身處地

Part 3 去蕪存菁
13.辨認真正的問題所在
14.發現水分
15.成為滿足者
16.看見事物的另一面
17.為自己設限
18.創意增幅

Part 4 觸類旁通
19.逆向思考
20.尋找選項C
21.研究謎題
22.對立思維
23.交叉思考
24.創造自己的密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