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槓桿,11項劃時代的人類發明:工業製品×機械動力×電力學……從輪子、蒸汽到電子與影像技術,一場深入機械與電氣原理的技術革命!

Charles Greeley Abbot 著 遲文成 , 王歡 譯

  • 出版商: 樂律文化
  • 出版日期: 2025-10-29
  • 定價: $580
  • 售價: 8.5$493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406
  • ISBN: 6267699722
  • ISBN-13: 9786267699720
  • 相關分類: 電機學 Electric-machinery
  • 尚未上市,歡迎預購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文明的齒輪,從火光到電流的發明史

 

從瓦特的蒸汽機到法拉第的發電機,

一部關於火、電與人類創造力的文明簡史,揭開人類對未知的渴望!

 

  ▎啟蒙與動機:從火種到科學精神

  本書以回顧人類歷史上關鍵性的發明為核心,從原始社會中人類對火的掌握、錐子的使用、水上航行工具的出現開始,揭示了科技如何從基本工具逐步演進至現代機械與電子裝置。書中以作者自身童年的閱讀經驗為引子,傳遞出一種對機械原理、技術構造的純粹熱愛與探索精神。作者強調,雖然許多年輕讀者未必關心發明者是誰,但他們對於「這東西怎麼運作」的好奇心,是理解技術與科學進步最初的動力。

 

  ▎電力的黎明:從厄斯特到法拉第

  書中深入介紹了電磁學的開創者──厄斯特、阿拉戈、戴維爵士、法拉第與亨利等人的貢獻,並詳細說明他們如何透過實驗發現電磁感應、自感現象與電流與磁場之間的互動關係。尤其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實驗,被視為現代發電機與馬達的理論基礎。這些發現不僅為照明、電報、電話等現代應用奠定根基,也讓「電」成為無所不在的基礎能源。書中搭配插圖與裝置解說,使讀者能更具體地理解這些抽象科學原理的實際應用方式。

 

  ▎機械與動力:發電機與電機的革命

  書中第三部分聚焦於發電機與馬達的發展,從早期的皮克西發電機、普爾弗馬克的疊層鐵芯、到湯姆森博士的三相發電系統,呈現了動力機械從理論到實用的發展過程。特別是特斯拉與威斯汀豪斯的交流電發展,使得遠距離高效輸電成為可能,也開啟了大型城市的電力建設時代。這一段落不僅講述發電原理,更涵蓋發電機結構、效率改良與三相電的應用,強調了科學發展與工業需求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科技的延伸:電子、X光與無線通訊

  書末轉向電子與原子世界的探索,描述湯木生、密立根等人對電子的發現,以及這些超微粒子如何形塑了現代科技的根基。X射線的發現、真空管的應用、電子管的放大功能等,不僅推動了醫學與通訊的革命,也預示了電子時代的來臨。這些發明最終促成了無線通訊、電視、雷達等高科技的誕生。作者強調,科學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一種突破無知與點亮黑暗的力量,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真正火炬。

 

本書特色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對人類文明影響深遠的發明,從火與輪子的早期應用,到電力、發電機、電子與X光等現代科技發展,皆詳實描繪其原理與運作。作者透過大量插圖與親身經歷,引導讀者理解複雜機械的運作邏輯,並強調發明背後的實驗精神與求知熱情,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啟發性與教育意義的科普經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查爾斯.格里利.艾博特(Charles Greeley Abbot,西元1872年5月31日~1973年12月17日)

  美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與氣候科學先驅,曾擔任史密森學會第五任祕書長。致力於測量太陽常數,並研究太陽輻射對地球氣候的影響,是最早提出太陽活動與氣溫變化相關性的科學家之一,並積極推廣太陽能的應用,發明太陽能爐與熱水器,被視為可再生能源研究的先驅。

 

譯者簡介

遲文成

  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學者、大學教授、翻譯研究生指導教授。獨立譯著20餘部,其中包含《來自阿普頓的五十一封問候》、《鋼鐵意志,亨利.福特的工業夢》;世界文學名著《消失的地平線》和《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等翻譯作品。

 

王歡

  外國語學院教師,講師,碩士畢業,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參與編寫英文教材,專著有《英語教學藝術與語言文化研究》等。

目錄大綱

中文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電力行業的先驅 
第二章 發電機和馬達 
第三章 電子和X射線 
第四章 電報和電話 
第五章 無線電傳輸 
第六章 電燈 
第七章 原動機 
第八章 機械運輸 
第九章 家庭和農場發明 
第十章 優秀的工業產品 
第十一章 影像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