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科技的原理與實際應用:條碼 × QR code × RFID……從商品條碼到智慧晶片,解析資訊識別系統的設計邏輯與生活影響力

曹健 , 熊璋

  • 出版商: 機曜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5-08-27
  • 定價: $250
  • 售價: 8.5$213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96
  • ISBN: 6269990998
  • ISBN-13: 9786269990993
  • 相關分類: 其他
  • 尚未上市,歡迎預購

商品描述

  條碼掃進去的是什麼?QR code背後的原理為何?
  一掃即得的背後,蘊含著數十年的科技進步

  看得見的是圖案,看不見的是科技力量!
  一本書讀懂現代生活中的資訊標籤

  【條碼的誕生與基礎應用】
  本書首先從我們最熟悉的條碼技術講起,深入剖析條碼的發明背景、設計邏輯與實際功能。透過超市結帳的日常情境,說明條碼如何用簡單的黑白條紋來代表商品編號,並連結電腦資料庫取得商品詳細資訊。讀者將了解到條碼是如何透過反射光的強弱進行掃描辨識,並具備通用性、成本低等優勢。然而條碼也存在儲存資訊有限、只能單個掃描、容易受包裝遮蔽等限制。

  【QR Code的進化與智慧應用】
  QR code(二維條碼)是條碼的升級版本,具備更高資訊容量與更強的容錯能力。本書詳解其從一維「線性」轉變為二維「面狀」的技術突破,讓資訊不再僅限於商品編號,還可包含文字、圖片、影片乃至網址,開啟了更豐富的數位互動體驗。透過實際案例如大型QR code玉米田與行動支付等場景,讀者將看見QR code如何改變生活方式。同時,書中也提醒讀者需警惕惡意連結帶來的資安風險,強調在科技便利背後所需具備的判斷與防護意識。

  【RFID技術的崛起與突破】
  隨著資訊儲存與識別需求不斷提升,本書引入第三階段技術──RFID(無線射頻辨識)及其核心構件電子標籤。本書從軍事雷達應用談起,帶出電子標籤可穿透非金屬材質、支援批次讀取等革命性優勢。進而舉例說明其在倉儲管理、交通收費(ETC)、醫療設備定位、食品追溯等多元領域的應用方式。RFID不僅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資料透明度,也因其可重寫、抗汙染、可遠距使用等特性,正逐步取代傳統識別方式,展現未來資訊技術的新趨勢。

  【從生活到未來的科技思維】
  最後,本書將條碼、QR code與RFID技術置於整體資訊科技發展的脈絡中進行比較與展望。三者從靜態到動態、從有形到無形、從單一應用到系統整合的過程,展現了資訊儲存與傳遞方式如何因應時代需求不斷演進。讀者不僅能理解這些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消費、社交與管理模式,也可從中培養出對科技背後邏輯的敏銳觀察力與批判思考。

本書特色

  本書以貼近日常生活的視角切入,深入淺出地介紹條碼、QR code及RFID電子標籤等資訊科技的演進與應用,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理解背後的原理與邏輯。內容涵蓋從簡單編碼到高階無線感應技術的發展過程,並輔以科技趣聞與真實案例,強化知識的趣味性與實用性,是一本兼具知識性與可讀性的優質科普書籍。

作者簡介

熊璋

  資訊領域資深教授與博士班指導教授,曾任多所知名大學與研究機構之要職,現為大學資訊學院院長,長年致力於電腦應用與教育改革。曾主持多項大型系統開發與國家級研究計畫,近年於全球具影響力之學術期刊與國際會議中發表超過200篇論文,並取得逾100項發明專利。長期關注教學創新與人才培育,曾獲多項教育與科技領域獎項,對於推動資訊科技與教育整合發展有深遠貢獻。

目錄大綱

叢書序
導讀
第1章 條碼
第2章 QR code
第3章 電子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