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網路程式設計實務

劉琰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07-01
  • 售價: $35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86
  • 裝訂: 平裝
  • ISBN: 7111767535
  • ISBN-13: 9787111767534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旨在訓練並強化學生的Windows網路程式設計能力,
既設計了前後貫通的延續性單元實踐項目,也設計了由淺入深的可擴展專題實踐項目。
主要內容包括:
網路應用程式運行分析、Windows Sockets網路程式設計基礎、基於串流套接字的網路程式設計、基於資料報套接字的網路程式設計、
基於原始套接字的網路程式設計、網路I/O模型的應用、Npcap程式設計和加密通訊程式設計。
透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可以深入實作Windows網路程式設計的基本方法,系統掌握網路資料處理的原理與技術。

目錄大綱

目錄
前言
教學和閱讀建議
第1章 網路應用程式運行分析1
1.1 實驗目的1
1.2 網路流量擷取工具1
1.2.1 Wireshark簡介2
1.2.2 Wireshark的安裝與卸載2
1.2.3 Wireshark的使用者介面13
1.2.4 使用Wireshark進行封包擷取26
1.2.5 使用過濾器28
1.2.6 處理捕獲的資料包33
1.3 網路狀態顯示工具42
1.3.1 Netstat指令42
1.3.2 Netstat指令的參數42
1.4 Ping程序執行過程分析43
1.4.1 實驗要求43
1.4.2 實驗內容43
1.4.3 實驗過程範例43
1.4.4 實驗總結與思考45
1.5 網頁使用者登入流程分析45
1.5.1 實驗要求45
1.5.2 實驗內容46
1.5.3 實驗過程範例46
1.5.4 實驗總結與思考51

第2章 Windows Sockets程式設計基礎52
2.1 實驗目的52
2.2 Windows Sockets52
2.2.1 Windows Sockets規格52
2.2.2 Windows Sockets的版本53
2.2.3 Windows Sockets的組成55
2.3 Windows Sockets程式設計介面56
2.3.1 Windows Sockets API56
2.3.2 Windows Sockets DLL的初始化與釋放59
2.4 取得主機的IP位址60
2.4.1 實驗要求60
2.4.2 實驗內容60
2.4.3 實驗過程範例60
2.4.4 實驗總結與思考65

第3章 基於串流套接字的網路程式設計66
3.1 實驗目的66
3.2 流式套接字程式設計重點66
3.2.1 TCP簡介67
3.2.2 流式套接字的通訊過程67
3.2.3 流式套接字的程式設計模型68
3.3 基於串流套接字的時間同步伺服器設計70
3.3.1 實驗要求70
3.3.2 實驗內容70
3.3.3 實驗過程範例71
3.3.4 實驗總結與思考75
3.4 基於串流套接字的網路功能架構設計75
3.4.1 實驗要求76
3.4.2 實驗內容76
3.4.3 實驗過程範例76
3.4.4 實驗總結與思考83
3.5 基於串流套接字的回射伺服器程式設計83
3.5.1 實驗要求84
3.5.2 實驗內容84
3.5.3 實驗過程範例85
3.5.4 實驗總結與思考90
3.6 基於串流套接字的並發伺服器設計91
3.6.1 實驗要求91
3.6.2 多執行緒程式設計要點91
3.6.3 實驗內容99
3.6.4 實驗過程範例99
3.6.5 實驗總結與思考105
3.7 回射伺服器程式運行過程分析105
3.7.1 實驗要求105
3.7.2 實驗內容106
3.7.3 實驗過程範例106
3.7.4 實驗總結與思考118
3.8 提高串流套接字網路程式對流資料的接收能力118
3.8.1 實驗要求119
3.8.2 實驗內容119
3.8.3 實驗過程範例120
3.8.4 實驗總結與思考129
3.9 提高串流套接字網路程式的傳輸效率130
3.9.1 實驗要求130
3.9.2 實驗內容130
3.9.3 實驗過程範例132
3.9.4 實驗總結與思考142

第4章 基於資料報套接字的網路程式設計143
4.1 實驗目的143
4.2 資料報套接字程式設計的要點143
4.2.1 UDP簡介144
4.2.2 資料報套接字的通訊過程144
4.2.3 資料報套接字程式設計模型145
4.3 基於資料報套接字的網路功能架構設計146
4.3.1 實驗要求146
4.3.2 實驗內容147
4.3.3 實驗過程範例147
4.3.4 實驗總結與思考151
4.4 基於資料報套接字的回射伺服器程式設計151
4.4.1 實驗要求151
4.4.2 實驗內容151
4.4.3 實驗過程範例152
4.4.4 實驗總結與思考156
4.5 無連線應用程式丟包率測試156
4.5.1 實驗要求156
4.5.2 實驗內容157
4.5.3 實驗過程範例158
4.5.4 實驗總結與思考164

第5章 基於原始套接字的網路程式設計165
5.1 實驗目的165
5.2 原始套接字編程的要點165
5.3 基於原始套接字的網路功能框架設計167
5.3.1 實驗要求167
5.3.2 實驗內容167
5.3.3 實驗過程範例168
5.3.4 實驗總結與思考173
5.4 基於原始套接字的回射客戶端程式設計173
5.4.1 實驗要求173
5.4.2 實驗內容173
5.4.3 實驗過程範例174
5.4.4 實驗總結與思考181
5.5 traceroute程式設計181
5.5.1 實驗要求181
5.5.2 實驗內容181
5.5.3 實驗過程範例182
5.5.4 實驗總結與思考188

第6章 網路I/O模型的應用189
6.1 實驗目的189
6.2 套接字的I/O模式和I/O模型189
6.2.1 網路中的I/O操作189
6.2.2 套接字的I/O模型190
6.3 基於I/O復用模型的回射伺服器程式設計192
6.3.1 實驗要求192
6.3.2 實驗內容193
6.3.3 實驗過程範例194
6.3.4 實驗總結與思考199
6.4 基於WSAAsyncSelect模型的文字聊天軟體設計199
6.4.1 實驗要求199
6.4.2 實驗內容200
6.4.3 實驗過程範例201
6.4.4 實驗總結與思考207
6.5 基於完成連接埠模型的代理伺服器設計207
6.5.1 實驗要求208
6.5.2 實驗內容208
6.5.3 實驗過程範例210
6.5.4 實驗總結與思考227

第7章 Npcap程式設計228
7.1 實驗目的228
7.2 Npcap的體系結構228
7.2.1 網路組包過濾模組229
7.2.2 Npcap程式設計介面230
7.3 ARP欺騙程序設計231
7.3.1 實驗要求231
7.3.2 實驗內容231
7.3.3 實驗過程範例235
7.3.4 實驗總結與思考243
7.4 用戶級橋接程式設計243
7.4.1 實驗要求243
7.4.2 實驗內容244
7.4.3 實驗過程範例248
7.4.4 實驗總結與思考256

8章 加密通訊程式257
8.1 實驗目的257
8.2 基於串流套接字的加密通訊系統的設計257
8.2.1 實驗要求257
8.2.2 實驗內容258
8.2.3 實驗過程範例259
8.2.4 實驗總結與思考279
附錄 Windows Sockets的錯誤碼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