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通過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方式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地介紹了LabVIEW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 全書共12章,包括緒論,圖形化編程語言LabVIEW,前面板與程序框圖,創建、編輯和調試VI,程序結構,變量、數組、簇與波形數據,波形顯示,文件I/O,信號分析與處理,數據采集,網絡與通信,VI性能的提高等知識。每章都配有相應的實例,目的在於讓讀者能夠結合實例 加快捷地掌握LabVIEW的使用方法。 本書主要面向LabVIEW的初、中級用戶,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教學和參考用書,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和軟件工程師參考。
作者簡介
胡仁喜,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業博士,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老師,Autodesk中國認證考試中心技術總監,多年從事CAD/CAM/CAE相關軟件研究和教學工作,已出版相關著作500部以上,很多作品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
目錄大綱
前言
第1章 緒論1
1.1 虛擬儀器系統概述2
1.1.1 虛擬儀器的概念2
1.1.2 虛擬儀器的特點2
1.1.3 虛擬儀器的分類3
1.1.4 虛擬儀器的組成4
1.1.5 虛擬儀器的發展方向6
1.2 虛擬儀器軟件開發環境6
1.2.1 LabVIEW的使用7
1.2.2 LabWindows/CVI的使用7
1.2.3 其他8
第2章 圖形化編程語言LabVIEW9
2.1 LabVIEW簡介10
2.1.1 LabVIEW概述10
2.1.2 LabVIEW 2024中文版的新功能11
2.2 LabVIEW編程環境11
2.2.1 啟動窗口11
2.2.2 “控件”選板15
2.2.3 “函數”選板16
2.2.4 工具選板18
2.2.5 菜單欄19
2.2.6 工具欄25
2.2.7 “項目瀏覽器”窗口25
2.3 LabVIEW 2024中文版的幫助系統26
2.3.1 使用即時幫助26
2.3.2 查找在線幫助27
2.3.3 查找LabVIEW範例27
2.3.4 使用網絡資源28
第3章 前面板與程序框圖30
3.1 前面板控件31
3.1.1 控件樣式31
3.1.2 數值型控件32
3.1.3 布爾型控件和單選按鈕34
3.1.4 字符串與路徑控件35
3.1.5 數據容器控件38
3.1.6 列表、表格和樹控件39
3.1.7 圖形控件40
3.1.8 下拉列表與枚舉控件41
3.1.9 布局控件42
3.1.10 I/O控件43
3.1.11 修飾控件44
3.1.12 對象和應用程序的引用45
3.1.13 .NET與ActiveX控件46
3.2 設置前面板對象的屬性47
3.2.1 設置數值型控件的屬性47
3.2.2 設置文本型控件的屬性49
3.2.3 設置布爾型控件的屬性54
3.2.4 設置圖形顯示控件的屬性55
3.3 前面板的修飾57
3.3.1 設置前面板對象的顏色以及文字風格57
3.3.2 設置多個對象的位置關系和大小57
3.3.3 修飾控件的使用58
3.3.4 程序框圖61
3.4 綜合演練—數值控件的使用63
第4章 創建、編輯和調試VI66
4.1 創建和編輯VI67
4.1.1 創建VI68
4.1.2 編輯VI75
4.2 運行和調試VI84
4.2.1 運行VI84
4.2.2 糾正VI的錯誤84
4.2.3 高亮顯示程序執行過程85
4.2.4 單步通過VI及其子VI86
4.2.5 使用斷點87
4.2.6 使用探針88
4.3 創建和調用子VI88
4.3.1 創建子VI88
4.3.2 調用子VI91
4.4 使用Express VI進行程序設計95
4.5 菜單設計98
4.6 綜合演練—數字濾波器101
第5章 程序結構104
5.1 循環結構105
5.1.1 For循環及其應用105
5.1.2 移位寄存器及其應用實例107
5.1.3 While循環109
5.1.4 反饋節點110
5.2 條件結構112
5.3 順序結構114
5.4 事件結構117
5.5 定時循環120
5.5.1 定時循環和定時順序結構120
5.5.2 配置定時循環和定時順序結構122
5.5.3 同步開始定時結構和中止定時結構的執行126
5.6 公式節點128
5.7 屬性節點130
5.8 綜合演練—定點轉換132
第6章 變量、數組、簇與波形數據136
6.1 局部變量137
6.2 全局變量139
6.3 數組141
6.3.1 數組的組成與創建141
6.3.2 使用循環創建數組142
6.3.3 數組函數143
6.3.4 多態性149
6.4 簇150
6.4.1 簇的組成與創建150
6.4.2 簇數據的使用153
6.5 波形數據158
6.5.1 波形數據的組成158
6.5.2 波形數據的使用160
6.6 綜合演練—簡單正弦波形 165
第7章 波形顯示169
7.1 波形圖170
7.2 波形圖表173
7.3 設置波形圖和波形圖表176
7.3.1 調整坐標刻度區間176
7.3.2 標尺圖例和圖形工具選板178
7.3.3 波形圖和波形圖表的個性化設置179
7.4 XY圖180
7.5 強度圖和強度圖表184
7.5.1 強度圖184
7.5.2 強度圖表188
7.6 三維圖形189
7.6.1 三維曲面圖190
7.6.2 三維參數圖195
7.6.3 三維曲線圖197
7.7 極坐標圖199
7.8 綜合演練—混合信號圖 200
第8章 文件I/O204
8.1 文件I/O基礎205
8.1.1 路徑205
8.1.2 引用句柄206
8.1.3 文件I/O格式的選擇207
8.2 文件I/O操作的VI和函數209
8.2.1 用於文件I/O操作的VI和函數209
8.2.2 文件常量218
8.2.3 配置文件VI219
8.2.4 TDMS221
8.2.5 存儲/數據插件229
8.2.6 Zip230
8.2.7 XML231
8.2.8 波形文件I/O函數235
8.2.9 文件I/O函數236
8.3 文件操作與管理239
8.3.1 文本文件的寫入與讀取239
8.3.2 帶分隔符電子表格文件的寫入與讀取241
8.3.3 二進制文件的寫入與讀取245
8.3.4 數據記錄文件的創建與讀取246
8.3.5 測量文件的寫入與讀取248
8.3.6 配置文件的創建與讀取250
8.3.7 記錄前面板數據251
8.3.8 數據與XML格式間的相互轉換252
8.4 綜合演練—二進制文件的字節順序254
第9章 信號分析與處理257
9.1 信號和波形生成258
9.1.1 波形生成259
9.1.2 信號生成271
9.2 波形調理274
9.3 波形測量283
9.4 信號運算292
9.5 窗295
9.6 濾波器296
9.7 譜分析298
9.8 變換298
9.9 逐點299
9.10 綜合演練—繼電器控制開關信號300
0章 數據采集304
10.1 數據采集基礎305
10.1.1 DAQ功能概述305
10.1.2 NI-DAQ安裝及節點介紹307
10.1.3 安裝設備和接口308
10.1.4 DAQ節點常用的參數簡介310
10.2 DAQmx節點及其編程312
10.3 綜合演練—DAQ助手的使用319
1章 網絡與通信323
11.1 串行通信技術324
11.1.1 串行通信介紹324
11.1.2 串行通信節點325
11.1.3 串行通信實例327
11.2 DataSocket技術330
11.2.1 DataSocket技術介紹330
11.2.2 DataSocket節點介紹332
11.2.3 DataSocket通信實例335
11.3 TCP通信339
11.3.1 TCP協議簡介339
11.3.2 TCP節點介紹340
11.3.3 TCP/IP通信實例343
11.4 其他通信方法介紹345
11.4.1 遠程查看和控制前面板345
11.4.2 UDP通信347
11.5 綜合演練—多路解調器 349
2章 VI性能的提高352
12.1 性能和內存信息353
12.2 提高VI的執行速度354
12.3 減少VI內存的使用357
12.4 綜合演練—2D圖片旋轉顯示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