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兼容檢測實驗室認可基礎與技術趨勢

靳冬 馬克賢 吉黎明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08-01
  • 售價: $47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24
  • ISBN: 7111783786
  • ISBN-13: 9787111783787
  • 相關分類: 電磁學 Electromagnetics
  • 尚未上市,歡迎預購

商品描述

本書對實驗室認可、EMC檢測實驗室發展歷程和認可的基本流程進行了簡要介紹,結合EMC檢測實驗室認可工作的實踐,闡述了認可要點和質量提升的主要方法;同時,根據EMC檢測技術的發展趨勢,對集成電路、移動通信和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的EMC檢測技術進行了詳細解讀。本書力求幫助提升我國EMC檢測機構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填補新興領域EMC檢測能力空白,增強EMC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為電子電器相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本書主要面向我國EMC檢驗檢測機構和從業人員。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幫助EMC檢測行業實驗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提高相關知識技能。

目錄大綱

前言
第1章 EMC檢測實驗室認可概述
1.1 實驗室認可簡介
1.2 實驗室認可的作用
1.2.1 評價和證實實驗室能力
1.2.2 支撐政府監管
1.2.3 增強檢測國際采信,促進貿易便利化
1.2.4 保障環境健康和社會治理
1.2.5 提升實驗室競爭力和持續改進
1.3 EMC檢測實驗室發展歷程
1.3.1 EMC標準化組織
1.3.2 我國EMC檢測實驗室類型
1.3.3 我國EMC檢測實驗室認可發展現狀
1.4 EMC檢測實驗室認可流程
1.4.1 運行體系
1.4.2 提交申請
1.4.3 受理決定
1.4.4 文件評審
1.4.5 現場評審
1.4.6 整改驗收
1.4.7 認可批準
1.4.8 後續評審和變更
1.4.9 權利和義務
第2章 EMC檢測實驗室認可要點解析
2.1 EMC檢測實驗室認可基礎知識
2.1.1 EMC相關認可規範簡介
2.1.2 EMC實驗室認可基本條件
2.2 EMC檢測實驗室認可管理體系要點
2.2.1 公正性和保密性
2.2.2 組織結構
2.2.3 管理體系
2.2.4 文件和記錄控制
2.2.5 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
2.2.6 糾正措施和改進
2.2.7 內部審核
2.2.8 管理評審
2.3 EMC檢測實驗室認可技術要求要點
2.3.1 人員
2.3.2 設施和環境條件
2.3.3 設備
2.3.4 計量溯源性
2.3.5 外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2.3.6 合同評審
2.3.7 檢測方法的選擇、驗證和確認
2.3.8 EMC檢測物品的處置
2.3.9 技術記錄
2.3.10 EMC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
2.3.11 確保結果有效性
2.3.12 EMC檢測報告
2.4 EMC檢測實驗室認可常見問題
2.4.1 EMC檢測設備及校準問題
2.4.2 EMC檢測設施環境常見問題
2.4.3 EMC檢測方法實施常見問題
2.4.4 EMC檢測報告常見問題
2.4.5 EMC檢測實驗室管理常見問題
2.5 EMC檢測能力的表述解析
2.5.1 EMC檢測能力表述基本結構
2.5.2 檢測對象的表述
2.5.3 檢測項目/參數的表述
2.5.4 檢測標準(方法)的表述
2.5.5 相關說明的表述
2.5.6 其他表述要求
2.5.7 檢測能力表述的數據質量
第3 章 EMC 檢測實驗室檢測能力的提升
3.1 EMC 檢測實驗室人員能力
3.1.1 人員能力模型
3.1.2 人員能力指標體系
3.1.3 人員能力指標分級
3.1.4 應用模型提升人員能力
3.2 EMC 檢測設備管理
3.2.1 檢測設備的生命周期
3.2.2 檢測設備的采購與驗收
3.2.3 檢測設備的使用和維護
3.2.4 檢測設備的報廢
3.2.5 檢測設備的檔案管理
3.2.6 檢測設備的風險管理
3.2.7 通過設備管理提升能力
3.3 EMC 檢測量值溯源
3.3.1 基本概念
3.3.2 校準方案的制訂
3.3.3 校準方案的實施
3.3.4 校準結果的使用
3.3.5 不確定度
3.3.6 校準方案的監控與改進
3.3.7 設備校準周期的確定和調整
3.3.8 典型設備校準參數
3.4 EMC 檢測設施與環境確認
3.4.1 屏蔽室
3.4.2 開闊試驗場地(OATS)
3.4.3 半電波暗室(SAC) 或全電波暗室(FAR)
3.4.4 汽車零部件測量用半電波暗室
3.4.5 輻射雜散測量用全電波暗室
3.4.6 汽車整車輻射抗擾度試驗用電波暗室
3.4.7 專用產品測量場地要求
3.4.8 空口(OTA) 性能電波暗室
3.4.9 橫電磁波室(TEM 或GTEM小室)
3.4.10 混響室(混波室)
3.4.11 大環天線系統(LLAS)
3.5 EMC 檢測結果有效性保證
3.5.1 概述
3.5.2 期間核查
3.5.3 控制圖
3.5.4 檢測的重覆性、覆現性及中間精密度
3.5.5 測量系統或設備的重覆性、穩定性考核
3.5.6 留存樣品檢測
3.5.7 盲樣測試
3.5.8 樣品不同參數檢測結果之間的相關性
3.5.9 能力驗證計劃
3.5.10 實驗室間比對
第4章 新興領域EMC檢測技術
4.1 集成電路EMC檢測技術
4.1.1 概述
4.1.2 集成電路EMC測試的特點
4.1.3 集成電路電磁發射測量
4.1.4 集成電路電磁抗擾度測量
4.2 移動通信EMC檢測技術
4.2.1 概述
4.2.2 移動通信設備的EMC 測試要求
4.2.3 移動通信設備的騷擾測量
4.2.4 移動通信設備的抗擾度試驗
4.3 汽車電子EMC檢測技術
4.3.1 概述
4.3.2 技術特點
4.3.3 發射
4.3.4 抗擾度
4.4 EMC 檢測的技術發展趨勢
4.4.1 概述
4.4.2 產品分類的發展
4.4.3 測試項目的發展
4.4.4 測試頻率的擴展
4.4.5 測試方法的發展
4.4.6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