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內生優化:通信網絡優化的智能化演進

郭寶 高峰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全面深入地探討了通信網絡的智能化優化,重點關註了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通信網絡規劃、覆蓋性能優化、容量性能提升、幹擾管理、參數管理以及網絡運營等多個方面的應用與實踐。本書是一本系統而全面的通信網絡智能化優化指南,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深入了解通信網絡智能化優化的 技術與實踐,掌握通信網絡智能化優化的關鍵技術和方法,提升通信網絡性能和運營效率。 本書適合通信網絡規劃、設計、運營和維護等領域的從業人員閱讀,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郭寶:教授級高工,全國勞動模範,享受 政府特殊津貼、信息行業“工匠”稱號、中國移動“十百千”專家序列 專家,現任中國移動設計院專業副總師。近年來主要研究無線網絡優化、智能超表面、智簡網絡、智能內生等技術領域。曾出版《萬物互聯NB-IoT關鍵技術與應用實踐》、《5G移動通信:無線網絡優化技術與實踐》等專著共8本。獲得省部級獎勵10余項,申請156項發明專利,30余項獲得專利授權,發表論文90余篇。 高峰:教授級高工,中國通信學會會士,現任中國移動網絡規劃與設計優化研發中心副主任(兼中國移動設計院網優產品部總經理)。先後擔任8項 重大專項聯合攻關負責人,承擔 863計劃子課題研究總負責人,並擔任中國通信學會電磁兼容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天線與射頻技術委員會委員。近年來主要研究網絡智能化、天線與電磁兼容、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網優智能硬件等技術領域,作為主要完成人牽頭和參與編制 標準3項、 標準1項、行業標準6項。獲得省部級獎勵10余項,申請30多項專利,發表論文30余篇。

目錄大綱

第1章 通信網絡智能化演進的技術路線1
1.1 概述1
1.2 5G-A關鍵技術2
1.2.1 非地面網絡2
1.2.2 5G輕量化技術RedCap4
1.3 基於智能內生的優化分析7
1.3.1 上行業務的識別與優化7
1.3.2 基於智能內生架構的視頻業務優化10
第2章 NR網絡覆蓋性能的測評與優化17
2.1 基於PDCCH的覆蓋性能評估18
2.1.1 PDCCH聚合級別18
2.1.2 基於PDCCH的覆蓋性能判決21
2.2 NR TDD/FDD覆蓋性能評估24
2.2.1 NR TDD/FDD組網的覆蓋評估24
2.2.2 NR網絡上行覆蓋性能增強分析27
第3章 NR網絡容量性能的均衡與調度32
3.1 業務信道時頻域資源分配33
3.1.1 PDSCH及相關信號時頻域資源分配33
3.1.2 PUSCH及相關信號時頻域資源分配35
3.2 載波聚合的智能調度39
3.2.1 多頻載波聚合39
3.2.2 NR FDD與TDD載波聚合切換判決44
第4章 NR網絡的幹擾協同與規避49
4.1 系統內幹擾協同50
4.1.1 NR SSB波束50
4.1.2 系統內幹擾協同方法52
4.1.3 基於幹擾簇的幹擾協同方法55
4.2 大氣波導幹擾60
4.2.1 大氣波導幹擾原理60
4.2.2 遠端幹擾管理技術61
4.2.3 大氣波導幹擾源定位62
4.2.4 大氣波導幹擾協同規避66
第5章 面向感知的波束優化71
5.1 波束管理72
5.1.1 MIMO原理72
5.1.2 CSI-RS波束管理77
5.1.3 SRS波束管理79
5.2 面向感知的波束優化84
5.2.1 NR TDD與FDD組網的SRS周期優化84
5.2.2 基於SRS的SSB波束尋優87
第6章 無線側與終端側節能93
6.1 無線側節能94
6.1.1 時域節能94
6.1.2 空域節能98
6.1.3 功率域節能99
6.1.4 NR TDD系統基於AAU波束統計的節能策略101
6.2 終端側節能106
6.2.1 BWP功能106
6.2.2 5G網絡面向低時延小包業務的BWP策略108
6.2.3 5G網絡弱覆蓋場景接入用戶的BWP節能方法114
第7章 5G-A通感一體網絡部署118
7.1 通感一體關鍵技術119
7.1.1 通感一體頻譜分析119
7.1.2 通感一體技術框架120
7.1.3 通感一體空口關鍵技術122
7.2 通感一體網絡部署125
7.2.1 面向低空航線的空域覆蓋方法125
7.2.2 面向低空航線的切換控制方法132
第8章 智能超表面RIS應用部署139
8.1 RIS基礎原理與部署140
8.1.1 智能超表面原理140
8.1.2 智能超表面部署場景141
8.2 RIS應用部署143
8.2.1 聯動SSB波束調控RIS143
8.2.2 網絡控制的RIS碼本設計148
縮略語152
參考文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