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與電子技術(微課版)
吉培榮 瞿曉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電工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共 18 章,分別為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兩類約束、電路的分析方法、含受控電源電路及非線性電路、動態電路、交流電路、三相電路與安全用電、電機及其控制、半導體及二極管電路、三極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三極管的其他類型放大電路、場效應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中的反饋和正弦波振蕩電路、直流穩壓電源和晶閘管電路、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和時序邏輯電路、信號的采集與轉換、電路與電子實驗。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工學”、“電路基礎”、“電工技術”、“電子技術”等課程的教材或學習參考書,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吉培榮長期從事電路、電子技術、電工學、電工測量、電力系統分析等課程的教學和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擔任電工教研室(電工電子教學基地)主任二十余年,編寫相關教材多部。長期擔任高等學校電路和信號系統教學與教材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武漢(南方十一省)電工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電機工程學會電工理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高等學校電工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目錄大綱
第 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兩類約束
第 2章 電路的分析方法
第3章 含受控電源電路及非線性電路
第4章 動態電路
第5章交流電路
第6章 三相電路與安全用電
第7章 電機及其控制
第8章 半導體及二極管電路
第9章 三極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第 10章 三極管的其他類型放大電路
第 11章 場效應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第 12章 集成運算放大電路
第 13章 放大電路中的反饋和正弦波振蕩電路
第 14章 直流穩壓電源和晶閘管電路
第 15章 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
第 16章 觸發器和時序邏輯電路
第 17章 信號的采集與轉換
第 18章 電路與電子實驗
【詳細目錄】
第 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兩類約束
1.1 電路的基本概念
1.1.1 實際電路和理想電路的概念
1.1.2 實際電路與理想電路的關系
1.1.3 狹義電路理論與廣義電路理論
1.1.4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和變量
1.1.5 電流、電壓的參考方向
1.1.6 電磁能量與功率
1.2 元件約束
1.2.1 電阻(電導)元件
1.2.2 獨立電源
1.2.3 電容元件
1.2.4 電感元件
1.3 拓撲約束
1.3.1 支路、節點、回路和網孔
1.3.2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3.3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3.4 拓撲約束的應用條件
1.4 實際電路的模型化
習題
第 2章 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與定理
2.1 等效變換
2.1.1 等效變換的概念
2.1.2 電阻的串聯
2.1.3 電阻的並聯
2.1.4 電阻的混聯
2.1.5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2.2 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2.1 電路的支路約束和方程的獨立性
2.2.2 支路法
2.2.3 節點電壓法
2.2.4 回路電流法
2.3 電路定理
2.3.1 疊加定理與齊性定理
2.3.2 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
2.3.3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2.4 對偶原理
習題
第3章 含受控電源電路及非線性電路
3.1 受控電源及含受控電源電路的分析
3.1.1 受控電源
3.1.2 輸入電阻與輸出電阻
3.1.3 含受控電源電路的分析
3.2 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
3.2.1 非線性電路的概念
3.2.2 非線性電阻元件
3.2.3 解析法
3.2.4 圖解法
習題
第4章 動態電路
4.1 換路定理及電路的初始值
4.1.1 換路定理
4.1.2 電路的初始值
4.2 RC電路
4.2.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4.2.2 RC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4.2.3 RC電路的全響應
4.3 RL電路
4.3.1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4.3.2 RL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4.3.3 RL電路的全響應
4.4 一階電路響應求解的三要素法
4.4.1 三要素法公式的導出
4.4.2 直流激勵時的三要素法公式
習題
第5章 交流電路
5.1 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
5.1.1 正弦交流電路的定義
5.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5.1.3 正弦信號的有效值
5.1.4 同頻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5.2 相量
5.2.1 復數的表示及運算
5.2.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3 兩類約束的相量形式
5.3.1 元件約束的相量形式
5.3.2 拓撲約束的相量形式
5.4 阻抗(導納)及其串並聯
5.4.1 阻抗(導納)
5.4.2 阻抗(導納)的串聯和並聯
5.5 正弦交流電路的相量分析法
5.6 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
5.6.1 瞬時功率
5.6.2 平均功率
5.6.3 無功功率
5.6.4 視在功率
5.6.5 功率因數的提高
5.7 非正弦交流電路
5.7.1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傅裏葉級數展開
5.7.2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5.7.3 非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
5.8 諧振電路
5.8.1 諧振的定義
5.8.2 串聯諧振
5.8.3 並聯諧振
習題
第6章 三相電路與安全用電
6.1 三相電源
6.2 三相電路的連接與結構
6.2.1 星形(Y)連接的三相電源和三相負載
6.2.2 三角形(△)連接的三相電源和三相負載
6.2.3 三相電路的四種結構
6.3 三相電路的分析
6.3.1 阻抗的星形(Y)連接與三角形(△)連接的等效變換
6.3.2 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
6.3.3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分析
6.4 三相電路的功率及測量
6.4.1 瞬時功率
6.4.2 有功功率
6.4.3 無功功率
6.4.4 視在功率
6.4.5 功率測量
6.5 安全用電
6.5.1 觸電事故
6.5.2 電流對人體的危害
6.5.3 觸電方式
6.5.4 接地和接零
6.5.5 靜電防護和電氣防火防爆
6.5.6 節約用電
習題
第7章 電機及其控制
7.1 電機概述
7.2 磁場及磁路
7.2.1 磁場及其基本物理量
7.2.2 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7.3 變壓器
7.3.1 變壓器的基本結構
7.3.2 變壓器的工作原理
7.3.3 變壓器繞組的極性及其連接
7.3.4 特殊變壓器
7.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7.4.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
7.4.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7.5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銘牌數據和控制
7.5.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銘牌數據
7.5.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7.5.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和正反轉
7.5.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制動
7.6 低壓電器及可編程控制器
7.6.1 常用低壓電器
7.6.2 可編程控制器
習題
第8章 半導體及二極管電路
8.1 半導體基礎知識
8.1.1 半導體的特性
8.1.2 本征半導體
8.1.3 雜質半導體
8.1.4 半導體中的電流
8.1.5 PN結及其特性
8.2 二極管
8.2.1 二極管的結構
8.2.2 二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
8.2.3 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8.3 二極管應用電路分析
8.3.1 二極管的模型電路
8.3.2 二極管的基本應用電路
8.4 特殊二極管
8.4.1 穩壓二極管及穩壓電路
8.4.2 發光二極管
8.4.3 光電二極管
習題
第9章 三極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9.1 三極管
9.1.1 三極管的結構
9.1.2 三極管的放大作用
9.1.3 三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
9.1.4 三極管的主要參數
9.2 放大電路的概念和性能指標
9.2.1 放大電路的概念
9.2.2 電壓、電流符號說明
9.2.3 放大電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9.3 共射放大電路的圖解法分析
9.3.1 基本共射放大電路的組成
9.3.2 分壓偏置共射放大電路的組成
9.3.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9.3.4 直流圖解分析
9.3.5 交流圖解分析
9.3.6 靜態工作點與非線性失真
9.4 共射放大電路的模型法分析
9.4.1 三極管三種狀態的直流模型
9.4.2 電路的靜態分析
9.4.3 三極管的低頻小信號模型
9.4.4 電路的動態分析
9.5 共集放大電路
9.5.1 電路組成
9.5.2 電路分析
9.5.3 共射放大電路與共集放大電路的比較
習題
第 10章 三極管的其他類型放大電路
10.1 多級放大電路
10.1.1 級間耦合方式
10.1.2 電路分析
10.2 差動放大電路
10.2.1 基本差動放大電路的組成
10.2.2 基本差動放大電路的分析
10.2.3 具有恒流源的差動放大電路
10.3 功率放大電路
10.3.1 電路的特點及工作狀態分類
10.3.2 乙類雙電源基本互補對稱電路
10.3.3 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習題
第 11章 場效應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11.1 場效應管
11.1.1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結構
11.1.2 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
11.1.3 N溝道耗盡型MOS場效應管
11.1.4 場效應管的符號和主要參數
11.2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
11.2.1 靜態工作點
11.2.2 場效應管的低頻小信號模型
11.2.3 共源放大電路
11.2.4 共漏放大電路
11.3 場效應管及其放大電路與三極管及其放大電路的比較
習題
第 12章 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電路
12.1 實際運算放大器簡介
12.1.1 模擬集成電路的特點
12.1.2 實際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情況
12.1.3 實際運算放大器的內部簡化結構
12.1.4 實際運算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12.2 實際運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模型
12.3 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基本運算電路
12.3.1 比例運算電路
12.3.2 加減運算電路
12.3.3 積分運算電路和微分運算電路
12.4 集成功率放大器
12.5 電源變換電路
12.5.1 電壓源–電流源變換電路
12.5.2 電流源–電壓源變換電路
12.6 電壓比較器
12.6.1 電壓比較器的基本特性
12.6.2 單限比較器
12.6.3 滯回比較器
12.7 濾波器
12.7.1 電路的頻率特性
12.7.2 對數頻率特性曲線與波特圖
12.7.3 有源濾波器
習題
第 13章 放大電路中的反饋和正弦波振蕩電路
13.1 反饋的基本概念
13.1.1 反饋的定義
13.1.2 反饋的類型
13.1.3 反饋類型的判別
13.2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關系式和四種組態
13.2.1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關系式
13.2.2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四種組態
13.3 負反饋對放大電路的影響
13.3.1 穩定放大倍數
13.3.2 減小非線性失真
13.3.3 展寬通頻帶
13.3.4 對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的影響
13.4 放大電路引入負反饋的一般原則
13.5 正弦波振蕩電路
13.5.1 正弦波振蕩電路的振蕩條件
13.5.2 RC串並聯電路的選頻特性
13.5.3 RC橋式振蕩電路
習題
第 14章 直流穩壓電源和晶閘管電路
14.1 直流穩壓電源的概念
14.2 整流電路
14.2.1 橋式整流電路
14.2.2 其他整流電路
14.3 濾波電路
14.3.1 電容濾波電路
14.3.2 電感濾波電路
14.3.3 復式濾波電路
14.4 穩壓電路
14.4.1 並聯型穩壓管穩壓電路
14.4.2 串聯反饋式穩壓電路
14.4.3 集成穩壓器
14.4.4 開關型穩壓電源
14.5 晶閘管及其應用電路
14.5.1 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分類
14.5.2 晶閘管
14.5.3 可控整流電路
14.5.4 交流調壓電路
習題
第 15章 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
15.1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15.2 數制與基本邏輯運算
15.2.1 數制與二進制代碼
15.2.2 二值邏輯變量與基本邏輯運算
15.3 邏輯門電路
15.3.1 二極管、三極管和場效應管開關電路
15.3.2 分立元件門電路
15.3.3 集成邏輯門電路
15.4 邏輯代數
15.4.1 邏輯代數的公理與定理
15.4.2 邏輯代數的基本規則
15.4.3 邏輯函數及其表示
15.4.4 邏輯函數的標準形式
15.4.5 邏輯函數的化簡
15.5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15.5.1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
15.5.2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
15.6 常用組合邏輯器件
15.6.1 編碼器
15.6.2 譯碼器
15.6.3 加法器
15.6.4 數據選擇器和數據分配器
15.7 組合邏輯器件的應用
15.7.1 編碼器的應用
15.7.2 譯碼器的應用
15.7.3 數據選擇器的應用
習題
第 16章 觸發器和時序邏輯電路
16.1 鎖存器和觸發器
16.1.1 鎖存器和觸發器的基本特性
16.1.2 基本S-R鎖存器
16.1.3 門控S-R鎖存器
16.1.4 D鎖存器
16.1.5 主從J-K觸發器
16.1.6 T觸發器
16.1.7 維持阻塞D觸發器
16.2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16.2.1 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16.2.2 異步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16.3 寄存器
16.3.1 數碼寄存器
16.3.2 移位寄存器
16.3.3 集成寄存器
16.4 計數器
16.4.1 異步二進制計數器
16.4.2 異步十進制計數器
16.4.3 同步計數器
16.4.4 集成計數器
16.4.5 任意進制計數器
16.5 555定時器及其應用
16.5.1 555定時器的結構和功能
16.5.2 由555定時器構成的施密特觸發器
16.5.3 由555定時器構成的單穩態觸發器
16.5.4 由555定時器構成的多諧振蕩器
習題
第 17章 信號的采集與轉換
17.1 傳感器
17.1.1 傳感器的功能、組成與分類
17.1.2 傳感器的發展趨勢
17.2 數模轉換器
17.2.1 倒T形電阻網絡數模轉換器
17.2.2 數模轉換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7.3 模數轉換器
17.3.1 模數轉換的基本原理
17.3.2 逐次逼近型模數轉換器
17.3.3 模數轉換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習題
第 18章 電路與電子實驗
18.1 實驗一 疊加定理
18.2 實驗二 戴維南定理
18.3 實驗三 日光燈電路
18.4 實驗四 一階電路
18.5 實驗五 正弦交流電路中R、L、C元件的特性
18.6 實驗六 RLC串聯諧振電路
18.7 實驗七 單管共射放大電路
18.8 實驗八 差動放大電路
18.9 實驗九 TTL與非門測試
18.10 實驗十 中規模集成組合邏輯功能件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