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基礎入門
郎為民 陳哲 趙衛虎 張娜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5-09-01
- 售價: $600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322
- ISBN: 7115659273
- ISBN-13: 9787115659279
-
相關分類:
行動通訊 Mobile-communication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2週~3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是一本關於移動通信基礎知識的讀物,內容涉及移動通信的方方面面。從移動通信的產生背景、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到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以及移動通信的標準化組織、標準化工作進展和標準體系框架,再到1G、2G、3G、4G、5G、6G的關鍵支撐技術,本書對相關知識進行了全面介紹。本書始終緊緊圍繞移動通信發展前沿的熱點問題,依據移動通信的最新標準,介紹了移動通信的研究成果。本書列舉了諸多案例,穿插多幅構思巧妙的插圖,使用通俗、幽默、風趣、生動活潑的語言,將權威、前沿、新穎的移動通信知識向讀者娓娓道來,力求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準,人準我新”,具有較強的前沿性、趣味性、故事性和可讀性。 本書適合信息通信行業中的管理人員及非技術部門的服務人員和銷售人員,以及初入信息通信行業的企業員工閱讀,本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電子工程等專業師生的教學或自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郎為民 河北館陶人,華中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支援部隊工程大學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移動通信、智聯網和人工智能,編著48本專(譯)著,發表論文410余篇。
目錄大綱
第1章 前傳:手機誕生之前
1.1 基本靠吼的古代通信
1.1.1 烽火臺:諸侯是用來調遣而非消遣的
1.1.2 驛站:古代的高速公路服務區
1.2 電磁起家的近現代通信
1.2.1 電報:創造了何等奇跡
1.2.2 電話:“撿漏王”貝爾的專利
1.2.3 馬可尼:敲開無線通信世界的大門
第2章 初識移動通信
2.1 掀起移動通信的蓋頭
2.1.1 移動電話,你得移動著接啊
2.1.2 移動通信的7張面孔
2.1.3 給移動通信系統“扒個堆”
2.1.4 移動通信系統的“三大員”
2.2 移動通信的“五朵金花”
2.2.1 無蜂窩,不通信
2.2.2 集群移動通信:一呼百應,迅捷傳聲
2.2.3 無繩電話:餵,曉麗呀
2.2.4 尋呼和電話更般配
2.2.5 沒有信號不要緊,衛星通信來幫你
2.3 誰在給移動通信“畫圈圈”?
2.3.1 ITU:致力於連通世界
2.3.2 3GPP:移動通信標準的扛把子
第3章 移動終端和信道:不得不說的故事
3.1 無線電波的“閃傳”秘籍
3.1.1 ×F、××F,傻傻分不清楚
3.1.2 無線電波傳播與打臺球
3.2 信道的三大幹擾
3.2.1 雜散幹擾:工地的探照燈
3.2.2 阻塞幹擾: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3.2.3 互調幹擾
3.3 信道的3類損耗
3.3.1 傳播路徑損耗:白菜價的奧秘
3.3.2 慢衰落:類似股票的周線
3.3.3 快衰落:類似股票的分時圖
3.4 信道的四大效應
3.4.1 陰影效應:哥沒有背景,只有背影
3.4.2 遠近效應:“遠交近攻”的奧秘
3.4.3 多徑效應:條條大路通羅馬
3.4.4 多普勒效應:救護車的啟示
3.5 信道多址:資源來之不易,且用且珍惜
3.5.1 FDMA: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3.5.2 TDMA:我的時間我做主
3.5.3 CDMA:多學一門外語有多重要
3.5.4 OFDMA:紅豆配相思
3.5.5 NOMA:高速公路上的ETC
第4章 接入網:離不開基站和天線
4.1 你知道蜂窩的原理嗎?
4.1.1 大區制與小區制
4.1.2 小區的N種呈現形式
4.2 基站:移動通信網的“區長”
4.2.1 基站裏面有什麼?
4.2.2 4種基站
4.3 天線是個寶寶
4.3.1 如何利用來去自如的“神秘力量”?
4.3.2 介紹幾個關鍵詞
4.3.3 MIMO天線,給你萬箭齊發的快感
第5章 核心網:移動通信系統的“大腦”
5.1 “扒一扒”核心網
5.1.1 “心”路歷程
5.1.2 “解剖”一張核心網
5.2 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核心網提供業務的兩把刷子
5.2.1 電路交換:專車服務
5.2.2 分組交換:快遞服務
5.3 移動性管理
5.3.1 漫遊和切換的由來
5.3.2 位置管理:無論你在哪裏,我都要找到你
5.3.3 切換管理:忠誠專一
5.4 讓業務流動起來
5.4.1 電話是怎樣打通的?
5.4.2 如何通過移動網絡上網沖浪?
5.4.3 短信的羅曼蒂克消亡史
第6章 早期移動通信系統
6.1 “蕎麥瘋長”的1G
6.1.1 第一部手機也是手雷
6.1.2 日本人捷足先登
6.1.3 NMT:北歐也不是吃素的
6.1.4 AMPS捅開了“馬蜂窩”
6.1.5 TACS:和AMPS在一起
6.1.6 “買買買”的中國1G
6.1.7 1G的困擾,誰用誰知道
6.2 飛入尋常百姓家的2G
6.2.1 地表最強GSM
6.2.2 CDMA:既生瑜何生亮
6.2.3 中國的2G,安排上!
6.2.4 2G之“殤”
6.3 3G:天下大一統,世界任我行
6.3.1 ITU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6.3.2 WCDMA:3G時代的帶頭大哥
6.3.3 CDMA2000:3G時代的“二哥”
6.3.4 TD-SCDMA:3G時代的中國好聲音
6.3.5 想說退網不容易
6.4 4G:快人一步,隨身而動
6.4.1 ITU-R:4G的名字有點兒“高大上”
6.4.2 LTE:短暫的長期演進
6.4.3 LTE-Advanced:貨真價實的4G
6.4.4 中國走進4G時代:融合、快速、低價
第7章 5G: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
7.1 ITU-R:Givemefive
7.1.1 請呼叫IMT-
7.1.2 5G的三大應用場景
7.1.3 5G是一種有個性的技術
7.1.4 5G是有門檻的
7.1.5 5G國際標準揭曉
7.2 3GPP:兩步登頂
7.2.1 R15~R17
7.2.2 商用在即的5.5G
7.3 5G的關鍵技術
7.3.1 大帶寬技術
7.3.2 mMIMO技術
7.3.3 高階QAM調制技術
7.3.4 Polar和LDPC編碼技術
7.4 中國5G:風景這邊獨好
第8章 6G:數字孿生、萬物智聯
8.1 6G初體驗
8.1.1 ITU:為6G制定一份計劃
8.1.2 七大目標改變世界
8.1.3 九大發展趨勢給6G當導遊
8.1.4 6GLOGO亮相
8.1.5 中國:領跑6G
8.2 能力指標
8.2.1 增強能力指標:給5G加個油
8.2.2 全新能力指標:講述6G自己的故事
8.3 應用場景
8.3.1 沈浸式通信:讓用戶身臨其境
8.3.2 超高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