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技術手冊:數字化轉型與競爭優勢重塑

蒂姆·沃克(Tim Walker) 盧西恩·莫裏斯(Lucian Morris)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5-06-01
  • 售價: $59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68
  • ISBN: 711566188X
  • ISBN-13: 9787115661883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 銀行技術手冊:數字化轉型與競爭優勢重塑-preview-1
  • 銀行技術手冊:數字化轉型與競爭優勢重塑-preview-2
銀行技術手冊:數字化轉型與競爭優勢重塑-preview-1

商品描述

從出現雛形至今,銀行業務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尤其是在計算機及互聯網得到普及之後,銀行業務的形態、載體、渠道、模式等更是日新月異。

本書共10章,第1章為引言,內容包括銀行業與技術的崛起、大型銀行領導層面臨的技術挑戰、本書導讀;第2~10章分別介紹銀行業的歷史和現狀,銀行業技術入門,銀行渠道業務,銀行業務運營,支付卡業務,支付業務,監管、財務及相關部門,技術管理,銀行業的未來。

作者簡介

蒂姆·沃克,銀行支付領域技術專家。英國早期的網站開發人之一,曾為德勤公司合夥人,為眾多銀行和支付組織提供咨詢,並擔任首席銀行解決方案架構師。目前專職為跨國銀行部署新的金融平臺以及擔任英國一家初創銀行的非執行董事。

盧西恩·莫裏斯,金融服務機構技術解決方案和服務構建與管理的專家。曾作為德勤董事與多家歐洲零售銀行合作,在英國首都銀行建立和啟動過程中擔任首席信息官。目前擔任英國抵押貸款經紀公司Mortgage Advice Bureau的首席信息官。

目錄大綱

001 第 1章 引言

001 1.1 銀行業與技術的崛起

002 1.2 大型銀行領導層面臨的技術挑戰

004 1.3 本書導讀

006 第 2章 銀行業的歷史和現狀

006 2.1 銀行業簡史

008 2.2 現金貨幣、黃金貨幣和數字貨幣

011 2.3 以網點為中心的業務發展

012 2.4 銀行業的整合

013 2.4.1 英國銀行業的整合

017 2.4.2 全球銀行業的整合

018 2.4.3 另一種合並形式

019 2.5 現代銀行產品和服務的發展

019 2.5.1 紙幣

020 2.5.2 支票

020 2.5.3 集中式支票清算

021 2.5.4 旅行支票

021 2.5.5 電匯和電子支付

022 2.5.6 簽賬卡和信用卡

023 2.5.7 借記卡

023 2.5.8 直接借記

024 2.5.9 自動取款機

025 2.5.10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025 2.5.11 在線銀行和互聯網銀行

025 2.5.12 電話銀行

026 2.5.13 智能卡和非接觸式卡

026 2.5.14 儲值卡

027 2.5.15 移動轉賬系統

027 2.6 銀行業技術的發展

028 2.6.1 支票分揀機

028 2.6.2 電子會計機

029 2.6.3 計算機

030 2.6.4 數據中心

030 2.6.5 數據網絡

031 2.6.6 批量處理和實時處理

032 2.6.7 雲計算

032 2.7 銀行業務中的技術挑戰

033 2.8 新型銀行模式

034 2.8.1 英國市場的新型銀行模式

036 2.8.2 北美洲市場的新型銀行模式

037 2.8.3 澳大利亞市場的新型銀行模式

038 2.8.4 歐洲其他市場的新型銀行模式

038 2.9 2008年銀行業危機的影響

042 2.10 銀行業的現狀

042 2.10.1 銀行機構

044 2.10.2 銀行網絡和支付組織

045 2.10.3 銀行服務提供商

046 2.10.4 銀行技術

047 第3章 銀行業技術入門

047 3.1 簡介

047 3.2 簡單銀行模式

048 3.3 核心銀行平臺

050 3.4 數據庫架構

057 3.5 高可用平臺

061 3.6 平臺架構

066 3.7 簡單銀行模式擴展

067 3.8 單一客戶視圖

069 3.9 CICS

075 3.10 互聯網銀行

078 3.11 用戶認證

082 3.12 遠程過程調用

084 3.13 分布式對象和CORBA

085 3.14 服務

086 3.15 Web服務

090 3.16 RESTful Web服務

092 3.17 SOA

093 3.18 銀行的新模式

094 3.19 處理客戶申請

095 3.20 微服務

098 3.21 現代數據庫

100 3.22 數據分析和報表

100 3.22.1 分析型數據模型

104 3.22.2 數據分析架構

105 3.22.3 業務數據存儲

106 3.22.4 大數據

107 3.22.5 操作儀表盤和流處理

109 第4章 銀行渠道業務

109 4.1 引言

110 4.2 銀行分支機構

111 4.3 銀行網點使用的技術

115 4.4 郵政系統

116 4.5 ATM

116 4.5.1 銀行ATM的基本設置

119 4.5.2 ATM的硬件、軟件和信息格式

121 4.5.3 ATM網絡

123 4.5.4 部署ATM時的註意事項

124 4.6 電話

124 4.7 在線聊天

125 4.8 視頻通話

125 4.9 多媒體呼叫中心

125 4.9.1 呼叫中心平臺

126 4.9.2 智能網絡

127 4.9.3 在呼叫中心處理呼叫

128 4.9.4 排班調度

129 4.9.5 計算機電話集成

129 4.9.6 交互式語音應答

131 4.9.7 可視化IVR

131 4.9.8 呼叫記錄

132 4.9.9 外呼系統

133 4.9.10 現代聯絡中心技術

135 4.9.11 SIP和處理VoIP呼叫

137 4.9.12 使用VoIP的聯絡記錄

138 4.9.13 計算機電話與VoIP的集成

139 4.9.14 SIP中繼線和聯絡中心平臺

140 4.9.15 其他聯絡媒體類型

142 4.9.16 現代多媒體聯絡中心

142 4.9.17 H.323協議

142 4.9.18 聯絡處理的註意事項

143 4.10 短信服務

144 4.11 互聯網銀行

144 4.12 電子郵件

145 4.13 移動銀行

147 4.14 社交媒體

147 4.15 市場營銷

148 4.16 跨渠道關鍵要素思考

148 4.16.1 一致性

149 4.16.2 業務可用性和彈性

150 4.16.3 安全性

150 4.16.4 異構終端

151 4.16.5 可訪問性

152 第5章 銀行業務運營

152 5.1 聯絡中心

152 5.2 支付業務

154 5.3 現金管理

154 5.4 信貸業務

155 5.4.1 零售信貸申請流程

156 5.4.2 中小企業信貸申請流程

156 5.5 催收和清收

158 5.6 反欺詐

159 5.6.1 客戶身份驗證及風險評估

161 5.6.2 欺詐數據庫

161 5.6.3 持續監控

162 5.6.4 交易監控和反洗錢

163 5.6.5 報告可疑活動

163 5.6.6 通風報信

164 第6章 支付卡業務

164 6.1 支付卡的類型

164 6.1.1 借記卡

164 6.1.2 預付卡

165 6.1.3 信用卡

165 6.1.4 簽賬卡

165 6.1.5 其他支付卡

165 6.2 支付卡上的信息

166 6.3 卡支付的運作方式

170 6.4 卡支付網絡

174 6.5 其他類型的卡支付交易

174 6.5.1 預授權

174 6.5.2 離線支付

175 6.5.3 無卡交易

175 6.5.4 基於PIN的授權

175 6.5.5 撤銷、退款和退單

175 6.5.6 提示消息

176 6.6 管理支付卡

176 6.6.1 渠道

178 6.6.2 新客戶引導和發卡

178 6.6.3 交易處理

181 6.6.4 外包處理

182 6.6.5 運營管理

185 6.6.6 後臺管理

186 第7章 支付業務

186 7.1 簡介

187 7.2 現金支付

189 7.3 支票支付

190 7.3.1 支票的類型

190 7.3.2 支票的清算和結算

191 7.3.3 支票欺詐

192 7.3.4 新銀行支票管理概述

193 7.4 直接貸記

193 7.5 清算和結算

194 7.6 銀行間支付

194 7.6.1 面向批處理的支付體系

195 7.6.2 示例——Bacs直接貸記

196 7.6.3 直接借記

197 7.6.4 示例——Bacs直接借記

198 7.6.5 面向信息的支付系統

198 7.6.6 支付指令

199 7.6.7 支付信息格式

199 7.6.8 支付信息的尋址

201 7.6.9 其他支付信息字段

201 7.6.10 示例——快速支付系統

203 7.6.11 大額支付系統

203 7.6.12 示例——CHAPS

204 7.6.13 國際支付

205 7.6.14 參與支付體系的幾種方式

206 7.6.15 運營時間

207 7.7 支付反欺詐和制裁

207 7.8 支付對賬

208 7.9 支付技術

209 7.9.1 創建支付指令

212 7.9.2 處理銀行間支付

214 7.9.3 支付平臺的技術基礎

216 第8章 監管、財務及相關部門

216 8.1 簡介

216 8.2 監管

218 8.2.1 歐盟支付服務指令

218 8.2.2 通用數據保護條例

219 8.2.3 開放銀行和開放數據

221 8.2.4 違反法規的後果

221 8.3 國際監管標準

221 8.4 遵從監管

222 8.5 財務職能簡介

222 8.6 財務部門

223 8.6.1 應付賬款和應收賬款

223 8.6.2 記賬

223 8.6.3 稅務

223 8.6.4 財務計劃和預算

223 8.6.5 財務報告

224 8.6.6 監管報告

224 8.6.7 技術與財務

224 8.7 資金部門

225 8.7.1 風險管理和建模

227 8.7.2 資產和負債管理

228 8.7.3 資金後臺

229 8.7.4 技術和資金管理

229 8.8 合規部門

230 8.8.1 合規部門的歷史

230 8.8.2 合規目標和措施的頒布和跟蹤

230 8.8.3 創建管理合規風險的標準和工具

230 8.8.4 培訓

230 8.8.5 評估

231 8.8.6 問題的原因分析和問題解決措施的執行

231 8.8.7 技術與合規性

231 8.9 人力資源部門

232 8.10 采購部門

233 8.11 其他職能

234 第9章 技術管理

234 9.1 技術部門的組織

236 9.2 康威定律

237 9.3 技術成本

238 9.4 關鍵在於業務服務能力而非技術本身

240 9.5 服務管理

241 9.6 將服務映射到應用系統

242 9.7 應用資產管理

243 9.8 內包和外包

246 9.9 技術資產管理

246 9.9.1 標準化的重要性

246 9.9.2 以敏捷方法為借口

246 9.9.3 標準化的要素

248 9.9.4 非功能性能力

250 9.9.5 結論

251 9.10 遵守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251 9.10.1 監管與技術

252 9.10.2 法律與技術

253 9.10.3 行業規則與技術

253 9.10.4 結論

254 第 10章 銀行業的未來

254 10.1 發展趨勢

255 10.1.1 支付卡行業

256 10.1.2 銀行業

257 10.2 不斷創新的產品特性和功能

258 10.3 支付的未來

258 10.3.1 不受地域限制的即時支付

258 10.3.2 支付反欺詐措施

259 10.4 運營中的技術

260 10.5 監管

260 10.6 財務部門

261 10.7 技術部門

261 10.8 關於數據的題外話

262 10.9 銀行產品和服務

262 10.9.1 結算賬戶

263 10.9.2 貸款

263 10.9.3 抵押貸款

264 10.10 銀行網點的未來

264 10.11 未來銀行的員工數量、技能發展

26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