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通識基礎(慕課版)
楊健 林毓聰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系統介紹了人工智能通識的相關知識,全書共6章,包括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人工智能的研究領域、人工智能工具的應用、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以及人工智能課程實踐與設計等內容,從概念、工作原理、研究領域、工具使用以及應用場景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對人工智能進行了介紹,並提供了6個課後實踐、5個課程實踐活動以及3個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結合,全方位滿足讀者的學習需求。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大一各專業開始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以作為對人工智能懷有興趣或想入門人工智能的讀者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楊健,北京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博導。國家級領軍人才計劃入選者,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學部委員,國家一級學科“光學工程”學科責任教授。 兼任中國模擬學會醫療模擬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圖像圖形學會理事、北京光學學會理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圖像信息與控制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電腦學會虛擬現實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生命電子學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電腦學會電腦視覺專業組委員、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虛擬現實分會專委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醫學影像工程與技術專委會委員、《虛擬現實與智能硬件(中英文)》、《生命科學儀器》編委等。
目錄大綱
第 1章 人工智能概述 1
1.1 初識人工智能 2
1.1.1 人工智能的定義及特點 2
1.1.2 人工智能的類型 3
1.1.3 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 5
1.2 人工智能產業鏈 6
1.2.1 基礎層 7
1.2.2 技術層 9
1.2.3 應用層 11
1.3 人工智能與就業 12
1.3.1 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 12
1.3.2 人工智能催生的新職業 13
1.3.3 人工智能從業者素養要求 15
1.4 人工智能倫理挑戰與安全風險 16
1.4.1 人工智能倫理挑戰 16
1.4.2 人工智能安全風險 18
課後習題 21
課後實踐:人工智能倫理與社會責任探討 21
第 2章 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 23
2.1 人工智能的燃料之源:數據 24
2.1.1 數據的作用 24
2.1.2 數據對人工智能的影響 24
2.1.3 人工智能涉及的數據類型 30
2.1.4 數據的採集方式 31
2.2 人工智能的動力引擎:算力 32
2.2.1 算力的作用 32
2.2.2 算力的類型 33
2.2.3 人工智能算力的構成 34
2.3 人工智能的智慧之源:算法 36
2.3.1 算法的作用 36
2.3.2 人工智能領域常用算法 37
2.4 人工智能的技術邏輯:機器學習 38
2.4.1 機器學習的原理 38
2.4.2 機器學習的學習類型 39
2.5 人工智能完成任務的工具:人工智能大模型 41
2.5.1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開發過程 42
2.5.2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類型 43
2.5.3 國內常見人工智能工具 44
2.5.4 人工智能工具提示的設計 51
課後習題 55
課後實踐:體驗人工智能工具 55
第3章 人工智能的研究領域 57
3.1 自然語言處理 58
3.1.1 自然語言理解 58
3.1.2 文本生成 59
3.1.3 語義分析 64
3.1.4 情感分析 65
3.2 電腦視覺 66
3.2.1 圖像分割 66
3.2.2 目標檢測 67
3.2.3 目標識別 69
3.2.4 目標跟蹤 70
3.2.5 圖像理解 71
3.3 智能語音處理 71
3.3.1 語音識別 71
3.3.2 語音合成 73
3.4 多模態融合 76
3.4.1 多模態融合的方法 76
3.4.2 多模態融合的應用 78
3.5 智能機器人 79
3.5.1 智能機器人的基本構成 79
3.5.2 智能機器人的關鍵技術 80
課後習題 82
課後實踐:智能機器人應用案例分析 82
第4章 人工智能工具的應用 84
4.1 人工智能助力文本處理 85
4.1.1 撰寫公眾號文章 85
4.1.2 撰寫小紅書筆記 88
4.1.3 撰寫商品詳情頁文案 90
4.1.4 圖文排版 92
4.1.5 鑒別錯別字與敏感信息 95
4.2 人工智能助力圖像創作 97
4.2.1 圖像的類型與創作要點 97
4.2.2 製作營銷海報 99
4.2.3 製作商品展示圖 101
4.2.4 製作信息長圖 103
4.2.5 製作公眾號封面圖 107
4.3 人工智能助力短視頻創作 109
4.3.1 創作短視頻的基本流程 109
4.3.2 策劃短視頻內容結構 110
4.3.3 撰寫短視頻腳本 111
4.3.4 準備短視頻素材 114
4.3.5 剪輯短視頻素材 116
4.4 人工智能助力音頻創作 118
4.4.1 錄制音頻 118
4.4.2 文本語音合成 120
4.4.3 語音克隆 122
4.4.4 創作音樂 124
4.5 人工智能助力直播 127
4.5.1 直播的基本流程 128
4.5.2 搭建直播場景 129
4.5.3 撰寫直播話術 130
4.6 人工智能助力高效辦公 131
4.6.1 撰寫個人簡歷 132
4.6.2 輔助面試 135
4.6.3 製作PPT 137
4.6.4 撰寫工作郵件 141
4.6.5 撰寫會議紀要 142
4.6.6 製作Excel工資表 143
課後習題 150
課後實踐:人工智能輔助音樂創作 151
第5章 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 152
5.1 人工智能與生活娛樂 153
5.1.1 智能家居 153
5.1.2 影視製作 154
5.1.3 音樂創作 155
5.1.4 沉浸式場景體驗 156
5.2 人工智能與醫療健康 157
5.2.1 診療輔助 157
5.2.2 智能藥物研發 159
5.2.3 影像識別 159
5.2.4 健康管理 160
5.2.5 醫療機器人 160
5.3 人工智能與經濟金融 161
5.3.1 智能客服 161
5.3.2 智能投顧 163
5.3.3 智能風控 165
5.3.4 智能支付 166
5.3.5 智能理賠 167
5.3.6 智能營銷 169
5.3.7 智能投研 170
5.4 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 173
5.4.1 自動評閱 173
5.4.2 體育測評 174
5.4.3 精準教學 175
5.4.4 口語學習與聽說考試 176
5.4.5 作文評閱 178
5.4.6 拍照搜題 179
5.5 人工智能與媒體服務 180
5.5.1 智能採編與分發 181
5.5.2 虛擬主播 182
5.6 人工智能與公共安全 184
5.6.1 安防監控 184
5.6.2 災害預警 185
5.7 人工智能與無人駕駛 187
5.7.1 物流配送 187
5.7.2 共享出行 188
5.7.3 危險工種 189
5.7.4 農業機械 190
5.7.5 城市日常作業 191
課後習題 193
課後實踐:AI在營銷推廣中的應用案例分析 193
第6章 人工智能課程實踐與設計 196
6.1 人工智能課程實踐活動 197
6.1.1 人工智能輔助撰寫文本 197
6.1.2 人工智能翻譯挑戰 199
6.1.3 人工智能輔助創作短視頻 201
6.1.4 人工智能輔助直播 203
6.1.5 人工智能輔助求職面試 206
6.2 人工智能課程設計 208
6.2.1 人工智能助力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方案設計 208
6.2.2 人工智能輔助語言學習平臺項目設計書 210
6.2.3 人工智能驅動的個性化閱讀推薦系統商業計劃書 212
課後習題 213
課後實踐:人工智能學科賽事項目調研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