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商業創新與行業變革
吳明傑,張騰
- 出版商: 電子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03-01
- 售價: $408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04
- ISBN: 7121499215
- ISBN-13: 9787121499210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在上篇,本書從理論剖析、技術賦能、構成要素三方面講解數字經濟的概念、核心驅動技術、數字經濟基本框架等,對數字經濟進行一個全面的講解,便於讀者對數字經濟有一個整體的認知。 在中篇,本書從戰略轉型、組織轉型、人才轉型、品牌營銷轉型等方面入手,講解數字經濟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 在下篇,本書從數字製造、數字物流、數字零售、數字金融、數字醫療等方面,講解數字經濟對各產業的變革。數字經濟的發展將極大地促進數字產業的發展,而處於其中的企業則需要緊抓趨勢,構建自己的數字能力與數字業務,積極參與到數字經濟發展的浪潮中來。
目錄大綱
上篇 數字經濟激發時代變革
第1章 理論剖析:以“三要素”看懂數字經濟 002
1.1 看什麽:走近數字經濟 002
1.1.1 定義解析:數字經濟及其特徵 002
1.1.2 類型細分:數字經濟的五大分支 004
1.1.3 縱覽全局:數字經濟的全球大勢 005
1.1.4 華為:在數字經濟領域不斷實踐 006
1.2 怎麽看:數字經濟多維觀 007
1.2.1 宏觀視角:數字經濟拉動經濟增長 007
1.2.2 中觀視角:產業政策不斷與時俱進 008
1.2.3 微觀視角:數字經濟影響企業戰略 010
1.3 如何做:迎接新趨勢下的數字經濟 011
1.3.1 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 011
1.3.2 開發更多數據資源 013
1.3.3 創新商業模式 014
1.3.4 特斯拉:數字化創新的先鋒 015
第2章 技術賦能: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 017
2.1 因特網:數字經濟的基本載體 017
2.1.1 C端到B端:因特網主戰場轉移 017
2.1.2 5G的迅猛發展與規模化應用 018
2.1.3 為6G時代的來臨做好準備 020
2.2 物聯網:物物相連,激發經濟活力 022
2.2.1 物聯網發展迎來新機遇 022
2.2.2 物聯網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023
2.3 雲計算:“向雲端”賦能全新戰略 024
2.3.1 雲網融合:數字經濟的新底座 025
2.3.2 SaaS系統:靈活、安全與低成本 027
2.4 大數據: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028
2.4.1 大數據帶來發展機遇與變革 028
2.4.2 大數據加速數字經濟發展 029
2.5 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的“大腦” 030
2.5.1 人工智能的典型應用 030
2.5.2 AIGC助推數字經濟發展 032
2.5.3 算法缺陷影響人工智能發展 035
第3章 構成要素:梳理數字經濟基本框架 037
3.1 勞動者:數字經濟的核心主體 037
3.1.1 新業態:數字化職業應運而生 037
3.1.2 新要求:勞動者需提升數字素養 038
3.1.3 數字勞動者五大特點 040
3.2 生產力:數字經濟的不竭動力 042
3.2.1 從構成要素看生產力發展 042
3.2.2 算力: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 043
3.3 生產關系:數字經濟的穩固支柱 044
3.3.1 生產關系的數字化演變 044
3.3.2 主動出擊:構建新型生產關系 045
中篇 數字經濟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第4章 戰略轉型:搭建數字化轉型框架 048
4.1 思維轉變:是否轉型?如何轉型? 048
4.1.1 明確方向:構建新型能力體系 048
4.1.2 規劃梳理:四步做好戰略規劃 050
4.1.3 警惕:轉型路上的三大誤區 051
4.2 價值再造:重組商業模式 056
4.2.1 以數據驅動產品發展 056
4.2.2 共享經濟最大化資源價值 058
4.2.3 拼多多:獨創“社交+拼團”盈利模式 059
4.3 數據驅動:數字化轉型核心 061
4.3.1 價值:敏捷和精準決策 061
4.3.2 變革:從流程驅動到數據驅動 062
4.3.3 招商銀行:“數智”技術賦能客戶服務 063
第5章 組織轉型:提升數字化響應能力 065
5.1 建設數字化組織的三大方向 065
5.1.1 扁平化:高效管理,提升組織響應能力 065
5.1.2 生態型:資源聯合,共生共贏 066
5.1.3 敏捷型:小團隊激發個人潛能 068
5.2 文化轉變:賦能型文化滲透組織 070
5.2.1 清晰的願景是基礎 070
5.2.2 從管理到賦能 072
5.2.3 以OKR管理新一代 073
5.2.4 Netflix:打造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 074
5.3 共生:創造更大價值 076
5.3.1 擴展組織邊界 076
5.3.2 數字連接生態 077
5.3.3 萬科採築:共享行業供應鏈 079
第6章 人才轉型:數字時代的角色定位 081
6.1 基層管理: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 081
6.1.1 多崗鍛煉,激發員工潛能 081
6.1.2 透明化管理,讓員工參與管理 082
6.2 管理層優化:創新力+洞察力+應變能力 085
6.2.1 管理者必備的四大創新能力 085
6.2.2 構建數字時代洞察力 088
6.2.3 提升自身應變能力 089
6.3 健全管理體系:實現數字化人才體系化管理 090
6.3.1 建設數字化人才庫 091
6.3.2 培養數字化人才 091
第7章 品牌營銷轉型:數字化用戶體驗 094
7.1 品牌重構:與時俱進的營銷策略 094
7.1.1 觸點思維:品牌戰略的新思維 094
7.1.2 全渠道營銷:打造新媒體矩陣 095
7.2 洞察用戶心理,走在市場前沿 096
7.2.1 新時代的三種消費路徑 097
7.2.2 繪制用戶畫像 098
7.2.3 讓好產品自己“說話” 099
7.2.4 沃爾瑪中國:全渠道零售優化用戶體驗 101
7.3 營銷變革:多樣的數字化體驗 102
7.3.1 智能推薦:根據用戶偏好實現精準推薦 102
7.3.2 場景化營銷:通過場景體驗促成營銷 103
7.3.3 體驗式營銷:豐富體驗 104
下篇 數字經濟指明產業發展方向
第8章 數字製造:“智造”戰略的規劃與落地 108
8.1 製造變“智造”是大勢所趨 108
8.1.1 數字製造與傳統製造 108
8.1.2 敏捷轉型是關鍵 111
8.1.3 吉利汽車:數字化變革生產模式 112
8.2 多階段盤點數字製造落地場景 114
8.2.1 研發階段:精準定位,明確目標用戶需求 114
8.2.2 生產階段:柔性化生產與數字化管理 116
8.2.3 質量檢測階段:以數字技術保障產品質量 118
8.3 提升競爭力,走在“智造”前沿 120
8.3.1 加速“上雲”:助力自動化生產 120
8.3.2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服務能力 121
8.3.3 工業因特網賦能數字生產 122
8.3.4 ESG可持續發展:知行合一 125
第9章 數字物流:現代化物流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127
9.1 數字經濟下的物流變革 127
9.1.1 優化體驗:提升用戶滿意度 127
9.1.2 機器上崗:完善自動化物流 129
9.1.3 突破瓶頸:優化供應鏈物流 131
9.2 數字物流的三大支撐技術 132
9.2.1 人工智能:提升物流體系智能性 132
9.2.2 物聯網:驅動數字物流智慧化發展 134
9.2.3 大數據:盤活數據,助力智慧倉儲 135
9.3 一體化數字物流方案 136
9.3.1 智能補貨:平衡供需關系 136
9.3.2 構建靈活的動態運輸網絡 137
9.3.3 順豐:全方位的智慧物流體系 138
第10章 數字零售:零售新動能的激活與釋放 140
10.1 數字經濟推動零售轉型 140
10.1.1 數據驅動是零售數字化轉型的核心 140
10.1.2 打造用戶標簽,實現用戶數據價值 141
10.2 數字經濟創新零售模式 143
10.2.1 數字零售成為零售新模式 143
10.2.2 傳統零售企業的數字化再造 145
10.3 數字經濟促進跨境電商發展 147
10.3.1 數字經濟下,跨境電商迎來發展 147
10.3.2 從粗放運營轉向精細化運營 148
10.3.3 打造自有品牌,增強競爭優勢 152
第11章 數字金融:金融產業格局的顛覆性變革 156
11.1 金融產業變革:技術+生態 156
11.1.1 金融科技發展驅動金融創新 156
11.1.2 數字生態賦能普惠金融 158
11.2 數字經濟時代孕育數字金融創新 160
11.2.1 數字貨幣:強化交易安全性 161
11.2.2 數字銀行4.0:無處不在的金融服務 162
11.3 智慧金融:數字金融的必然趨勢 164
11.3.1 智能投資顧問:機遇與挑戰並存 164
11.3.2 量化投資:積極迎合數字時代發展 167
11.3.3 智能金融服務:多場景下的服務創新 169
11.3.4 微眾銀行:全球領先的數字原生銀行 171
第12章 數字醫療:醫療生態圈的重新塑造 175
12.1 數字醫療行業進入發展窗口期 175
12.1.1 技術融入,推動醫療領域變革 175
12.1.2 AI藥物研發助力醫療科研 177
12.1.3 精準醫療: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179
12.1.4 Alphafold 2:醫學AI技術的顛覆性創新 180
12.2 數字醫療的三大特徵 182
12.2.1 設備智能化:減輕醫療人員負擔 182
12.2.2 管理信息化:提升醫療數據價值 183
12.2.3 服務便利化:在線問診成為趨勢 185
12.3 建立現代化醫療生態圈 186
12.3.1 電子病歷:實現信息的數字化共享 187
12.3.2 打造醫療數據庫,實現數據互聯 188
12.3.3 智能監測:實現完善的健康管理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