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主要論述互聯網時代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對互聯網時代物流行業及企業供應鏈管理相關基礎知識和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深入的介紹,力求緊跟時代潮流。本書語言精練、層次清晰、通俗易懂。全書共10章,內容包括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戰略與供應鏈管理戰略、物流管理規劃與供應鏈規劃、倉儲技術與庫存管理、運輸管理與配送管理、供應鏈信息管理、供應鏈合作夥伴關系管理、供應鏈績效評價及激勵機制、前沿物流專題。本書側重實用性和操作性,每章均配有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相關案例及思考題。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本科和專科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相關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對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感興趣的人員的入門書籍。
目錄大綱
第1章 物流管理 1
1.1 物流概述 3
1.1.1 物流的定義 3
1.1.2 物流的分類 4
1.1.3 物流的功能要素 5
1.1.4 物流的作用與價值 9
1.2 物流管理概述 11
1.2.1 物流管理的定義 11
1.2.2 物流管理的歷史演進 11
1.2.3 物流管理的目標與分類 13
1.2.4 現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5
1.3 國際物流的發展階段與發展趨勢 18
1.3.1 國際物流的發展階段 18
1.3.2 國際物流的發展趨勢 19
第2章 供應鏈管理 23
2.1 供應鏈概述 25
2.1.1 供應鏈的定義 25
2.1.2 供應鏈的分類 27
2.1.3 供應鏈的特征與結構模型 28
2.2 供應鏈管理概述 33
2.2.1 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33
2.2.2 供應鏈管理的目標與原則 33
2.2.3 供應鏈管理的特征與內容 36
2.3 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 39
2.3.1 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的區別 39
2.3.2 供應鏈環境下物流管理的特點 40
第3章 物流管理戰略與供應鏈管理戰略 43
3.1 戰略概述 45
3.1.1 戰略的概念 45
3.1.2 戰略的層次 46
3.1.3 戰略的特點 47
3.2 物流管理戰略概述 48
3.2.1 物流管理戰略的目標 48
3.2.2 物流管理戰略的框架 49
3.2.3 物流管理戰略的分類 50
3.2.4 具體的物流管理戰略 53
3.3 供應鏈管理戰略概述 58
3.3.1 供應鏈管理戰略的目標 58
3.3.2 供應鏈戰略開發模型 59
3.3.3 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分類 61
3.3.4 供應鏈管理戰略的發展趨勢 65
第4章 物流管理規劃與供應鏈規劃 68
4.1 規劃概述 69
4.1.1 規劃的概念 69
4.1.2 規劃的流程 69
4.1.3 戰略與規劃的關系 70
4.2 物流管理規劃 71
4.2.1 物流管理規劃的層次 71
4.2.2 物流管理規劃的原則 71
4.2.3 物流管理規劃的實踐 72
4.3 供應鏈規劃 78
4.3.1 供應鏈規劃的層次 79
4.3.2 供應鏈規劃的原則 79
4.3.3 基於成本的供應鏈規劃 81
4.3.4 基於產品的供應鏈規劃 81
4.3.5 基於多代理的供應鏈規劃 83
第5章 倉儲技術與庫存管理 86
5.1 倉儲管理 88
5.1.1 倉儲的定義 88
5.1.2 倉儲活動的意義與性質 89
5.1.3 倉儲的功能、作用與風險 91
5.2 儲存 92
5.2.1 儲存的概念 93
5.2.2 儲存的作用 93
5.2.3 儲存的方式 94
5.2.4 儲存作業與技術 95
5.2.5 自動化立體倉庫與分揀設備 99
5.3 庫存管理 106
5.3.1 庫存的定義與分類 106
5.3.2 庫存的作用與風險 107
5.3.3 JIT庫存管理 108
5.3.4 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問題與優化策略 109
5.4 出入庫管理 110
5.4.1 出入庫管理概述 110
5.4.2 入庫管理 111
5.4.3 出庫管理 113
5.5 WMS 114
5.5.1 WMS概述 114
5.5.2 WMS與其他系統的集成 116
5.5.3 WMS與RFID 116
第6章 運輸管理與配送管理 120
6.1 運輸與配送 121
6.1.1 運輸的概念及功能 121
6.1.2 配送的定義 122
6.1.3 運輸與配送的關系 122
6.1.4 運輸原理 123
6.2 運輸管理 125
6.2.1 鐵路運輸 125
6.2.2 公路運輸 126
6.2.3 水路運輸 126
6.2.4 航空運輸 127
6.2.5 管道運輸 129
6.2.6 多式聯運 130
6.2.7 運輸網絡設計 131
6.3 配送管理 132
6.3.1 配送策略與配送模式 132
6.3.2 配送路徑優化 133
6.3.3 配送服務質量優化 134
6.4 配送中心管理 136
6.4.1 配送中心的定義和作用 136
6.4.2 配送中心的作業流程 138
6.4.3 配送中心規劃設計 140
第7章 供應鏈信息管理 143
7.1 供應鏈信息管理概述 144
7.1.1 供應鏈信息管理的概念 144
7.1.2 供應鏈信息管理的特點 146
7.1.3 信息流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 147
7.2 供應鏈中的信息與價值 147
7.2.1 供應鏈信息的特征 148
7.2.2 供應鏈信息的分類 152
7.2.3 供應鏈信息價值 154
7.3 供應鏈中的信息傳遞 155
7.3.1 傳統供應鏈中存在的信息問題 155
7.3.2 牛鞭效應與隨機信息失真 156
7.3.3 供應鏈信息共享 157
7.4 供應鏈信息管理技術 158
7.4.1 MIS 158
7.4.2 信息管理技術 160
第8章 供應鏈合作夥伴關系管理 166
8.1 供應鏈合作夥伴關系概述 167
8.1.1 供應鏈合作夥伴關系的內涵 167
8.1.2 供應鏈合作夥伴關系的形成 169
8.2 供應鏈合作夥伴的選擇 171
8.2.1 供應鏈合作夥伴的選擇原則 172
8.2.2 供應鏈合作夥伴的選擇方法 174
第9章 供應鏈績效評價及激勵機制 182
9.1 供應鏈績效評價的理論基礎 183
9.1.1 供應鏈績效評價概述 183
9.1.2 供應鏈績效評價的內容 186
9.1.3 供應鏈績效評價的原則 188
9.2 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188
9.2.1 反映整個供應鏈的績效評價指標 189
9.2.2 反映供應鏈上下節點企業之間關系的績效評價指標 191
9.2.3 供應鏈創新與學習能力評價指標 192
9.2.4 供應鏈各子系統的績效評價 192
9.3 供應鏈績效評價主要模型 194
9.3.1 BSC模型 194
9.3.2 SCOR模型 196
9.4 供應鏈激勵機制 199
9.4.1 供應鏈激勵機制的概念 199
9.4.2 供應鏈激勵機制的特征 200
9.4.3 供應鏈激勵機制的內容 200
9.4.4 SCP 204
第10章 前沿物流專題 207
10.1 物流自動化與智能化 208
10.1.1 自動化倉儲系統 209
10.1.2 自動識別系統 212
10.1.3 自動分揀系統 214
10.1.4 智能化的物流搬運機器人——AGV 216
10.2 供應鏈可視化 219
10.2.1 供應鏈可視化概述 219
10.2.2 數據分析在物流中的應用 221
10.3 綠色物流 222
10.3.1 綠色物流概述 222
10.3.2 綠色物流在國內外的發展 225
10.3.3 我國發展綠色物流的策略 226
10.4 應急物流 227
10.4.1 應急物流概述 227
10.4.2 應急物流系統的概念和特點 228
10.4.3 應急物流管理機制的設計 230
參考文獻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