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賦能教育——原理與實踐

蘇福根 等

  • 出版商: 電子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10-01
  • 售價: $359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24
  • ISBN: 7121512467
  • ISBN-13: 9787121512469
  • 相關分類: ChatGPT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商品描述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聚焦於技術如何重塑教學方式、學習路徑、家庭教育、學校生態與教育治理,全面剖析了AIGC對教育體系的深遠影響。本書既關註教師在人工智能輔助下如何重構專業能力,也探討學生如何發展AI時代必備的學習力與判斷力,同時指出家庭在數字時代育人的新定位與挑戰。此外,書中還深入分析學校應如何實現從封閉系統向開放協同教育生態的轉型,以及政府如何通過前瞻性治理促進教育公平與創新。無論你是奮戰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關註子女成長的家長、探索未來職業路徑的學生,還是致力於教育改革的政策制定者和科技從業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啟發與方向。這是一本面向未來的教育讀本,也是一本為當下每一位身處教育變革中的人撰寫的實用指南。

目錄大綱

第1章 生成式AI的技術演進與教育 001
1.1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從技術演進到AIGC全景 002
1.1.1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之路 002
1.1.2 打破教育壁壘:創新平臺如何創造全球學習新機遇 004
1.1.3 什麼是AIGC 005
1.1.4 解鎖生成式AI的關鍵特征 008
1.2 AIGC賦能教育:變革、機遇與人才重塑 009
1.2.1 從計算器到生成式AI:教育技術的變革與賦能 009
1.2.2 從流水線到創新工坊:AIGC時代的教育重構與創造力覺醒 010
1.2.3 AIGC時代下人才的重新定義 012
1.2.4 AIGC時代如何培養提出好問題的能力 013
1.3 生成式AI如何影響各級各類教育 016
1.3.1 生成式AI如何賦能高等教育 016
1.3.2 生成式AI如何重塑中等教育 018
1.3.3 生成式AI如何變革初等教育 019
1.3.4 生成式AI如何驅動職業教育 021
第2章 AIGC賦能下的課程建設、評估與生態 023
2.1 AIGC重塑課程版圖 024
2.1.1 人人皆可編程:來自8歲女孩對平臺開發的啟示 024
2.1.2 異曲同工:從海灘童夢到設計流程之變 025
2.1.3 當數學邂逅生成式AI:從學習困境突圍到研究新境開拓 027
2.1.4 生成式AI:跨學科創新的新引擎 028
2.2 標準與評估的重構 030
2.2.1 AIGC推動教育目標、內容、方式與評價的全面轉型 030
2.2.2 AIGC的質量評估——ARC框架 033
2.2.3 生成式AI賦能教育的CARE法則 034
2.3 AIGC生態共築 036
2.3.1 構建良好教育生態的必要性與協同治理策略 036
2.3.2 多方協作共建AIGC教育生態 039
第3章 AIGC時代的挑戰與治理 041
3.1 挑戰與應對 042
3.1.1 AIGC重塑課堂形式 042
3.1.2 AIGC便利與依賴之辯 043
3.1.3 警惕AIGC時代下的“外包” 047
3.2 倫理與社會 049
3.2.1 崗位重塑與未來機遇 049
3.2.2 從ELIZA到生成式AI心理陪伴者 050
3.2.3 AIGC倫理:教育新使命與責任 052
3.2.4 無界學園模式能否打破傳統教育的桎梏 054
3.3 監管與治理 055
3.3.1 隱私與安全陷阱 055
3.3.2 學術誠信的挑戰 057
3.3.3 教育領域知識產權面臨新考驗 058
3.3.4 政策、法規與跨國合作的挑戰與機遇 059
?
第4章 AIGC時代的教師能力重建 061
4.1 課前準備:AIGC如何助力教師“減負增效” 062
4.1.1 自動生成教案與課件 062
4.1.2 教學內容的個性化定制與重組 063
4.1.3 教學活動與課堂任務的創意輔助 064
4.1.4 多模態教學資源一鍵生成 066
4.2 課中教學:AIGC如何重構師生互動與課堂形態 067
4.2.1 教學過程中實時生成輔助教學內容 067
4.2.2 教師與學生共用AIGC提升課堂參與度 068
4.2.3 AI輔助教學即時反饋與教學節奏的動態調節 069
4.2.4 多人協同學習中的AI夥伴角色 070
4.3 課後延伸:AIGC如何優化課後輔導與作業反饋 072
4.3.1 作業自動批改與生成個性化點評 072
4.3.2 學習數據智能分析與學生畫像生成 073
4.3.3 面向學生個體差異的精準輔導建議 075
4.3.4 生成拓展學習資源與個性成長建議 076
4.4 面向學生的深度賦能: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用好AIGC 077
4.4.1 引導學生進行提示詞設計與任務描述優化 078
4.4.2 教師設計的“AI+人”協作任務示範 079
4.4.3 AIGC的批判性閱讀與二次創作指導 081
4.4.4 防範AI濫用與學術不端的教學策略 082
4.5 教師專業發展:AIGC時代的教師成長新路徑 084
4.5.1 教師個人學習路徑設計與自我疊代 085
4.5.2 教師AI素養的構建與同伴互助 086
4.5.3 教師在AIGC時代下的再定義與價值堅守 088
4.6 AIGC賦能教師的綜合管理工作 089
4.6.1 家校溝通文案、通知、總結等一鍵生成 090
4.6.2 教師評價與發展檔案的輔助撰寫 091
4.6.3 班級活動、活動策劃與文案自動化支持 093
4.6.4 教學數據整合與AI生成報告支持教學決策 094
4.7 支持學生心理健康:AIGC在心理陪伴與情緒幹預中的角色 096
4.7.1 AI共情對話與日常情緒疏導 096
4.7.2 教師借助AIGC識別學生心理預警信號 098
4.7.3 AI生成情緒調節活動與心理關懷活動內容 099
4.7.4 教師與AI共同打造“有溫度的數字陪伴” 101
4.8 職業生涯指導:AIGC如何輔助教師開展職業發展教育 103
4.8.1 基於學生畫像生成個性化升學與擇業建議 103
4.8.2 AI協助設計職業探索任務與訪談活動 104
4.8.3 教師與AI共同完成生涯測評結果分析 106
4.8.4 AI輔助撰寫推薦信、簡歷和模擬面試問答 107
4.9 小結 109
第5章 學生視角:生成式AI如何重塑學習生態 111
5.1 基礎教育階段——興趣激發與能力啟蒙 112
5.1.1 個性化學習路徑的構建 112
5.1.2 互動性與趣味性提升 113
5.1.3 學習行為的智能反饋 115
5.2 職業教育階段——技能訓練與就業適應 117
5.2.1 場景化實訓與低成本模擬 117
5.2.2 職業能力精準匹配 119
5.2.3 學習內容的更新與模塊化 121
5.3 高等教育階段——科研創新與批判性思維 123
5.3.1 學術研究的輔助與加速 123
5.3.2 跨學科整合與知識創新 124
5.3.3 高階思維與元認知訓練 125
5.4 小結 126
第6章 AIGC時代的家庭教育重構 128
6.1 理解與轉型:家長如何適應AIGC時代 129
6.1.1 家長與AIGC的“第一次相遇”:從焦慮到接納 129
6.1.2 AIGC時代家長的認知升級:從“技術小白”到孩子的AI向導 130
6.1.3 家庭教育中的角色重塑:從“看護者”到“學習夥伴” 132
6.2 實踐與賦能:家長如何參與和支持孩子的AI學習之路 134
6.2.1 作業輔導與難點講解:家長與AI的共學共育 134
6.2.2 激發閱讀與寫作興趣:讓AI成為親子共讀共寫的橋梁 135
6.2.3 制定學習計劃與檢測:AI成為家庭學習的“規劃師”與
“分析師” 136
6.3 AI家庭學習場景的擴展:交互式、遊戲化、探索式 138
6.3.1 交互式學習:讓知識“活”起來 138
6.3.2 遊戲化學習:讓學習像“玩遊戲”一樣快樂 139
6.3.3 探索式學習:將世界搬進孩子的學習場景中 141
6.4 構建面向未來的家庭教育生態 143
6.4.1 學習環境升級: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教育空間 143
6.4.2 人物角色重塑:家庭中的“教育共創者”時代 145
6.4.3 制定使用準則:規則讓生態有序,情感使生態溫暖 146
6.4.4 共生融合疊代:邁向共創的家庭教育新圖景 147
6.5 協同與未來:家庭如何與學校、社會共同托舉孩子成長 149
6.5.1 家校協同:AIGC時代的共育共治新格局 149
6.5.2 心理陪伴與家庭溫度:AI時代的情感支持策略 151
6.5.3 面向未來的成長支持:職業規劃與終身學習的家庭責任 154
6.6 小結 157
第7章 學校視角:機遇與實踐 159
7.1 學校加強生成式AI的布局 160
7.1.1 生成式AI在學校管理和服務中的布局 160
7.1.2 生成式AI在教學和評價中的布局 161
7.1.3 生成式AI在科研中的布局 161
7.1.4 生成式AI在專業設置中的布局 162
7.1.5 生成式AI在合作交流中的布局 162
7.2 學校教育中生成式AI的應用 163
7.2.1 生成式AI在校園服務方面的應用 163
7.2.2 生成式AI在決策管理方面的應用 165
7.2.3 生成式AI在課堂管理方面的應用 165
7.2.4 生成式AI在教學方面的應用 168
7.3 面對生成式AI的校園策略 170
7.3.1 積極擁抱變革 170
7.3.2 安全第一 171
7.3.3 減輕負面影響 171
7.3.4 平衡監督和創新 173
附錄A DeepSeek原理與實踐快速入門 174
A.1 DeepSeek的原理解析 174
A.1.1 DeepSeek:崛起的AI新星 174
A.1.2 大模型思考的快與慢 176
A.1.3 大模型三大法寶:提示詞、微調與RAG 178
A.2 DeepSeek使用原則 180
A.2.1 正確打開DeepSeek的三種模式 180
A.2.2 DeepSeek使用中的四大誤區 182
A.2.3 隨機應變的小技巧 184
A.3 教育領域的提示詞工程 186
A.3.1 提示詞優化的九大策略 186
A.3.2 提示詞編寫模板 194
附錄B 政府視角:如何利用生成式AI賦能教育治理與服務 197
B.1 政策分析八步法 197
B.2 生成式AI賦能政策分析流程 198
B.3 生成式AI賦能政策分析升維 199
B.4 政府如何利用生成式AI賦能教育治理與服務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