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投融資指導手冊
楊之曙、遲永勝 等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作者簡介
目錄大綱
目 錄
第一篇 “碳達峰碳中和”全球視野
第一章 全球氣候變化、碳中和能源技術與經濟變革 / 3
一、全球氣候變化概況 / 3
二、全球碳循環視角下的碳中和 / 5
三、碳中和帶來的能源技術與經濟社會變革 / 7
第二章 氣候變化治理的科學基礎及演進邏輯 / 11
一、氣候變化的科學基礎 / 11
二、氣候變化國際治理與合作的分析框架 / 15
三、碳中和目標下國際氣候治理面臨的新挑戰 / 16
第三章 碳中和經濟學理論與政策效用分析 / 20
一、氣候變化與經濟學 / 20
二、碳中和與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關系 / 23
三、碳中和的政策工具與分析 / 25
本篇總結 / 36
第二篇 “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路徑
第四章 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氣候投融資政策 / 39
一、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歷程、政策與未來 / 39
二、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挑戰 / 41
三、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施路徑 / 44
四、相關重點領域行業、地方轉型和企業實踐 / 52
五、新時期投資布局“碳達峰碳中和”的策略 / 56
第五章 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制度體系建設與法治保障 / 59
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及其實現的法治保障 / 59
二、“碳達峰碳中和”制度發展的立法維度與司法維度 / 65
三、碳交易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 69
四、碳金融制度的創新與發展 / 76
本篇總結 / 81
第三篇 碳市場的建設與發展
第六章 碳市場要點解析 / 85
一、碳排放配額簡介 / 85
二、國際主要碳市場概述 / 87
三、中國碳市場概述 / 88
四、中國配額分配和管理制度 / 92
五、中國碳市場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機遇 / 93
第七章 國際碳交易參與路徑與機會 / 95
一、國際碳市場分類與強制碳市場 / 95
二、國際配額市場參與路徑 / 96
三、自願減排量市場介紹 / 97
四、國際自願減排量市場的參與路徑 / 99
五、國際碳市場項目和技術發展趨勢 / 100
第八章 跨境碳市場與金融科技應用 / 102
一、跨境碳市場的聯通與協調 / 102
二、金融科技在碳市場的應用 / 104
第九章 碳市場核算與投融資 / 107
一、碳排放核算概論及實踐 / 107
二、碳減排量市場的投資策略 / 117
三、碳金融市場融資工具與產品 / 122
本篇總結 / 127
第四篇 碳資產管理理論與實踐
第十章 產品碳足跡管理 / 131
一、產品碳足跡概況 / 131
二、碳足跡評價開展流程 / 135
三、ISO 14067標準解讀和計算 / 138
第十一章 CCER項目開發體系與實踐 / 149
一、CCER項目開發體系 / 149
二、CCER項目開發的邏輯過程 / 152
三、CCER項目開發的工具 / 156
四、CCER項目開發實踐 / 158
第十二章 企業碳資信評價體系及應用 / 162
一、企業碳資信評價思路 / 162
二、企業碳資信評價體系 / 167
三、企業碳資信評價案例分析 / 169
第十三章 碳管理體系建設 / 172
一、碳管理體系背景和環境 / 172
二、碳管理體系總體架構 / 174
三、企業內部碳定價 / 178
四、碳資產定價 / 180
五、碳管理體系數字化 / 183
六、碳管理體系與地方經濟發展 / 185
本篇總結 / 186
第五篇 碳中和產業投融資體系
第十四章 碳中和融資及國際資金利用 / 191
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碳中和融資 / 191
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帶來的項目機遇 / 192
三、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融資工具和模式 / 197
四、碳中和項目典型案例 / 203
第十五章 碳中和產業投資解析 / 205
一、碳中和產業投資的政策體系 / 205
二、碳中和產業投資的技術體系 / 210
三、碳中和產業投資的培育體系 / 214
四、碳中和產業投資方向的選擇分析 / 215
五、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 / 224
本篇總結 / 228
第六篇 碳中和投融資典型案例
案例一:新疆智能分布式光伏用能自洽系統研究探索——新疆交投集團 / 231
案例二:綠色債券承銷發行——天風證券 / 236
案例三:綠色金融服務平臺賦能碳資信與評價——啟潤零碳數科 / 245
案例四:綜合能源行業節能與降碳實踐——金房能源集團 / 251
案例五:能碳管理綜合實踐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運營——中紅普林 / 257
案例六:智慧能碳打造低碳智能工廠——廣州南網能源綜合利用公司 / 261
本篇總結 / 267
附錄 /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