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教學

唐瀟風

  • 出版商: 清華大學
  • 出版日期: 2025-06-01
  • 售價: $270
  • 語言: 簡體中文
  • ISBN: 7302696942
  • ISBN-13: 9787302696940
  • 相關分類: 其他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 主動學習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教學-preview-1
  • 主動學習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教學-preview-2
  • 主動學習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教學-preview-3
主動學習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教學-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介紹了工程倫理課程的設計原則和方法,並通過大量課堂活動和教學案例的分享,協助教師在倫理學概念和分析方法、工程倫理的職業屬性、基於工程活動的“倫理實踐”等領域規劃和開展教學。

作者簡介

唐瀟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工程倫理和國際工程教育。曾任美國工程教育協會工程倫理分會主席,英文專著China, Engineering, and Ethics: A Sketch of the Landscape (斯普林格出版社)主編,Routledge《國際工程教育研究手冊》副主編。

目錄大綱

目錄

上篇:工程倫理教學設計

第 1章課程學習目標 

引言:“大石頭”理論  2 

1.1 什麼是課程學習目標  2 

1.2 課程學習目標的確立和表述  3 

1.2.1 少而精  3 

1.2.2 目標的表述應包含動詞  4 

1.2.3 可測量  5 

1.3 兼顧教學組織和學生特點  5 

1.4 工程倫理課程學習目標舉例分析  7 

1.4.1 清華大學本科通識選修課“工程倫理”的課程學習目標  7 

1.4.2 俄亥俄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生職業發展”課程“倫理領導力”模塊的課程學習目標  9 

1.5 工程倫理教育的長期目標  9 

1.5.1 倫理觸覺  10 

1.5.2 倫理想象力  10 

1.5.3 倫理決斷力  12 

1.5.4 倫理定力  13 

1.6 小結  15

參考文獻  15 

知識鏈接 1-1 工程倫理課程學習目標分類舉例  17

第2章教學活動 

引言:“課件沒法復習”  18 

2.1 課堂討論  19 

2.1.1 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  19 

2.1.2 挑戰 1:冷場  21 

2.1.3 挑戰 2:課堂的節奏  23 

2.1.4 挑戰 3:學習的深度  24 

2.1.5 挑戰 4:控制的讓渡  24 

2.2 案例教學  26 

2.2.1 案例教學目標  26 

2.2.2 考慮教學對象  28 

2.2.3 考慮教學的形式和條件  30 

2.3 課堂練習  33 

2.3.1 練中學  33 

2.3.2 動中學  33 

2.4 小結  34

參考文獻  35

第3章學習評價 

引言:拒絕“卷”字數  36 

3.1 什麼是學習評價 37 

3.1.1 評價的構成:評價目標、呈現方式和解釋標準  37 

3.1.2 評價的原則  38 

3.1.3 適合工程倫理的學習評價工具——評分量規  40 

3.2 “工程倫理”學習評價舉例分析  41 

3.2.1 學習檔案袋  42 

3.2.2 課程項目  43 

3.2.3 出勤和課堂參與  45 

3.3 其他學習評價的方法和資源  45 

3.4 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工程倫理學習評價  46 

3.5 小結  48

參考文獻  48

知識鏈接 3-1 學習檔案袋(portfolio)作業說明  49

知識鏈接 3-2 課程項目作業說明  52

知識鏈接 3-3 VALUE Ethical Reasoning Rubrics  54

知識鏈接 3-4 個人反思作業說明  56

知識鏈接 3-5 工程倫理對談作業說明  56

中篇:探究工程的倫理

第4章倫理分析 

引言:生命的估價 60 

4.1 倫理學與工程倫理教學 61 

4.2 生活中的倫理問題和價值觀沖突  63 

4.3 基本的倫理立場  65 

4.3.1 基於規則的倫理立場  66 

4.3.2 基於結果的倫理立場  69 

4.3.3 基於品格的倫理立場  71 

4.3.4 綜合多種立場分析倫理問題  73 

4.4 運用倫理推理方法進行案例分析  75 

4.5 小結  79

參考文獻  80

知識鏈接 4-1 “關於‘我’的備忘錄”  81 

第5章工程職業 

引言:工程師之戒  83 

5.1 職業和職業倫理  84 

5.2 工程師的職業組織和工程倫理守則  87 

5.3 工程倫理問題的特點  90 

5.3.1 跨學科、非良構的復合型問題  90 

5.3.2 影響大、波及廣  91 

5.3.3 路徑依賴  92 

5.4 工程師對職業共同體的倫理責任  93 

5.4.1 工程師的公眾形象  93 

5.4.2 工程職業共同體的多元、平等和包容  94 

5.4.3 服務職業共同體  95 

5.5 小結  96

參考文獻  96

第6章工程的環境 

引言:公眾對工程的態度:兩個片段  99 

6.1 工程的組織環境  100 

6.2 工程的社會環境  104 

6.2.1 守護公眾利益底線  104 

6.2.2 聽取公眾意見  105 

6.2.3 謀求共識  106 

6.2.4 引導公眾認識 107 

6.3 工程的生態環境 108 

6.4 工程與可持續發展 109 

6.5 小結 111

參考文獻 111 

下篇:助力倫理的工程

第7章設計倫理 

引言:Tide Pods設計團隊的成就與疏忽 114 

7.1 設計與價值觀 115 

7.1.1 設計是實踐倫理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115 

7.1.2 “價值中立”vs“固有價值” 117 

7.2 價值觀驅動的設計 118 

7.2.1 通用性設計 118 

7.2.2 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 120 

7.2.3 可持續設計 123 

7.3 小結 124

參考文獻 124

第8章跨越疆域

引言:慈善廚房的訪談 126 

8.1 跨越疆域的責任 127 

8.1.1 工程服務的需求 127 

8.1.2 工程師的行動 128 

8.2 跨域的挑戰 131 

8.3 小結 134

參考文獻 134

第9章倫理領導力

引言:倫理領導力教學的兩次嘗試 136 

9.1 開展倫理領導力教學的動機 137 

9.2 倫理領導力的定義和作用 138 

9.2.1 什麼是倫理領導力 138 

9.2.2 倫理領導力的作用 139 

9.3 工程職業共同體中的倫理領導力 140 

9.4 倫理領導力的教學 141 

9.4.1 工程倫理守則撰寫 142 

9.4.2 倫理領導力案例寫作 142 

9.4.3 寫作領導力宣言 143 

9.5 小結 143

參考文獻 143

後記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