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網絡負載均衡技術與實踐

張鋒輝、彭濤、姜琳、梁愛義、陳格非、杜傑、陳都

  • 雲網絡負載均衡技術與實踐-preview-1
  • 雲網絡負載均衡技術與實踐-preview-2
  • 雲網絡負載均衡技術與實踐-preview-3
雲網絡負載均衡技術與實踐-preview-1

商品描述

"本書全面介紹了雲網絡負載均衡技術的通用原理、架構和關鍵技術,並附有實際使用案例,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和應用這一技術。 全書共分為6章。第1章介紹網絡負載均衡和雲網絡負載均衡的概念、作用及其分類,並列舉了雲網絡負載均衡的典型應用場景,以及在雲原生網絡環境中的應用。第2章闡述雲網絡負載均衡系統的架構和主要功能,包括系統整體框架、集群架構、支持多租戶的網絡虛擬化,以及訪問負載均衡時的常見數據流工作模式。第3章講解了雲網絡負載均衡控制器的架構和技術,涵蓋了控制器的核心技術、集群管理和容災的實現,以及控制器的性能優化措施。第4、5章主要介紹雲網絡4層負載均衡和7層負載均衡的演進歷程、關鍵工作機制、功能實現方式,以及一些前沿熱點技術。第6章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介紹雲網絡負載均衡的使用與壓力測試,旨在幫助讀者掌握在雲環境中有效地使用負載均衡產品。 本書適合雲計算領域的技術人員、架構師、開發者和運維人員閱讀,也適合希望學習雲計算相關技術的高校學生使用。 "

作者簡介

張鋒輝,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畢業,擁有14年網絡和雲計算網絡開發領域的從業經驗,曾在阿裏雲網絡產品和螞蟻金服統一接入層工作了多年,參與了多項雲負載均衡技術的研發工作;當前就職於百度智能雲,負責百度智能雲虛擬網絡和負載均衡網關架構設計與演進研發,對高性能網關和彈性網關NFV設計、網關穩定性和診斷、DPU智能網卡管理等方向具有豐富的技術規劃和管理經驗。

目錄大綱

目錄

第1章網絡負載均衡簡介

1.1網絡負載均衡概述

1.2網絡負載均衡分類

1.2.1按網絡層次劃分

1.2.2按應用的地理結構劃分

1.2.3按實現載體劃分

1.3雲網絡負載均衡

1.3.1雲網絡負載均衡的概念

1.3.2雲網絡4層負載均衡和7層負載均衡

1.4雲網絡負載均衡的典型應用場景

1.5雲原生網絡中的負載均衡

1.5.1Service負載均衡

1.5.2Ingress負載均衡

第2章雲網絡負載均衡系統架構與功能

2.1負載均衡整體框架

2.1.1整體架構概述

2.1.2SDN架構的控制器系統

2.1.34層+7層集群轉發系統

2.2負載均衡集群架構

2.2.1物理網絡與集群拓撲

2.2.2服務器大集群架構

2.2.3服務器分集群架構

2.3網絡虛擬化架構

2.3.1支撐多租戶的網絡虛擬化原理

2.3.2網絡虛擬化後分集群架構

2.4訪問負載均衡數據流處理

2.4.1訪問公網4層負載均衡數據流處理

2.4.2訪問內網4層負載均衡數據流處理

2.4.3跨地域訪問4層負載均衡數據流處理

2.4.4健康檢查數據流處理

2.5負載均衡功能特性

第3章雲網絡負載均衡控制器原理

3.1負載均衡控制器概述

3.1.1雲網絡控制器發展簡介

3.1.2負載均衡控制器架構

3.1.3負載均衡控制器發展階段與展望

3.2負載均衡控制器核心技術

3.2.1控制器北向技術

3.2.2控制器南向技術

3.2.3控制器流量采集技術

3.3負載均衡控制器集群管理功能

3.3.1服務器分集群管理模型

3.3.2服務器分集群運維

3.3.3服務器分集群的價值

3.4負載均衡控制器性能優化

3.4.1控制器性能優化概述

3.4.2控制器變配模型

3.4.3控制器性能挑戰

3.4.4控制器性能優化

第4章雲網絡4層負載均衡關鍵技術原理

4.14層負載均衡技術演進

4.1.1LVS內核態軟件負載均衡

4.1.2基於DPDK框架的用戶態軟件負載均衡

4.1.3軟硬件融合的軟件負載均衡

4.1.4NFV彈性能力軟件負載均衡

4.2與轉發相關的關鍵機制

4.2.1數據報文轉發處理

4.2.2健康檢查

4.2.3調度算法

4.2.4集群內Session同步

4.2.5主備服務器組

4.2.6網絡流量抓包

4.3安全與訪問控制

4.3.1SYN代理防護

4.3.2ACL和SG

4.3.3限速限流機制

4.4負載均衡容器化

4.4.1網關低資源占用的需求

4.4.2負載均衡容器化設計

4.4.3負載均衡容器化關鍵配置

4.5負載均衡軟硬件結合技術

4.5.1軟硬件結合技術的必要性

4.5.2軟硬件結合Offload技術概述

4.5.3負載均衡轉發Offload技術

第5章雲網絡7層負載均衡關鍵技術原理

5.17層負載均衡技術演進

5.1.17層負載均衡技術的發展歷程

5.1.27層負載均衡技術的關鍵特性

5.1.3Nginx軟件負載均衡概述

5.2變配和轉發相關的關鍵機制

5.2.1配置的熱加載

5.2.2配置的熱更新

5.2.3後端服務器熱更新

5.37層負載均衡VPC轉發技術

5.3.17層負載均衡VPC技術概述

5.3.27層負載均衡VPC關鍵技術

5.4訪問日誌服務

5.4.1訪問日誌實現原理

5.4.2訪問日誌推送服務架構

5.5國產密碼算法負載均衡

5.5.1國產密碼算法標準簡介

5.5.2國產密碼算法協議

5.5.3國產密碼算法負載均衡系統

5.6硬件加速SSL與加速集群

5.6.1SSL/TLS的性能問題

5.6.2SSL硬件加速器解決方案

5.6.3Keyserver加速卡集群

5.7基於QUIC的HTTP/3負載均衡

5.7.1QUIC和HTTP/3協議概述

5.7.2HTTP/3協議關鍵特性

5.7.3HTTP/3協議7層負載均衡

第6章雲網絡負載均衡使用實踐

6.1負載均衡實踐

6.1.1負載均衡使用概述

6.1.2負載均衡使用實踐

6.2負載均衡雲監控實踐

6.2.1負載均衡雲監控概述

6.2.2負載均衡雲監控實踐

6.3負載均衡OpenAPI實踐

6.3.1負載均衡OpenAPI概述

6.3.2負載均衡OpenAPI使用實踐

6.4負載均衡SDK實踐

6.4.1負載均衡SDK概述

6.4.2負載均衡SDK使用實踐

6.5負載均衡與雲原生服務自動部署實踐

6.5.1負載均衡與雲原生服務自動部署概述

6.5.2負載均衡與雲原生服務自動部署實踐

6.6負載均衡性能壓力測試實踐

6.6.1負載均衡壓力測試概述

6.6.2負載均衡壓力測試實踐

最後瀏覽商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