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高考數學應試策略

  • 蛻變:高考數學應試策略-preview-1
  • 蛻變:高考數學應試策略-preview-2
  • 蛻變:高考數學應試策略-preview-3
蛻變:高考數學應試策略-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在新高考“19題模式”重構“數學戰場”的關鍵時期,本書作者基於12年一線教學經驗,直擊新高考改革核心,為高中生打造了一套區別於傳統題海戰術的數學提分系統,並且首次公開“人工智能時代高考數學”的破局法則。 全書分為四大模塊:第一,揭示高中常見的學習誤區,掃清高考數學提分的**障礙;第二,提出“教輔黃金組合清單”,精準匹配不同階段的提分需求;第三,獨創“動態分段得分地圖”,為各分數段規劃高效提升路徑;第四,設計“400天系統備考規則”,將備考進程量化為作戰進度條,幫助考生掌握節奏,提升刷題效率,實現成績躍遷。 本書既可作為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指南,又可作為家長與教師的參考用書。它不僅提供了高考數學的提分方案,更重構了學習認知邏輯,並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高中生們總結了寶貴的人生建議。 "

作者簡介

何帥,男,全國高考數學閱卷組成員,資深高中數學教師。武漢大學理論數學專業碩士,歐洲理工學院(Epitech)碩士交換生。知乎2023年度教育領域百大新知答主,在知乎、Bilibili等互聯網媒體長期發布高中教育領域相關文章,擁有超130萬粉絲。高考數學領域暢銷書作者,《高考必刷題》系列叢書編者,2021年出版的《應試數學:命題人想考什麼》獲得豆瓣讀書9.2分、微信讀書9.1分的超高評分。

目錄大綱

目 錄

  1章

高分雷區:這些誤區是你提分的最大阻礙

1.1 線性學習觀:數學想要得高分,應該先學知識還是先刷題 002

1.1.1 “穩紮穩打”陷阱:為什麼越復習越不會做題 002

1.1.2 差生的共性 003

1.1.3 線性學習觀謬誤 004

1.1.4 數學學習中的線性學習觀:先學知識點再做題 005

1.1.5 跳讀:打破線性學習觀 007

1.1.6 雷軍的學習心法 007

1.2 完美主義的拖延癥:不要等待“萬事俱備”的黃金時間點 009

1.2.1 一個99%的同學都會犯的錯誤:拖延vs.現在就做 009

1.2.2 前車之鑒:高三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010

1.2.3 過度熱身:永遠在準備 012

1.2.4 投機主義:等待黃金窗口期 014

1.3 一輪魔咒:復讀學校最不想讓應屆生知道的秘密 016

1.3.1 一份數據:三成高考復讀生 016

1.3.2 警惕校內安排的結構性缺陷 018

1.3.3 刷題和學習知識之間沒有必然順序 021

1.3.4 一個誤區:盲目刷題 021

1.4 中等生陷阱:別讓教育制度的缺陷成為你的玻璃天花板 023

1.4.1 從學校的績效指標談起 023

1.4.2 一個真實故事 024

1.4.3 老師的教學重點在於“壓線生” 025

1.4.4 特殊案例需要特殊經驗 026

1.4.5 破局之道:從知識到體系 027

1.5 同儕對比:競爭意識會損害你的競爭力 030

1.5.1 競爭的陷阱:為什麼盯著對手會讓你輸掉比賽 030

1.5.2 競爭意識損害競爭力 031

1.5.3 關註自己的目標及挑戰 032

1.6 名校信息差:如何拉平你和“教育發達地區”的資源差距 034

1.6.1 慢半拍的學校 034

1.6.2 一段歷史:傳奇學校 035

1.6.3 大學裏的旁聽生 037

1.6.4 高考:信息網絡中的關鍵節點 039

1.7 自學幻覺:學校進度和難度不適合我,自學效率會更高嗎? 042

1.7.1 厭學危機:課堂失焦下的自學幻想 042

1.7.2 自學與輟學 043

1.7.3 自學的三個前置問題 045

1.7.4 為什麼成績越差的同學,自學效果越差 046

1.7.5 怎麼辦:從半自學開始 048

  2章 教輔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 課前預習,我為什麼推薦你使用人教B版教材 052

2.1.1 人教B版的教材更適合預習 052

2.1.2 結構框架的差異 053

2.1.3 知識點講解的差異 055

2.1.4 教材例題的差異 058

2.1.5 課後習題的差異 061

2.2 高考真題:在新高考改革的時代,老高考真題是否還有用 066

2.3 模考試卷:哪些地區的調研卷和名校聯考卷曾一字不差押中

   當年真題 072

2.3.1 一個例子 072

2.3.2 三種解釋 073

2.3.3 另一個故事 074

2.3.4 更多案例 077

2.3.5 結論 079

2.4 避坑三原則:如何避開垃圾教輔 080

2.4.1 買教輔先看答案 080

2.4.2 看正文先看題目來源 081

2.4.3 切勿“小題大做” 083

2.4.4 總結 084

2.5 小題滿分:想要專練小題,如何挑選教輔 085

2.5.1 小題為何重要? 085

2.5.2 更少的時間,更多的分數 086

2.5.3 總結:利用小題的結構性特點,小題小做 091

2.6 大題特訓:想要專攻大題,如何挑選教輔 093

2.6.1 看目錄:帶著困惑選資料 094

2.6.2 看答案:確保思路有引導 095

2.6.3 看例題:確保有對比 096

2.6.4 兩個額外加分項 099

  3章 從0分到150分:每個階段怎樣做,提分更快

3.1 宏觀分析:從0分到150分,試卷分為哪些部分 104

3.1.1 了解你的得分地圖 104

3.1.2 計算你的提分性價比 105

3.1.3 150分的構成 108

3.1.4 目標90分,你需要做對哪些題 109

3.1.5 目標120分,你需要做對哪些題 110

3.1.6 目標130~150分,你需要做對哪些題 111

3.2 90分以下:數學零基礎,如何迅速掌握基礎概念 113

3.2.1 三類基礎問題 113

3.2.2 從0分到90分:六條訓練策略 115

3.2.3 完成這些訓練,你需要多少時間 121

3.2.4 完成這些訓練後,你能獲得什麼 122

3.3 90~120分:目標211,如何構建系統解題框架 123

3.3.1 目標120分,你需要做對哪些題 123

3.3.2 如何最快提分:利用套卷查漏補缺 124

3.3.3 材料建議:高考真題與典型模擬題 126

3.3.4 限時訓練?不需要 127

3.3.5 整理你的錯題集 128

3.3.6 總結核心考點 130

3.4 120~132分:目標“985”,如何攻克試卷當中的壓軸大題 132

3.4.1 目標130分,你需要做對哪些題 132

3.4.2 大題板塊的命題趨勢 134

3.4.3 新高考當中的新變化 136

3.4.4 舉例:解析幾何的答題邏輯 138

3.4.5 以閱讀範文的態度閱讀數學答案 141

3.5 130~140分:目標“C9”,怎樣用40分鐘把小題做到滿分 142

3.5.1 目標140分,你需要做對哪些題 142

3.5.2 小題特訓的資料選擇 143

3.5.3 訓練策略:先技巧,後功夫 144

3.6 滿分特訓:寫給準清北同學的訓練手冊 146

3.6.1 攻克壓軸題之前 146

3.6.2 第19題並不是你考清北的最大阻礙 148

  4章 最後400天:給你一份系統備考規劃

4.1 起點:高二下學期期末復習 152

4.1.1 高考備考400天 152

4.1.2 逃避型思維和挑戰型思維 153

4.1.3 應屆生和復讀生 155

4.1.4 建議: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之前開始刷題 156

4.2 刷題:讓你的刷題效率高10倍 157

4.2.1 碎片化時間與整塊時間 157

4.2.2 考場思維與訓練思維 159

4.2.3 預估:時間管理法的精髓 160

4.2.4 工具:時間量表 162

4.3 高三上半學期:一輪復習如何鎖定重點目標 163

4.3.1 先查漏,再補缺 163

4.3.2 “理解”和“掌握” 165

4.3.3 四項分級 167

4.3.4 兩點操作提醒 169

4.4 寒假:如何利用你最後可以支配的整塊時間 171

4.4.1 個性化訓練與“大鍋飯” 171

4.4.2 對題目進行再分類 173

4.4.3 太難的題目放棄,太簡單的題目跳過 175

4.5 高三下學期:如何調整模考題帶來的情緒影響 177

4.5.1 頻繁考試,頻繁焦慮 177

4.5.2 試卷分析:哪些題目應該做對 178

4.5.3 三類原因:不該丟分的題為什麼丟分 178

4.5.4 你的所有考場失誤都來自時間錯配 180

4.5.5 進一步的試卷分析:哪些時間不該花 182

4.5.6 更重要的補充 183

4.6 考前30天:如何用模考卷穩定答題節奏,控制考場心態 185

4.6.1 考試題目“三不做” 185

4.6.2 一不做:讀完題後沒有思路的題 186

4.6.3 二不做:越算越復雜的題 187

4.6.4 三不做:感覺自己算錯的題 187

4.6.5 第二輪做題 188

4.6.6 先易後難,先熟後生 189

後記 當我問DeepSeek:給中國高中生最有價值的

1條人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