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如何上好一門課——以“信號與系統”為例

湯全武、張騰

  • 大學教師如何上好一門課——以“信號與系統”為例-preview-1
  • 大學教師如何上好一門課——以“信號與系統”為例-preview-2
  • 大學教師如何上好一門課——以“信號與系統”為例-preview-3
大學教師如何上好一門課——以“信號與系統”為例-preview-1

商品描述

"《大學教師如何上好一門課——以“信號與系統”為例》基於現代教育理念與教學實踐案例的深度融合,從課程教學大綱的制訂,到教學設計與案例的精選;從混合式教學的探索,到課程思政的融入; 從課程與教材的建設,到教學能力與創新的提升;從教學評價與反思的深化,到數智賦能與教育家精神的弘揚,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教學提升體系,為教師們提供了全面的教學支持。特別是通過“信號與系統”這一具體課程的深入剖析,教師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各項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際應用,從而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加以借鑒與創新。 《大學教師如何上好一門課——以“信號與系統”為例》可為高校主管部門制訂教學計劃提供參考,也可為高校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

目錄大綱

目錄

第1章課程教學大綱與實例

1.1制訂教學大綱的基礎

1.1.1教學大綱

1.1.2教育理念

1.1.3OBE理念

1.2信號與系統課程

1.2.1信號與系統課程簡介

1.2.2信號與系統課程的建設歷程

1.2.3信號與系統教材的建設歷程

1.3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大綱

1.3.1教學大綱基本架構

1.3.2基於OBE的信號與系統教學大綱實例

1.4信號與系統實驗課程教學大綱

1.4.1信號與系統實驗課程教學大綱基本架構

1.4.2基於OBE的信號與系統實驗課程教學大綱實例

1.5實踐練習

第2章教學設計與案例

2.1教學模式

2.1.1教學模式概述

2.1.2“5E”教學模式

2.1.3ADDIE教學設計模型

2.1.4對分課堂教學模式

2.1.5BOPPPS教學模式

2.1.6CDIO教學模式

2.1.7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2.2教學策略

2.2.1教學策略概述

2.2.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2.3教學方法

2.3.1教學方法概述

2.3.2大學主要教學方法解析

2.3.3教學模式、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的關系

2.4教學設計

2.4.1教學設計概述

2.4.2教學設計理論基礎

2.4.3教學設計的模式

2.4.4教學設計的學習分析

2.4.5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

2.4.6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策略

2.4.7教學評價的設計

2.5教學設計案例

2.5.1教案

2.5.2基於OBE的課程教學設計原則

2.5.3教學設計模板

2.5.4教學設計實例

2.6實踐練習

第3章混合式教學與案例

3.1混合式教學概述

3.1.1混合式教學概念

3.1.2混合式教學的歷史與發展

3.1.3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分析

3.2混合式教學的基本模式與教學設計

3.2.1混合式教學的典型策略

3.2.2混合式教學的基本模式

3.2.3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原則

3.2.4混合式教學的設計方法

3.2.5混合式教學設計

3.3典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

3.3.1基於OBE的布魯姆教學目標設計課程目標

3.3.2基於布魯姆教學目標的SPOC教學設計

3.3.3基於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

3.3.4基於PBCLCDIO的混合式教學設計

3.4混合式教學設計案例

3.4.1學時分配設計

3.4.2教學內容與安排

3.4.3教學評價與反饋

3.4.4教學方法與手段

3.5實踐練習

第4章課程思政與案例

4.1課程思政概述

4.1.1課程思政概念

4.1.2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重點內容

4.1.3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4.1.4專業類課程思政建設內容

4.1.5課程思政實施原則

4.2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設計

4.2.1課程目標

4.2.2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設計的依據

4.2.3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總體設計

4.2.4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實施過程

4.2.5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教學特色

4.3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4.3.1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

4.3.2信號與系統課程思政教學實例

4.4實踐練習

第5章課程與教材建設

5.1國家級一流課程

5.1.1一流課程建設的原則

5.1.2五類一流課程

5.2國家一流課程評價體系

5.2.1課程評價體系的原則和方法

5.2.2一流本科課程評價量規

5.3國家一流課程評價指標與解讀

5.3.1線下一流課程評審指標與解讀

5.3.2線上線下一流課程評審指標與解讀

5.3.3線上一流課程評審指標與解讀

5.3.4虛擬仿真一流課程評審指標與解讀

5.3.5社會實踐一流課程評審指標與解讀

5.4教材建設

5.4.1教材概述

5.4.2新形態教材

5.5新時代教材建設

5.5.1教材建設的基本原則

5.5.2教材編寫要求

5.5.3教材建設保障機制

5.6全國教材建設獎

5.6.1全國教材建設獎的由來

5.6.2全國教材建設獎分析

5.7實踐練習

第6章教學能力與教學創新

6.1教學能力

6.1.1教學能力概述

6.1.2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

6.1.3高校教師的教學技能

6.2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6.2.1青教賽基本情況

6.2.2青教賽評分標準

6.2.3競賽關鍵點

6.2.4備賽攻略

6.2.5現場模擬教學策略

6.3教學創新

6.3.1教學創新概述

6.3.2高校教師的教學創新思路

6.4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6.4.1教學創新大賽基本情況

6.4.2教學創新大賽實施方案及評分標準

6.4.3教學創新大賽關鍵點

6.4.4備賽攻略

6.5實踐練習

第7章教學評價與教學反思

7.1教學評價

7.1.1教學評價概述

7.1.2如何開展過程性評價

7.1.3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

7.2教學評價量表

7.2.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量表

7.2.2解析型評價量表

7.2.3整體型評價量表

7.2.4一般性和具體任務評價量表

7.2.5分層次可衡量的達成度評價量表

7.2.6團隊合作能力評價量表

7.2.7李克特量表

7.3教學反思

7.3.1教學反思概述

7.3.2教學反思的方法

7.3.3常見反思方式

7.4實踐練習

第8章數智賦能與教育家精神

8.1數智賦能與人工智能

8.1.1數智賦能

8.1.2新質教學

8.1.3人工智能

8.1.4生成式人工智能

8.1.5智慧教育

8.1.6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師

8.2教育家精神

8.2.1教育家精神概述

8.2.2普通教師的教育家精神體現

8.2.3科學思維與創新思維

8.3大語言模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8.3.1DeepSeek大語言模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8.3.2ChatGPT大語言模型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8.4實踐練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