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個人通信系統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David J. Goodman 著、林叔志、王居尉 譯
- 出版商: 全華圖書
- 出版日期: 2000-02-29
- 定價: $480
- 售價: 9.0 折 $432
- 語言: 繁體中文
- ISBN: 9572128418
- ISBN-13: 9789572128411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680$578 -
$2,170$2,062 -
$680$578 -
$650$553 -
$980$833 -
$580$458 -
$920$782 -
$690$587 -
$780$741 -
$760$646 -
$650$553 -
$760$600 -
$580$493 -
$590$466 -
$1,470$1,397 -
$690$538 -
$420$357 -
$720$562 -
$650$553 -
$720$612 -
$640$544 -
$560$476 -
$750$638 -
$560$476 -
$650$507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 內容簡介 本書以系統的觀點檢視了現存的大部份無線個人通信系統,包括屬於高階系統的AMPS、IS-41、NA-TDMA、IS-95、GSM,以及屬於低階系統的CT2、DECT、PHS、PACS等。可窺探個人通信系統的奧妙,亦可暸解電腦網路無線接取的可行方法。適用於五專電子科四、五年級和二專電子科二年級通訊系統之教材。 ■ 目錄 第1章 個人通信是什麼? 1.1 人在個人通信系統的角色1-1 1.2 必要的成份1-3 1.3 在PCS中的S1-5 1.4 兩個電話呼叫1-8 1.4.1 傳統呼叫1-9 1.4.2 行動電話呼叫1-11 1.5 技術挑戰1-21 1.5.1 行動性1-22 1.5.2 大 氣1-22 1.5.3 電 能1-24 1.6 個人通信系統的沿革1-25 1.6.1 細胞式網路1-26 1.6.2 無線副機1-30 1.6.3 行動計算1-31 1.6.4 尋呼(無線叫人)1-32 1.6.5 目前的個人通信1-33 1.7 在本書介紹的系統1-36 1.8 其他的無線通信系統1-38 1.8.1 行動衛星系統1-39 1.8.2 無線區域網路1-40 1.8.3 無線區域迴路1-41 1.8.4 無線數據系統1-41 第2章 個人通信原理 2.1 實際系統的展現2-1 2.2 給人們的資訊服務2-2 2.2.1 電話服務2-2 2.2.2 短訊息服務2-2 2.2.3 語音頻帶數據和傳真2-3 2.2.4 直接數位接取2-4 2.2.5 封閉式使用者群2-5 2.2.6 遙測2-6 2.2.7 無線區域迴路2-6 2.2.8 影像和其他寬頻服務2-6 2.3 優點特性:設計的目標2-7 2.3.1 優點特性的彙整2-7 2.3.2 終端機價格2-9 2.3.3 終端機大小和重量2-9 2.3.4 服務價格2-10 2.3.5 服務範圍2-10 2.3.6 涵蓋區域2-10 2.3.7 漫 遊2-11 2.3.8 使用者介面2-11 2.3.9 通話阻塞2-11 2.3.10 建立時間2-12 2.3.11 傳輸品質2-12 2.3.12 隱密性2-12 2.3.13 行動性2-13 2.3.14 通話中斷2-13 2.3.15 電池壽命2-14 2.3.16 操作模式2-14 2.3.17 基礎架構的價格2-15 2.3.18 細胞半徑2-15 2.3.19 頻譜效率2-16 2.3.20 網路安全2-17 2.3.21 早期部署和適應2-17 2.4 系統操作2-18 2.4.1 使用者資訊轉運2-19 2.4.2 行動性管理2-19 2.4.3 辨識和保密2-20 2.4.4 呼叫管理2-20 2.4.5 無線電資源管理2-21 2.4.6 操作、管理和維護2-25 2.5 學習個人通信系統的骨架2-26 2.5.1 架 構2-27 2.5.2 空氣介面層2-32 2.5.3 無線電傳送2-33 2.5.4 邏輯通道2-36 2.5.5 訊 息2-38 2.5.6 網路操作2-38 2.5.7 狀 態2-39 第3章 類比細胞式AMPS通信系統 3.1 背景和目標3-1 3.2 架 構3-3 3.2.1 網路元件3-3 3.2.2 辨識碼3-4 3.3 無線電傳輸3-7 3.3.1 頻帶和實體通道3-7 3.3.2 輻射功率3-9 3.3.3 類比訊號處理3-10 3.3.4 監視可聽音調和監視音3-12 3.3.5 數位訊號3-14 3.3.6 頻譜效率3-15 3.4 邏輯通道3-16 3.4.1 邏輯通道分類3-18 3.4.2 區塊碼3-18 3.4.3 邏輯通道格式3-20 3.5 訊 息3-27 3.5.1 訊息結構3-29 3.5.2 訊息內容3-32 3.6 AMPS協定彙整3-36 3.7 AMPS終端機執行的任務3-38 3.7.1 啟 始3-39 3.7.2 空 閒3-40 3.7.3 接 取3-41 3.7.4 通 話3-42 3.7.5 電話呼叫的例子3-42 3.8 網路操作3-46 3.8.1 行動管理3-46 3.8.2 認 證3-47 3.8.3 無線電資訊管理3-47 3.9 AMPS狀態3-51 3.9.1 容 量3-51 3.9.2 漫 遊3-54 3.9.3 網路安全3-55 3.9.4 非語音服務3-55 第4章 北美系統間的操作 4.1 背景和目標4-1 4.1.1 在IS-41之前的情況4-2 4.1.2 IS-41的角色4-4 4.1.3 服務和設計的目的4-4 4.2 架 構4-5 4.3 訊 息4-9 4.4 自動漫遊4-10 4.4.1 行動管理4-11 4.4.2 認 證4-13 4.4.3 呼叫管理4-14 4.5 系統間交遞4-18 4.5.1 交遞分類4-20 4.5.3 其他系統間交遞程序4-28 4.6 IS-41的狀態4-29 第5章 基於分時多重接取的北美細胞式系統 5.1 背景和目標5-1 5.2 架 構5-5 5.3 無線電傳送5-8 5.3.1 實體通道5-9 5.3.2 調 變5-10 5.3.3 輻射功率5-12 5.3.4 頻譜效率5-13 5.4 邏輯通道5-14 5.4.1 數位話務通道5-16 5.4.2 數位控制通道5-28 5.5 訊 息5-36 5.5.1 在AMPS邏輯通道的訊息5-36 5.5.2 承載於相關控制通道的訊息5-38 5.5.3 承載於數位控制通道的訊息5-43 5.6 網路操作5-47 5.6.1 認證和隱密性5-48 5.6.2 無線電資源管理:行動台輔助交遞5-52 5.6.3 呼叫管理5-54 5.6.4 行動管理5-56 5.7 NA-TDMA的狀態5-56 第6章 基於分碼多重接取的北美細胞式系統 6.1 背景和目標6-1 6.2 架 構6-3 6.3 無線傳輸6-7 6.3.1 逆向無線電傳輸6-11 6.3.2 順向路由無線電傳送6-18 6.3.3 頻譜效率6-23 6.4 邏輯通道6-28 6.4.1 引導通道6-29 6.4.2 同步通道6-29 6.4.3 尋呼通道6-29 6.4.4 接取通道6-30 6.4.5 CDMA話務通道6-33 6.5 訊 息6-38 6.5.1 訊息結構6-42 6.5.2 認可訊息6-44 6.5.3 訊息內容6-45 6.6 網路操作6-47 6.6.1 無線電資源管理6-47 6.6.2 行動管理6-56 6.6.3 認證和隱密性6-57 6.6.4 操作、管理和維護6-58 6.7 CDMA狀態6-58 第7章 泛歐數位式細胞行動通信系統 7.1 背景和目標7-1 7.2 GSM網路架構7-5 7.3 無線電資源管理7-9 7.3.1 實體通道7-10 7.3.2 GSM位元串(或位元流)7-15 7.3.3 慢跳頻7-17 7.3.4 輻射功率7-20 7.3.5 頻譜效率7-20 7.4 邏輯通道7-21 7.4.1 廣播通道和共通控制通道7-22 7.4.2 單獨運作專用控制通道7-30 7.4.3 話務通道7-31 7.5 訊 息7-36 7.5.1 訊息結構7-37 7.5.2 訊息內容7-39 7.6 網路操作7-50 7.6.1 至GSM終端機的呼叫7-51 7.6.2 基於位置的註冊7-55 7.6.3 行動台輔助交遞7-57 7.7 GSM的狀態7-58 第8章 低階個人通信系統 8.1 無線副機電話第二代8-2 8.1.1 架 構8-3 8.1.2 無線電傳輸8-4 8.1.3 邏輯通道8-5 8.1.4 網路操作8-7 8.2 歐洲數位無線副機電話8-8 8.2.1 架 構8-9 8.2.2 無線電傳輸8-11 8.2.3 邏輯通道8-14 8.2.4 網路操作8-16 8.3 個人手機系統8-20 8.3.1 網路架構8-21 8.3.2 無線電傳輸8-22 8.3.3 邏輯通道8-26 8.3.4 網路操作8-28 8.4 個人接取通信系統8-31 8.4.1 架 構8-32 8.4.2 無線電傳輸8-33 8.4.3 邏輯通道8-36 8.4.4 網路操作8-41 第9章 科學和技術課程 9.1 多重接取9-3 9.2 行動無線電訊號9-7 9.2.1 由於距離的衰減9-8 9.2.2 由於隨機環境效應的慢速衰退9-9 9.2.3 由於終端機移動的蕾萊衰退9-10 9.2.4 由於不同訊號路徑的字符間干擾9-11 9.2.5 技術意涵9-13 9.3 頻譜效率9-14 9.3.1 壓縮效率和重用係數9-15 9.3.2 重用計畫9-17 9.4 通道編碼9-19 9.4.1 區塊碼9-21 9.4.2 迴旋碼9-23 9.5 交錯9-24 9.6 適應性等化器9-26 9.7 線性預測編碼9-28 9.8 CDMA軟性容量9-29 9.9 Walsh Hadamard矩陣9-32 9.10 開放式系統互連9-34 9.11 整體服務數位網路9-38 9.12 訊號系統第七號9-41 附錄 附錄A 中英專用名詞對照附-1 附錄B 個人通信系統符號及縮寫附-15 附錄C 高階系統彙整附-20 附錄D 低階系統彙整附-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