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
VLSI 電路與系統 (Introduction to VLSI Circuits and Systems)$600$540 -
普通物理觀念解題題庫$300$285 -
半導體物理與元件 (Neamen: Semiconductor Physics and Devices: Basic Principles, 4/e)$960$912 -
普通物理觀念解析$580$551 -
三維 TCAD 模擬 CMOS 奈米電子元件 (3D TCAD Simulation for CMOS Nanoeletronic Devices)
$580$580 -
電子材料工程, 3/e$420$378 -
數位系統設計-原理、實務與應用, 5/e (精裝本)$750$675 -
$270FPGA / CPLD 邊練邊學 — 快速入門 Verilog / VHDL, 2/e -
電子學 (基礎理論), 10/e (Floyd: Electronic Devices (Conventional Current Version), 10/e)$700$630 -
電子學 (進階應用), 10/e (Floyd: Electronic Devices (Conventional Current Version), 10/e)$500$45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Callister & Rethwisch: Callister'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10/e)$880$862 -
積體電路製程技術$680$646 -
AI 硬體專屬晶片:最新技術未來創新發展$1,000$850 -
數位邏輯設計, 6/e$400$360 -
圖解電子電路:元件功能構成 × 設計手法 × 實做流程,實現未來科技的電子製作應用實務書$750$638 -
現代電子產品的核心 — 半導體與量子物理原來這麼簡單!$660$521 -
System Verilog 驗證:測試平臺編寫指南, 3/e (SystemVerilog for Verification: A Guide to Learning the Testbench Language Features, 3/e)$588$559 -
數位電路實作與應用 - 最新版(第三版) - 附 MOSME 行動學習一點通:評量$300$270 -
數位晶片設計$520$510 -
晶圓代工與先進封裝產業科技實務$380$361
商品描述
本書特色
本書因循介紹VHDL設計的方法與技巧,主要內容包括: 1.MOS元件特性。 2.基本邏輯電路設計。 3.電路性能評估。 4.電路佈局方法。 5.低功率與可測試性電路介紹。 6.子系統電路介紹。 7.CAD工具使用方法介紹。本書適合大學、科大電子、資工科系「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VLSI概論」等課程或業界相關人士及有興趣之讀者使用。
內容簡介
本書循序漸進介紹VLSI的設計方法與技巧,全書共分為兩個部份,第一部份共八章,其內容包括1.MOS元件特性,2.CMOS的製成技巧,3.MOS的基本電路介紹,4.電路性能分析,5.CMOS電路設計,6.積體電路設計與佈侷方法,7.低功率與可測試性電路設計,8.子電路系統設計;第二部份則是介紹思源科技所開發的佈侷工具Laker並讓讀者熟悉EDAI工具操作,接著就是針對TANNER做介紹,提供讀者可以進行一個設計計劃與學習的機會。本書適合大學、科大電子、資工科系「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VLSI概論」等課程或業界相關人士及有興趣之讀者使用。
目錄大綱
第一部份 VLSI設計原理與系統設計
第一章 VLSI與MOS元件 1-1
1.1 前言 1-2
1.1-1 積體電路的發展 1-2
1.1-2 積體電路製作技術簡介 1-4
1.2 加強型MOS 1-6
1.2-1 nMOS 1-7
1.2-2 pMOS 1-9
1.3 互補式MOS(CMOS) 1-11
1.4 體效應(Body Effect) 1-12
1.5 Latch-Up 1-14
1.6 臨限電壓 1-16
1.7 小結(Summary) 1-16
1.8 習題 1-17
第二 章 CMOS製程技術 2-1
2.1 積體電路基本製程技術 2-2
2.1-1 摻雜技術(dopping) 2-3
2.1.2 氧化技術(oxidation) 2-4
2.1-3 累晶技術(epitaxial) 2-5
2.1-4 蝕刻技術(etching) 2-6
2.1-5 其他相關技術 2-9
2.2 CMOS製程技術 2-9
2.2-1 P型阱CMOS技術 2-10
2.2-2 N型阱CMOS技術 2-14
2.3 設計規則(design rule) 2-15
2.4 良率(yield) 2-20
2.5 小結(Summary) 2-22
2.6 習題 2-23
第 三章 MOS基本電路介紹 3-1
3.1 當開關使用的MOS 3-2
3.2 MOS基本邏輯電路 3-5
3.2-1 反相器(inverter) 3-5
3.2-2 反及閘(NAND gate) 3-8
3.2-3 反或閘(NOR gate) 3-10
3.2-4 複合邏輯電路(Compound logic gate) 3-12
3.2-5 多工器 3-16
3.2-6 記憶單元 3-18
3.3 實際電路考慮的問題 3-19
3.3-1 驅動較大負載的電路 3-20
3.3-2 電子移轉現象(Electromigration) 3-25
3.3-3 接線電容進一步的考慮 3-26
3.4 小結(Summary) 3-27
3.5 習題 3-28
第 四章 電路性能分析 4-1
4.1 電阻估算 4-2
4.1-1 通道電阻(channel resistance) 4-3
4-1.2 非長方形物質的電阻值 4-4
4.2 電容估算 4-5
4.2-1 閘極電容 4-6
4.2-2 擴散層電容 4-7
4.2-3 其他電容 4-9
4.2-4 導線長度的限制 4-12
4.3 延遲時間(delay time) 4-13
4.3-1 上升時間(rise time) 4-16
4.3-2 下降時間(fall time) 4-17
4.3-3 電晶體尺寸大小 4-18
4.3-4 時間延遲的估算 4-19
4.4 直流轉移曲線 4-22
4.4-1 雜訊邊限(noise margin) 4-25
4.5 功率消耗(power dissipation) 4-28
4.5-1 靜態功率消耗 4-29
4.5-2 動態功率消耗 4-31
4.6 CMOS和nMOS的比較 4-33
4.7 小結(Summary) 4-34
4.8 習題 4-35
第五 章 CMOS電路設計 5-1
5.1 邏輯電路設計 5-2
5.1-1 時脈靜態邏輯(clocked static logic) 5-2
5.1-2 動態CMOS邏輯(Dynamic CMOS logic) 5-12
5.1-3 CMOS骨牌邏輯(CMOS domino logic) 5-20
5.1-4 管線式電路(pipeline circuit) 5-24
5.2 設計時考慮的要件 5-25
5.2-1 電晶體的尺寸大小 5-26
5-2.2 邏輯閘的輸入個數 5-27
5.2-3 汲極與源極電容 5-30
5.3 輸出輸入電路結構(I/O PAD structure) 5-32
5.3-1 整體架構 5-33
5.3-2 VDD和VSS PADs 5-35
5.3-3 輸出PAD(output PAD) 5-35
5.3-4 輸入PAD(input PAD) 5-36
5.3-5 三態PAD(tri-state PAD) 5-38
5.3-6 雙向PAD(bidirectional PAD) 5-40
5.4 一些特殊CMOS電路 5-41
5-4.1 虛擬NMOS(Pseudo NMOS) 5-41
5.4-2 傳輸邏輯(Pass transistor logic) 5-43
5.4-3 差分開關邏輯(Differential cascode
voltage switch logic) 5-46
5.5 各種邏輯電路比較 5-49
5.6 小結(Summary) 5-51
5.7 習題 5-51
第六 章 積體電路設計與佈局方法 6-1
6.1 佈局法 6-2
6.2 光罩與條形圖 6-3
6.2-1 從條形圖到佈局圖 6-6
6.2-2 基本邏輯電路佈局圖 6-11
6.2-3 佈局時應注意的問題 6-20
6.3 設計方式 6-25
6.3-1 結構化設計 6-26
6.3-2 閘陣列(gate array)設計 6-28
6.3-3 標準單元(standard cell)設計 6-31
6.3-4 全定製(full custom)設計 6-33
6.3-5 以上三種設計方式的比較 6-34
6.3-6 可程式邏輯陣列(PLA)設計 6-35
6.4 設計者的工具箱 6-41
6.4-1 邏輯層次(logical level) 6-42
6.4-2 開關層次(switch level) 6-42
6.4-3 時序層次(timing level) 6-43
6.4-4 電路層次(circuit level) 6-43
6.4-5 電路圖編輯器(Schematic Editor) 6-44
6.4-6 佈局圖編輯器(Layout Editor) 6-44
6.5 小結(Summary) 6-45
6.6 習題 6-46
第 七章 低功率電路設計與可測試性電路設計 7-1
7.1 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