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台灣

高希均

  • 出版商: 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 2021-09-10
  • 定價: $500
  • 售價: 8.5$425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432
  • ISBN: 9865252481
  • ISBN-13: 9789865252489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商品描述

高希均教授是華人世界倡導且傳播進步觀念的先行者。五十年來,一向以身作則,與時俱進,持續撰書與論著,勤耕不輟。

身為傑出經濟學者和教育家的高教授,在七○年代秉持著「書生報國」的熱切,放下在美國傑出的教職,用關懷社會的心志投身文化出版,接連在1981年發起創辦《天下》雜誌、1982年與王力行創辦「天下文化」、 1986年與王力行、張作錦創辦《遠見》雜誌。其所創立及帶領的「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近四十年來致力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志業,現已成為華人世界深具影響力的集團,積極推廣「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終身學習觀念。

2021年適逢《遠見》雜誌創刊35週年,在全球面臨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的當下,回顧高教授在《天下》雜誌、《遠見》雜誌創立初期撰寫的精闢文章,以及對台灣走向經濟成長、民主提升過程中11位典範人物的回顧,讓讀者一同審視台灣在經濟起飛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問題,讓大家從中一同找回對國家、社會的關懷與初衷,堅持學習、前進不懈的信念,將進步觀念繼續傳播下去。

【專業推薦】

當年高希均的文章〈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叫每個人眼睛為之一亮,腦袋像猛然被鑿開了。高教授警告國人,不能靠政府開支票過日子,羊毛一定出在羊身上。他呼籲政府和社會大眾在觀念和行動上要懂得「付出」和「創新」,才能過渡到一個真正有尊嚴的富裕社會。

他的另一宏文〈決策錯誤比貪汙更可怕〉,等於再給政府一記重拳。而當時的政府雖被人形容為「專權」,倒是有容言的雅量,也有改進的勇氣。中華民國能逐漸走向現代化,發展經濟,增強國力,靠各方面的努力,輿論界是其中的一環。而在媒體上發揮導引作用的學者,高希均教授無疑是先鋒隊中的主力。

—— 張作錦(《聯合報》前總編輯)

值得我們鍥而不捨、持續推動的「進步觀念」

—對人要講究平等的人際關係,不受人情干擾。
—對事要遵守法治的精神,不受特權的影響。
—每人要有是非心、正義感、善盡社會責任。
—每人要有愛國心、責任感、深信自求多福。
—每人要深信一個美好的社會是民主、公平與自由的。

作者簡介

高希均 著

南京出生,一九四九年來台,一九五九年赴美讀書。於一九六四年獲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發展博士後,即任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經濟系(一九六四―一九九八)逾三十年,先後獲得美國傑出教育家、傑出教授獎、威州州長卓越貢獻獎等。

曾任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行政院顧問。一九八○年代在台灣發起創辦《天下雜誌》、《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二○○二年又創辦「小天下」少兒讀物,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財團法人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及《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發行人,持續推動進步觀念之傳播。二○○二年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特別貢獻獎。

二○一三年獲亞洲大學名譽博士;二○一四年獲中興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二○一六年獲頒二等景星勳章。除英文著述外,中文著作在台出版逾二十種,其中三種獲金鼎獎,在大陸出版著作有七種。

目錄大綱

|緣起|從「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到創辦天下、遠見、天下文化 張作錦
|自序|推動進步觀念的初心 高希均

第一部 啟航—八O年代觀念啟航

1 一九八一年《天下》雜誌創刊詞—經濟是我們的命脈
2 一九八六年《遠見》雜誌創刊詞—為什麼要創辦《遠見》?
3 一九八二年「天下文化」起步—撒下一顆學習的種子
4 二OO二年「小天下」的誕生—以少兒優良讀物為「大格局」催生
5 二OO六年《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問世—呼應台灣的需求

第二部 共擁天下—播種「改」與「變」的進步觀念(1981-1986)

1 我們的企業家在哪裡?
2 創造財富才能照顧低所得
3 我們要把什麼留給下一代
4 人力投資與人才利用
5 決策錯誤比貪汙更可怕
6「經濟人」與「社會人」
7「按道理做」—財經決策的基本原則
8 扭轉財經政策的「無力感」
9 放眼看天下—不做「國際經濟文盲」
10 灰燼中出鳳凰—「經濟衰退」的教訓:「盡己所能」
11 市場經濟下的「競賽規則」—美國的例子
12 為什麼決策會錯誤?
13 我們從「日本經驗」中得到什麼?
14 推動進步觀念的絆腳石
15 攀登三座經濟頂峰—自由化、制度化、國際化
16 交棒人全力以赴,接棒人全力衝刺
17 企業形象—良性循環的原動力
18 白天鵝抑醜小鴨?—減少政府與民間的差距
19 不再是保母,不再是公僕—給公務員應有的尊敬
20 如何對抗自私與短視

第三部 共懷遠見—栽植觀念之樹(1986-1989)

1 為下一代子孫的幸福投資
2 不能打折扣的公信力
3 人才是一切的根本=
4 如何贏得國際尊敬
5 三星創辦人李秉喆:寧靜與堅強
6 知識之宮:紐約的公共圖書館
7 前有勁敵,後有追兵—亞洲四小龍飆向二十一世紀
8 二十一世紀是誰的天下?
9 中產階級社會要靠制度運作
10 縮短六十年所得差距—鄧小平需要「台灣經驗」
11 不要強人領導,要強勢領導
12 位高、名重、權大,但影響力小—從美國總統想到台灣領導
13 五種「新夾殺」下的企業危機
14 物價變動值得重視,不值得緊張
15 這是一個貪的時代—它使人心散、心慌、心變

第四部 轉型年代中的關鍵人物

1 蔣經國:深耕台灣的真正的君子
2 孫運璿:台灣第一位工程師性格的政治家
3 李國鼎:一位決策者的高貴靈魂
4 趙耀東:敢想、敢說、敢做
5 郝柏村:使命感.迫切感.責任感
6 王作榮:台灣第一位「政策經濟學家」
7 徐立德:成功不必在己
8 孫震:「書人合一」的君子與學者
9 連戰:改變,才有希望
10 錢復:見證台灣政經風雲年代
11 王建煊:政治是「無私的奉獻」

後記 新冠病毒肆虐下的三篇省思

1 川普主政下,遠離「美國第一」—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的評斷
2 以讀攻毒,以書止輸
3 我們同在一口井裡—在世界失控中的四項覺醒

|附錄| 高希均中文著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