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史 3000 年:從古希臘城邦經濟到華爾街金錢遊戲

陳雨露、楊棟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商品描述

<內容介紹>

從古希臘城邦經濟到華爾街金錢遊戲
Every True History is Financial History!
看三千年來,金融巨輪如何推動歷史進程!
讀懂金融史,就能掌握世界大未來!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民、法國前總理Michel Rocard 連袂推薦
 
《世界金融史3000年》,從金融角度來解讀世界通史,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從西元前六世紀希臘時代優游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並以專業的基礎、獨到的見解來分析當中所發生的重大歷史與金融事件。
 
想要擁有更多錢,這個念頭驅動人改善賺錢的方式,並進而影響歷史發展:
★希臘雅典與斯巴達城邦打仗,需要軍費、糧食而催生海事借貸
★羅馬共和時期的《十二銅表法》確立金融基本概念:財產私有、權責對等。
★北歐海盜撬開封閉的城堡、莊園小農經濟,在各港口進行交易,堪稱全球第一批國際貿易商。
聖殿騎士團因十字軍東征累積財富,利用在歐、亞的據點,向商人提供匯兌,成為另類的金融機構。
★想要賺更多錢驅使商人優化交易方式,荷蘭商人發明:交易所、信託、公司、期貨。
★十八世紀英國,號稱擁有祕魯、墨西哥灣貿易壟斷權的「南海公司」,放出假的利多消息,刺激股價翻升。其他空殼公司起而效尤,卻被南海公司告上法庭,法院為此炮製「泡沫法案」。
★日不落國「萬萬稅」,壟斷食糖貿易,強迫殖民地購買英國商品。北美商人不服從,把英屬東印度公司打算傾銷的茶葉倒進大海,英國出兵封鎖北美港口。北美獨立戰爭爆發!
★洛克斐勒與摩根的龐大事業規模在美國造成壟斷、不公平交易,並藉其財力影響國會議員與政府。此現象引發美國人民長期不滿,1890年國會通過「反托拉斯法」。
★一、二次世界大戰,耗盡歐洲經濟資源,成就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債主。美元逐漸取代英鎊,成為國際貨幣。
★1992年,歐洲12國簽訂「馬斯垂特條約」,歐盟成立,約定成立中央銀行,發行歐元。匯率穩定、市場單一、交易成本低……歐元區逐步成為抗衡美國元的重要經濟體。
★2007~2008年,美國次級房屋貸款危機爆發,引起全球金融市場對結構性金融商品失去信心。美國政府雖斥資收購不良資產,但救市無效,許多百年公司因而倒下。人們將這場衰退稱為「全球金融海嘯」。
讀懂金融史,就能掌握世界大未來!
歷史上的關鍵人事物主導了哪些金融政策,以及金融政策如何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國家的勢力範圍,再促成更多元的金融活動,即是本書所要探討的重點,而人類的文明,就在這些不間斷的循環中,逐漸豐富、綿延。
 
有些看似與金融無關的歷史事件,當作者抽絲剝繭、深入分析後,我們總會驚訝地發現,促進發展、取得致勝的關鍵,甚至導致失敗、覆亡的原因,大多與財力是否雄厚、是否有充足的資金做為後盾息息相關。
 
歷史總是不斷在重演,從17世紀鬱金香泡沫事件、18世紀南海公司泡沫與密西西比泡沫,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到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抽去這些金融事件的時空、背景,我們將發現它們形成的原因、過程與結果高度相似。
 
這些前車之鑑,是否可以遏止下一個金融悲劇的發生?透過解讀這些金融與人類文明密不可分的現象,以及回答金融所造成的災難或繁盛的原因,將有助於我們走出景氣低迷,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陳雨露
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財政金融學院二級教授,美國艾森豪基金高級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傅爾布萊特高級訪問學者。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兼任全國青聯副主席、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榮獲中國首屆教育部全國高校青年教師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主要研究領域為開放經濟下的宏觀金融理論與政策,代表著作包括:《世界是部金融史》、《金錢統治》、《人民幣時代》、《中國金融大趨勢》等。學術成果曾獲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合作)和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安子介國際易優秀著作獎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獎項。
 
 
楊棟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博士、管理學博士後研究。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發展研究基金獲得者。副研究員,有多年金融從業經驗。

<目錄>

【年表】金融史上的第一次 
【楔子】今天是好日子,明天也會是好日子嗎? 
第一章  古希臘羅馬時期——貨幣、貸款萌芽 

經過梭倫改革,雅典在公民間建立了一個紡錘形社會,在相對公平的體制下,人類社會展開金融之旅。而嗜血的羅馬只是「手中有錢,心中無劍」,在聲色犬馬裡,貴族開始無視社會規則,甚至法律。當所有公民都無法謹守儉樸和忠誠時,在一次大通膨當中,羅馬的輝煌戛然而止。雅典輝煌的祕密是什麼?羅馬共和國真的死於大通膨嗎?
梭倫的金融改革 
歷史上第一次海事借貸 
商業文化改變雅典的公民素質 
羅馬的債務奴隸 
名存實亡的共和 
散財以取悅平民的尼祿 
賽維魯王朝的苛政 
以神之名操控物價 
 
第二章  法蘭克王國——領主城堡小農經濟當道 
羅馬人喜歡稱日耳曼人為「蠻族」,這個「蠻族」終結了歐洲當時所有的金融活動,人們開始向城堡退卻。這種西歐城堡才是真正的小農經濟,農奴非但沒有貨幣,甚至終生都難以走出石牆。北歐海盜以摧枯拉朽之勢衝垮了城堡,也孕育出第一代國際貿易商,西歐商品經濟開始復甦。中西小農究竟有什麼分別?
海盜如何成為金融濫觴?
壟斷商業貿易的君士坦丁 
摒棄貨幣的日耳曼蠻族 
克洛維的分封與皈依 
西歐的小農經濟 
海盜的經商之路 
 
第三章 中世紀——金融不黑暗的年代 
當國王和農奴同時成為領主的掘墓人,貨幣終於在西歐城鎮中浴火重生,自此,中世紀的西歐不再平靜。九次十字軍東征造就了世界第一代金融梟雄—聖殿騎士,也造就了一個迄今難解的「達文西密碼」;百年英法戰爭結束英法強勢王權,也締造西歐獨一無二的金融市場。《達文西密碼》中聖殿騎士的寶藏究竟是不是史實?誰才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真正的英雄?
城鎮的興起
封建領主不敵富裕農奴 
富可敵國的聖殿騎士團 
腓力四世的奪寶計畫 
英王約翰的偷搶賺錢術
《大憲章》的誕生
英法百年金融戰開打 
雅克.柯爾籌錢拯救了法國 
 
第四章 地理大發現時代——掌握海路就控制財路 
一旦本應屬於民間資本的資金被王室擠占,金融制度就可能成為權力掠奪財富的利器。當人們認為自己正在儲蓄未來的時候,財富早就被強權揮霍一空。為何富可敵國的富格家族最終成為西班牙稱霸世界的絆腳石?是鬱金香危機打垮了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荷蘭共和國嗎?
哥倫布的探險之旅 
西歐的價格革命 
無敵艦隊的敗北 
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東、西印度公司的興起 
鬱金香投資泡沫化 
 
第五章 日不落帝國崛起——金融強國術 
第一代債券「贖罪券」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在西歐,第一個被資產階級剝削的,恰恰就是天主教廷。當領主開始將女兒下嫁給富裕的農奴時,領主城堡的末日也悄悄來臨。英王查理一世錯誤的融資手段使他喪失了戰爭先機,最終也為此命喪黃泉。
贖罪券與宗教改革 
國王再婚衍生的經濟效應 
紡織大國的崛起 
英國內戰:國王與國會的戰爭 
查理一世的末日審判 
南海公司的興起與泡沫化 
王室的救兵:英格蘭銀行 
 
第六章 太陽王的國度——金融淪為皇室斂財工具 
宗教改革為法國帶來強勢的王權,然而,強勢王權卻扶持了一個金融怪才—約翰.勞,一位毀譽參半的偉人,一位真正的當代經濟學大廈奠基者。在約翰.勞這位賭王、殺人犯、越獄犯和詐騙犯的悉心指導下,法國金融乃至經濟體系終於崩潰,於是,迎來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但貧窮的法國革命黨沒有任何收入來源。是窮困毀掉了法國大革命嗎?
路易十四的絕對君主制 
約翰.勞的煉金術 
密西西比泡沫 
法國大革命的真相 
革命者無錢的後果 
工業革命為何出現在西方? 
 
第七章 北美殖民地獨立——華爾街、紐約金融市場誕生 
對西歐人來說,美洲是一片新大陸,北美獨立戰爭造就一個嶄新的美利堅合眾國。建國初期,美國中央銀行兩度被撤銷,然而就是在一興一廢之間,美利堅合眾國孕育出金融之都—華爾街,紐約證券市場。從誕生之日起就左右著美國經濟的脈動,金融市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真實的成因有這麼偉大嗎?美國為什麼兩度興廢央行?
殖民地的貨幣 
殖民地的稅收與稅制 
商人引導的獨立戰爭 
美國金融之父:漢密爾頓 
曇花一現的中央銀行 
改變華爾街的發明與創新 
全球經濟危機首次登場 
南北戰爭,為誰而戰 
 
第八章 美國崛起——黃金開始左右世界金融 
黃金在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手中變成貨幣,自此,英鎊成為第一代國際貨幣。黃金本應為幣,但是,在美國,黃金成為貨幣卻頗費周折,就為這事差點使美國財政部破產,同時還催生了聯準會。這個時代,美國成為托拉斯的世界。是什麼原因使得白銀退出西方貨幣舞台?美國人民如何能擊潰摩根、洛克菲勒這樣富可敵國的家族?
黃金成為貨幣 
白銀鑄幣運動的白熱化 
一九○七年大恐慌 
聯邦準備銀行的誕生 
摩根與洛克菲勒集團 
托拉斯與反托拉斯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如何以賠款牽制列強 
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在美國貸款支持下擊潰德意聯盟。然而,巴黎和會後美國又反過來幫助德國擺脫《凡爾賽和約》的束縛。一戰後的貨幣世界混亂不堪,美國、英國、法國各行其是,終於為二戰埋下了火種。一戰前後,美國對德態度為何判若兩人?德國能在戰後扭轉經濟頹勢嗎?
德意志的由來 
戰爭的經費籌措 
戰後賠款問題 
後一戰時代的各國角力 
英美的計畫經濟 
美元與英鎊的較勁 
第一屆G10金融高峰會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美金融實力消長關鍵期 
一九二九年,紐約金融市場暴跌引發世界性經濟危機,美國、英國、德國經濟衰退、失業率攀高,儘管羅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國經濟,但這絕非凱恩斯政策的功勞。在一九二九年經濟危機下,出現了法西斯同盟,最大的法西斯投資,恰恰就是在銀行勢力扶持下登上歷史舞台的。一九二九年的世界大危機,紐約金融市場是真正的始作俑者嗎?盟國何以能在二戰中反敗為勝,最終擊潰法西斯?
咆哮的二○年代 
一九二九年華爾街股災 
羅斯福的新政 
希特勒的興起 
天皇的明治維新 
軍國主義當道的日本 
最厲害的武器:租借法案 
布雷頓森林會議 
戰爭的教訓 
 
第十一章 冷戰時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 
羅斯福逝世後,杜魯門和邱吉爾一手塑造二戰後的冷戰格局。在美國馬歇爾計畫的支持下,西歐走出了戰後廢墟,然而,西方世界馬上又面臨更加棘手的「滯漲」,二戰後的國際貨幣體系,也在二十年內崩潰。馬歇爾計畫是幫歐洲復興,還是美元稱霸世界的陰謀?布雷頓森林協定最終崩潰,是誰的責任?
美蘇冷戰時期開始 
紙上談兵的「星際大戰」 
馬歇爾計畫的陰謀 
後二次大戰時代:西歐復興了嗎?
中東石油危機
國際貨幣制度的新協定
 
第十二章 金融新世界——英鎊沒落,歐元興起 
雷根藉由「星際大戰」拖垮蘇聯經濟,雖然冷戰結束,金融危機依舊層出不窮。日本「衰退的十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美股市場暴漲暴跌︙︙這些現象其實並非全是美元之過,而是這些經濟體系本來就有根深蒂固的惡疾。索羅斯為什麼認為現在的西方經濟學是騙子? 冷戰以來,歷次金融危機中,西方政府究竟在救市還是在毀滅市場?
雷根的經濟復甦方案 
寬鬆與不干預政策 
日本「失落的十年」 
索羅斯的金融傳奇 
英鎊退出歐洲匯率機制 
東南亞的金融危機 
蘇哈托的貪腐政權 
美國的新經濟 
跨國貨幣歐元的誕生 
 
第十三章 危機年代——從次貸危機到全球金融海嘯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對結構性金融產品的悲觀情緒,是美國歷史上百年不遇的金融災難。一批名震寰宇的公司因此倒下……二○○八年,人們已經開始習慣將這場衰退稱為「全球金融海嘯」。貝爾斯登,這隻「從不冬眠的熊」為何將永久冬眠?是誰摧毀了雷曼的靈魂?華爾街投資銀行的榮耀能否繼續?百年通用為何走到了盡頭?
次級貸款衍生的危機 
致命謠言打倒了貝爾斯登 
雷曼兄弟的破產 
投資銀行從獨立到轉型 
通用汽車走入歷史 
金融支撐世界,誰在支撐金融 
如何看待金融危機 
 
索引

<試閱>

東南亞的金融危機
國際熱錢不是索羅斯的獨家生意,有這樣的經濟體系,該發生的一定會發生。就算沒有熱錢作怪,也會發生經濟危機,拖得越晚就越慘烈。因為,誘因不同並不能改變事情的本質,就算泰國政府意識到這些錯誤,該犯的錯誤照樣會犯,該借外債照借,再換一個總理,還是要借,危機還是要發生。一九六七年東南亞國協成立,自此,東協成員國確立了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一九六五至一九八○年東協經濟增長率為七.一%,經濟起飛的跡象顯而易見。八○年代末,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亞洲四小虎」誕生了,當時,東南亞經濟奇蹟被視為成功的經濟體,是東方經濟發展的典範,東南亞甚至整個亞洲,都沉浸在這種喜悅中。
 
「二十一世紀將是亞洲的世紀!」
 
    很多人腦袋沒熱,所以他們不這麼想,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
 
    一九九四年,克魯曼撰文〈亞洲奇蹟迷思〉,批評東南亞經濟增長的模式,實際隱藏著巨大的隱患,亞洲經濟的迅速增長,與二十世紀五六○年代的蘇聯相似,經濟增長的直接誘因並非勞動生產率提高,而是投資所致。
 
    蘇聯依靠高積累,東南亞依靠外資,兩者相比,東南亞更不可靠。
 
    對於克魯曼指責東南亞的經濟增長,廣大的東南亞人民是不會認同的。〈亞洲奇蹟迷思〉引來東協國家無數口水,莫非只有西方經濟發達才不是迷思?東南亞人仍舊沉浸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喜悅中。尤其是泰國,持續十年一○%的經濟增長率,城市居民生活水準快速提高,曼谷成為世界投資新寵。
 
高利貸外債投在房地產,沒有發展產業,還款能力差
    口水,淹不死人的;看不到危險,才可怕。
 
    此時,泰國人似乎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外債已經高達九百億美元,最離譜的是,其中四百四十億美元是短期債券。事情並非全無轉機,如果說九百億美元用於國民教育、產業升級,那無疑也是一種經濟持續增長的契機。可惜,外債不是衝著產業升級來的,尤其是四百四十億美元的短期外債,它們看中的是泰國一二%的利率。
 
    畢竟國際熱錢不是扶貧機構,憑什麼為你做貢獻。只是,要給人家一二%,自己只得賺得更多。
 
    這正是東南亞經濟奇蹟的迷思所在,國內實體經濟根本就沒有這麼高的回報率,而這些資金大部分投向房地產,曼谷高樓平地起。高樓背後有陰影。無論一個城市地產多麼突出,辦公大樓多麼宏偉,必須有實業支撐。一九九六年,美國電子市場疲軟,泰國當年經常性項目的逆差竟然占GDP的八.五%。
 
    欠人錢,沒事;能還,也可以。
 
    個人欠債,一般來說要靠收入還錢,借高利貸還高利貸,基本上會死得很慘;國家欠債,還錢的來源應該是經常性項目,泰國卻以資本項目的順差彌補經常性項目的逆差。這麼做,大概可以解釋為非法集資,只能是拆了東牆補西牆。無論國家還是個人,結局都不好。
 
    與西歐不同,東南亞地區歷經了長時間的皇權統治,至今泰國國王都是國內民眾的精神領袖,這在西歐是無法想像的。自始至終東南亞的經濟自主創新能力始終很薄弱,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居民。在人們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始終是國家權力。然而,即使是國家權力真心想創新,也照樣辦不到。
 
    創新,不是幾個人、幾個部門制定幾個制度就能搞定的,創新依靠的是無數個人對利益的追求,在無數偶然中形成必然。沒有這種激勵,投入再多經費,如何呼喚「大師」,都是不可能的。況且,在這種制度下,權力所有者一定會為既得利益集團牟利,名義上的創新只是掠奪民眾財富的方式。
 
    在此之前,東南亞諸國已經走進路徑依賴,無論它們創新的資金來源是金融還是直接投資,背後的陰影始終都是權力。
 
    其實,並不一定如此,也可以讓本幣貶值,提高產品競爭力,但泰國又不敢讓泰銖貶值。泰銖一旦貶值,外債就憑空增加,如此巨額的外債,可能會讓泰國金融體系立即崩潰。泰國政府只有繼續提高利率,以此維持短期熱錢的流入。
 
    一九九六年,泰國經濟已經顯出了疲態,全國銀行業普遍虧損,曼谷商業銀行七十億美元的資產,一半成了呆帳,因為它把貸款都投給了房地產;當時曼谷一半以上的辦公大樓都是空的。為防止推倒多米諾骨牌,泰國政府向曼谷商業銀行注資二十億美元。
 
    這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為大銀行注資誠然可以粉飾報表,卻會使問題逐步深化,終致無法解決。何況,泰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注資本身就足以說明銀行體系已經問題重重。果然,消息剛傳出,熱錢就開始在泰國本土撤退。
 
    此時,索羅斯已經窺視多時了。
 
    一九九七年一月,索羅斯在布達佩斯發表演講,抨擊緬甸軍政府是殘暴的獨裁者,呼籲(唬弄)東協不要接納緬甸。身為一個投資的富豪,東協國家肯定歡迎索羅斯,但身為政治人物,東協顯然不把索羅斯放在眼裡。
 
    人們並不理解索羅斯抨擊東協的本意,很多人甚至把索羅斯這次演講作為發起對東南亞金融體系攻擊的誘因,甚至有人認為東協不吸納緬甸,就可以避免這場災難。
 
    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索羅斯的本職工作是掙錢,不是政客。
 
    索羅斯指責緬甸,不過是出自一個西方人根深蒂固的自由觀念;英美同種同源,索羅斯一點都沒客氣。東協是否接納緬甸,跟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實在是扯不上任何關係。如果能扯上,去搞索羅斯的,恐怕就不是東協了,而是美國政府。
 
在西方世界,經濟危機並不奇怪,金融危機也是常事。西方經濟危機的根源,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通俗點說,就是銀子都讓資本家拿去了,平民手裡沒錢,東西賣不出去,自然就會產生經濟危機。
 
    泰國金融危機從側面詮釋了這個問題,不過剝削者更無恥。
 
國際熱錢的炒作與拋空,讓泰銖持續貶值,從此一蹶不振
    泰國經濟體制總體上說是一種「壞的市場經濟」,比如曼谷股市前十家大企業占到市值的三五%,儘管泰國同樣有高儲蓄率,但這些都被大資本攫取。攫取了外資和內資,這些大佬並沒有能力從事高科技,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與政府關係最密切的公司,最拿手的就是透過金融體系攫取國民財富。
 
    既然不能造飛機大炮,那就造房子,搞投機。
 
    國際熱錢不是索羅斯的獨家生意,有這樣的經濟體系,該發生的一定會發生,就算沒有熱錢作怪,也會發生經濟危機,拖得越晚就越慘烈。因為,誘因不同並不能改變事情的本質,就算泰國政府意識到這些錯誤,該犯的錯誤照樣會犯,該借外債照借,再換一個總理,還是要借,危機還是要發生。
 
    所以,索羅斯在東南亞危機之後,把自己標榜為一個國際匯率體系的「紅客」,說自己只是為了讓東南亞匯率體系更健康。
 
    用中國一句俗語也可以解釋:蒼蠅不叮沒縫的蛋!
 
    一九九七年一至五月,索羅斯開始不斷拋空泰銖,買入泰銖對美元的期貨合同,到五月份,泰銖的期貨合約十有八九都落在了準備發動攻擊的熱錢手裡,索羅斯的子彈已經充足了。
 
消耗外匯存底救泰銖無效,IMF協助泰國重整貨幣
    泰國政府顯然意識到失策,開始採取強硬態度,五月份開始拋出美元吸納泰銖,維持固定匯率。最離譜的是,泰國中央銀行為節約外匯存底,竟然在市場上進行場外遠期操作,因為遠期市場不需要立刻交割。接著,泰國政府要求媒體不得再報導不利於經濟增長的負面資訊,公布遠期泰銖合約的持有者名單,開始政治施壓。
 
    不過,也有人說,正是這種策略,讓投機者立刻看清了泰國中央銀行底氣的不足。進口商不是泰國人,不會聽政府命令,對他們來說避險是明智的選擇。
 
    實際情況是,無論泰國政府採用什麼戰略,在熱錢攻擊面前都會一敗塗地。
 
    國內的事情明擺著,進口商也一定會換回美元以防泰銖貶值。即使泰國政府能贏得一次偶然的勝利,戰役最後肯定也是泰國完敗。
 
    當月,泰國政府公布外匯存底損失二十億美元,為針鋒相對,熱錢在市場上開始散布消息,號稱泰國中央銀行已經損失了五十億美元。
 
    五月十四日,泰國政府宣布實行資本管制,泰銖匯率應聲大幅下跌,中央銀行為了維持匯率,繼續在市場中艱難地接盤。
 
    此時,索羅斯已經不再需要子彈,他所做的只有一件事:唬弄。
 
    索羅斯及大大小小的索羅斯們大談泰銖即將貶值,在開放的匯市中,這些言論是致命的。只要大家預期泰銖即將貶值,那就會貶值,因為大家都看空,都在賣泰銖。何況當時的泰國政界還有一堆白癡。據說直到五月份,財政部和中央銀行還在為爭取總理信任而爭得你死我活。
 
    六月十九日,絕望的財政部長林日光辭職。
 
    六月二十七日,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寫到「像索羅斯這樣的大投機家,不排除使泰銖貶值二十個或更多的百分點的可能」,而這只是報導之一。主流媒體這樣唬弄,等於泰銖被判死刑,中央銀行即使再有能力,護盤行動也只是延緩死刑執行時間,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耗盡外匯存底。
 
    七月二日,泰國政府宣布放棄維繫了十三年之久的一攬子聯合匯率制,泰銖實行自由浮動,泰銖當日貶值二○%,此後一個月泰銖始終在跌。
 
    七月二十九日,泰國中央銀行總裁差.馬拉加辭職,新任財政部長他儂(Thanom)表示,將謀求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解決泰國貨幣問題。
 
    八月二日,泰國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訂協定,達成整頓國內經濟金融秩序共識。
 
    泰銖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