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炎成癌:別再恐懼癌症,真正危險的是你忽略的慢性病
Kevin Chen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 現代醫學的最新研究指出,癌症並非突如其來的絕症。
• 癌症其實源自長期的慢性發炎、免疫失衡與代謝紊亂。
• 引導讀者從恐懼走向理解,從被動應對轉為主動預防。
• 建立可於日常生活實踐的健康管理,重建身體主導權。
癌症不是死亡的宣告,而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癌症也不是外來的敵人,而是身體失調後的警訊。它是一場長期的慢性失衡,是我們生活方式、環境與情緒壓力的鏡像。本書以科學與理性的視角,說明疾病背後的邏輯──從慢性發炎到免疫紊亂,從環境毒素到體內自癒機制,引導讀者一步步重建健康自主力。
理解癌症,就是理解生命本身。唯有理解,才能預防;唯有不懼,才能真正戰勝。
從發炎的角度重新解讀癌症。
第二章|新冠讓癌症變多了
新冠病毒不僅影響呼吸道,也改變免疫系統與血管健康。
第三章|自癒力:身體自帶的醫生
透過休息、運動、飲食與情緒管理,啟動身體自癒力。
第四章|體型決定罹癌機率?
探討體型與代謝如何影響癌症風險。
第五章|降低罹癌風險
減少塑化劑、微型塑膠、重金屬與農藥暴露,可維持內分泌與免疫平衡。
第六章|癌症不是絕症
展示中西醫結合如何將癌症轉為可控制的慢性病,提高存活率。
第七章|癌症是一種「1/3病」
1/3可預防、1/3可及早治療、1/3可長期共存。
作者簡介
Kevin Chen
教授,知名科技作家,擁用雙博士學位,長期關注前沿科技與前沿醫學領域。其受過西醫、中醫、以及藥學方面的學習,主要從事於流行病學、預防醫學、營養醫學以及自然醫學方面的臨床與研究,集中在腫瘤與免疫學方向。其英文專著被美國白宫總統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耶鲁大學圖書館、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會等頂尖機構收藏。多本專著以多種語言在全球發行,並被許多國家的重要圖書館收藏,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法國、德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作者微信:chenhk0632 作者Line:2525kevin
更多醫學與健康方面内容,請關注YouTube 帳號:陳根談健康或https://www.youtube.com/@user-Kevinchen
目錄大綱
Chapter 01:癌症是一種慢性病
1.1. 重新認識癌症
1.2. 細胞因子風暴與癌症
1.3. 管控發炎是預防癌症的關鍵
1.4. 發炎與癌症的深層關係
1.5. 從炎到癌,到底有多遠?
1.6. 腫瘤發炎的標記
1.7. 高血壓是更嚴重的「癌症」
1.8. 用氧氣殺死癌細胞
Chapter 02:新冠讓癌症變多了
2.1. 癌症:意想不到的新冠後遺症?
2.2. 疫情中受到創傷的血管
2.3. 免疫系統被新冠長期改變了?
2.4. 被新冠破壞的腸道菌群
2.5. 長新冠:你真的痊癒了嗎
2.6. 長新冠意味著什麼?
Chapter 03:自癒力:身體自帶的醫生
3.1. 自癒力:自體免疫的能力
3.2. 自癒力的強大功能
3.3. 癌症是生命演化的必然
Chapter 04:體型決定罹癌機率?
4.1. 個子高更容易罹患癌症嗎?
4.2. 罹癌風險與體型大小有關係嗎?
4.3. 不同物種,罹癌機率不同?
Chapter 05:降低罹癌風險
5.1. 罹癌風險,人為可控?
5.2. 塑化劑與癌症的風險
5.3. 常見的幾類塑化劑
5.4. 塑化劑是否會致癌?
5.5. 微型塑膠的致癌危機
5.6. 微型塑膠的深層健康問題
6.1. 癌症不等於不治之症
6.2. 乳腺癌:女性好發癌症
6.3. 中醫視角下的乳腺癌
6.4. 乳腺癌的防範與預後
Chapter 07:癌症是一種「1/3病」
7.1. 認識癌症的「1/3」
7.2. 中國VS美國,癌症治療異同
7.3. 放射治療的技術更新
7.4. 中美乳腺癌治療差在哪?
7.5. 癌症年輕化,到底怎麼回事?
7.6. 90後相比70後罹癌風險更大?
7.7. 有效對抗癌症:備受矚目的6大創新療法
7.8. 阿斯匹靈抗癌的「陷阱」
7.9. 為什麼很多癌一查就是晚期?
7.10. 預防癌症,我們能做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