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
從零開始,奠定台灣半導體產業根基;
培育人才成為創新的引擎。
工研院轉型關鍵的院長史欽泰,
正式推動台灣科技產業前進的真實力量。
一九四六年,史欽泰出生在高雄茄萣鄉的窮苦漁村;以優異的成績一路順利升學至台灣大學電機系,隨後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全額獎學金攻讀電機博士學位,全心投入半導體研究。學成後,年僅三十歲的他,放棄在美國的優渥工作,毅然返台投入政府啟動的電子積體電路技術發展計畫,進入工研院,帶領積體電路製程小組,擔任台灣第一座積體電路示範工廠成功運營,協助促成了包括聯電、台積電、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重要半導體企業的成立。
從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工研院院長、董事長,到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資策會董事長,再到清大榮譽教授,史欽泰始終專注於管理與創新。在工研院,他主導次微米計畫、航太專案,推動院內改造工程、建立台灣筆記型電腦聯盟;在清華,他更將科管院打造成享譽國際的品牌。一生以「創新、誠信、分享」為核心價值,深深影響產業與人才。
本書不僅記錄半導體發展的關鍵決策與歷史現場,更呈現他對人生與創新的洞見。在地緣政治與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像史欽泰這般「為產業存在,為別人效力」,無私奉獻、不爭功名、堅持價值的風範,才是台灣持續站穩世界核心的隱形實力。
本書特色
收錄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決策現場的史料。
38幀史欽泰與半導體產業重要推手精采照片及史欽泰書法作品。
特別整理史欽泰及台灣與全球半導體發展大事記
名家推薦
在台灣半導體奇蹟的功勞簿上,要排列功臣,史欽泰博士理應排在很前面。——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 高希均
從無到有、一路扶持台灣半導體產業,使台灣成為亞洲資訊電子工業的麥加,我認為,功勞要算在史欽泰身上。——前台灣大學校長、前工研院董事長 孫震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史欽泰╱口述
台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曾任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工研院院長、工研院董事長、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及張忠謀講座教授、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現為清大榮譽教授。
四十年工作生涯,致力於打造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孕育新產業。為台灣半導體開路先鋒,從RCA引進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領隊,也是籌備聯華電子、台積電、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標竿公司的主要決策者之一,更是備受科技界尊崇、愛戴的領導人。任職清大科管院院長期間,與哈佛大學合作撰寫台灣本土企業卓越個案,並創立亞洲第一個服務科學研究所。
吳淑敏╱採訪撰文
清華大學中語系、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二十六年工研院生涯,歷練科技傳播、科技史、網路創新、科技藝術,參與工研院創意中心的成立,推動創意台灣的產業願景。著有《消失的1945:台灣拓南少年史》、《十里天下:史欽泰和他的開創時代》、《胡定華創新行傳》等書,並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創作科技藝術《行氣》。
目錄大綱
出版者的話 科技界的一代典範──史欽泰自傳聞世 高希均
推薦序 他一路扶持台灣資訊電子工業 孫震
作者序 解密時代真力量 吳淑敏
前言 奇蹟,不是憑空而來
第一部 無可限量的種子
第一章 漁村裡的小狀元
第二章 大學的選擇,鍾情半導體
第三章 負笈美國,深造半導體領域
第二部 半導體產業最前線
第四章 RCA公司技術移轉
第五章 興建示範工廠
第六章 第一家衍生公司:聯華電子
第三部 風雲再起
第七章 難產的VLSI技術發展計畫
第八章 台積電,一個營運模式的創新
第九章 台灣光罩的誕生
第十章 挑戰DRAM產業
第四部 工研院的轉型大業
第十一章 內外衝擊的挑戰
第十二章 從產業先鋒到創新平台
第十三章 啟動自我改造工程
第十四章 預備知識經濟的變革
第十五章 開展未來藍圖
第十六章 產業界眼中的他
第五部 為下一代開道路
第十七章 打造清華大學科管院基石
第十八章 推動創新與創業精神
第十九章 樂在成全
第二十章 編織科技桃花源
第六部 多情應笑我
第二十一章 回首話前塵
第二十二章 瞧!這個人
第二十三章 君子典範
後記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特別收錄一 我與工研院──一個沒有圍牆的創新知識寶庫 史欽泰
特別收錄二 台灣半導體產業由零到一的風城奇蹟 史欽泰
致謝 受訪人介紹
史欽泰大事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