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之外,中國歷史上的真相與假象:從奏章的文字陷阱到帝王的假裝糊塗,看透政治表演的人性與算計
張鳴
- 出版商: 山頂視角文化
- 出版日期: 2025-11-05
- 定價: $350
- 售價: 8.5 折 $298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62
- ISBN: 6267709604
- ISBN-13: 9786267709603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5~7天)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皇位意味著榮華富貴
意味著熏天的權勢
也意味著金子做的囚籠
穿上龍袍的人
總免不了要裝模作樣地演戲給天下人看
【權力舞臺的奢華幻象】
本書首先揭示中國帝王如何以排場構築權力幻象。隋煬帝的遊幸與鋪張、楊秀清的儀仗,無不以奢華的排隊、樂舞與散財來彰顯天威。這些場景既是向百姓展示國力的手段,也是對外國使者的宣傳工具。然而奢侈背後是國庫的空虛與民生的困頓,歷史一次次證明,排場成為帝國盛極而衰的前奏。炫耀與表演雖能短暫換來讚美與臣服,卻難以抵擋現實的消耗與反噬。
【文字遊戲與皇權幻術】
在權力運作中,文字成為政治表演的重要手段。從「屢敗屢戰」的修辭技巧,到皇帝熱衷的命名、封神與賜號,皆是以文字塑造現實。王莽的托古改制、慈禧的華麗頭銜,無不顯示帝王將政治當作戲劇演繹。本書指出,當統治者沉迷於形式而忘卻治理,朝堂便如戲班子一般,演員入戲太深,觀眾卻失去耐性,最終導致政權的崩潰。文字幻術既是統治工具,也是自我欺騙的陷阱。
【宗教與文人:帝王的工具】
作者細緻描繪佛、道與儒如何在歷代王朝間競逐,最終都成為皇權的附庸。佛道之爭實則是誰能更討好皇帝,宋徽宗寵信林靈素的荒唐,正是神祕幻術與拍馬奉承的結合。文人與門客亦在皇帝與權臣周圍遊走,從李白的翰林供奉到乾隆身邊的沈德潛,無不體現知識分子在帝王前的尷尬處境。宗教與文學原本追求真理或美感,卻在皇權的陰影下轉為粉飾與娛樂,最終淪為政治戲法的一部分。
【荒誕與人性的歷史映照】
全書最終回到對人性的觀察。無論是言官的敢言與沉默,還是詩人、幕僚、門客的進退,皆在朝堂戲法中掙扎。有人選擇順從規矩,成為沉默的「立仗馬」;有人因直言失勢,反倒留名青史。歷史一再顯示,帝王的權力是金色囚籠,臣子的智慧與才華往往淪為附庸的工具。作者以諷刺筆調揭開權力運作的荒誕,讓讀者看見在盛大排場背後,真實的人性脆弱與荒謬,映照出權力與虛榮交織的中國歷史舞臺。
本書特色
本書以犀利的筆調,揭開中國歷代帝王與官場文化的虛實表演。作者以大量史實、典故與軼事,描繪出「朝堂如戲臺」的真相。帝王在權力的舞臺上無不戴著面具,或以奢華、或以文字、或以宗教來粉飾自身的權威,而臣子、門客、言官則在規訓與風險間求生存,演繹一場又一場戲法。書中不僅嘲諷皇權虛榮,也洞見人性的依附與自欺。
作者簡介
張鳴
著名學者與作家,自青年時期即歷經多重社會與職業洗禮,後轉向歷史與政治研究,最終成為知名大學的教授與博士指導教授。他的文字以犀利直白、不拘一格的幽默見長,行文風格鮮明,讀來辨識度極高。除教學之外,張鳴著述豐富,涵蓋學術專著與歷史文化隨筆。代表作品包括《重說近代史》、《辛亥:搖晃的中國》、《北洋裂變》、《武夫治國夢》、《鄉土心路八十年》、《另類中國史,歷史不必正襟危坐》、《大時代下的人吃人》等。
目錄大綱
序言
輝煌與崩潰下的歷史演變
權力史中的倒影
世說新語浮世繪
朝堂下的人·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