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會想上的十四堂台大通識課:文化思想傳統對現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影響
梁明義
- 出版商: 閱樂國際文化
- 出版日期: 2025-05-15
- 定價: $380
- 售價: 7.9 折 $300
- 語言: 繁體中文
- 頁數: 224
- ISBN: 6269830052
- ISBN-13: 9786269830053
尚未上市,歡迎預購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自 1960 年代以來,台灣快速成長蛻變為一個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南韓、香港、新加坡被共譽為「亞洲四小龍」。就歷史眼光來看:像四小龍這樣,由一個典型的未開發經濟,以每年約 8-10% 的實質經濟成長率,在短短二、三十年間,快速「起飛」而達相當寬裕的生活水準,在人類歷史上可說是空前未有的經驗。
而自 1980 年代以來,中國大陸複製四小龍的經驗,也有相當令人矚目的成效。
本書主要是要從歷史概觀 ( historical perspective),來探索文化傳統因素如何影響現代化經濟與社會發展。尤其要專注比較同一期間四小龍、中國大陸與其他未開發地區國家,如印度、中南美等的經濟成長與社會現代化表現,看看可帶來怎樣的啟發。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含五部份。第一部份探索美索不達米亞 (含希伯來傳統)、印度、中國及古希臘文明,特別要刻劃突顯出這些不同文明中比較獨特而仍然影響現代社會運作的一些傳統文化因素。
第二部份介紹現代經濟理論所告訴我們,影響一個經濟體成長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深入一層追索思考,這些因素如何受到不同古文明典範思想架構(paradigms)裡文化傳統因素的影響。我們尤其要討論 20 世紀前半韋伯(Max Weber)所採取的哲學與宗教思維。
第三部份討論馬克思於1848年提出其《共產黨宣言》看法,影響促成蘇聯與中國大陸的共產革命。然二次大戰後的冷戰對峙中,西方國家生活水準不斷提升,而四小龍奇蹟式的快速成長,更與共產陣營地區形成明顯對比。1979 年,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1989 年,共產制度在蘇聯與東歐地區崩潰。亞洲四小龍的快速現代化,直接、間接地促成人類歷史上這一個重要的發展變化。
第四部份討論與比較同一期間四小龍、中國大陸與其他未開發地區國家,如印度、中南美等的經濟成長與社會現代化,尤其要從文化傳統的不同,來看可否帶來怎樣的啟發。
書第五部份綜合上述的討論,比較台灣與中國大陸快速經濟成長經驗的異同,讓讀者來思考文化傳統因素與經濟層面因素彼此的交互影響。同時也想想,接下來兩岸的關係 (在經濟、政治與文化層面) 可能會有怎樣的發展? 我們該如何應對?
在論述上,本書特別著重經濟理論的新發現,所帶來對傳統文化的哲學與宗教思維的影響。當然本書更期待能培養讀者,以更全面性與正面的態度來思考未來海峽兩岸關係在經濟、政治與文化層面有可能的發展與對應。
本書特色
甚麼是經濟成長最關鍵的因素? 何以韋伯(Max Weber)在1915年的著作中評論儒家思想不利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Capitalism)的發展,然而1960-2000年的四十年間,儒家文化所涵蓋的亞洲四小龍卻以平均8%–10%的速度成長,創造了四小龍的經濟奇蹟外和整個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高成長?
台灣是否能再度創造這樣高成長的經濟奇蹟呢?
本書跳脫比較狹隘的經濟層面,以宏觀的歷史架構來看看文化思想傳統對現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影響。
作者簡介
梁明義 教授
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與台大經濟系合聘教授,中央銀行常務理事。現任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
目錄大綱
出版者序
課程大綱
第一週 課程概論
第二週 課程的切入點與重要性
第三週 衡量經濟成長的指標:GDP
第四週 四大聖哲的典範思想架構:蘇格拉底
第五週 四大聖哲的典範思想架構:孔子
第六週 四大聖哲的典範思想架構:耶穌
第七週 四大聖哲的典範思想架構:釋迦牟尼
第八週 經濟層面的「 理論分析 」
第九週 韋伯的看法:有關「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制度」的興起
第十週 韋伯談儒家思想傳統的影響
第十一週 兩種不同類型的經濟成長
第十二週 馬克思與共產革命
第十三週 台灣快速經濟成長的回顧與省思
第十四週 台灣快速經濟成長的回顧與省思(續)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