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概念、技術、安全與架構(原書第2版) Cloud Computing: Concepts, Technology, Security, and Architecture, 2/e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由IT領域的暢銷書作家Thomas Erl與雲計算專家Eric Barcelo Monroy聯袂撰寫,是關於雲計算、容器化和網絡安全的全面指南,共包含約40個架構模型和50種技術機制。本書采用以行業為中心且供應商中立的視角,將成熟的雲計算技術和實踐分解為一系列定義良好的概念、模型、機制和架構,重點關註主流雲計算及容器化平臺和解決方案的結構、清晰度和構建塊。本書適合雲計算領域的管理者、架構師和開發人員閱讀,也適合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和參考。

作者簡介

托馬斯·埃爾(Thomas Erl)IT暢銷書作家,著有《雲計算:概念、技術與架構》《雲計算設計模式》等熱銷書籍。作為Arcitura教育機構的創始人,Thomas領導了一系列國際認證課程的發展,包括大數據專家認證(BDSCP)、雲專家認證(CCP)與SOA專家認證等,並獲得了世界各地IT專家的認可。Thomas還以演講家與教育家的身份行走了20多個國家,各大刊物都發表過他的文章與專訪,包括《華爾街日報》與《CIO雜誌》。

目錄大綱

推薦序
作者簡介
致謝
第1章 引言
1.1 本書的目標
1.2 本書未涵蓋的內容
1.3 本書的讀者對象
1.4 本書的結構
1.5 資源
第2章 案例研究背景
2.1 案例研究1:ATN
2.1.1 技術基礎設施和環境
2.1.2 商業目標和新戰略
2.1.3 路線圖和實施策略
2.2 案例研究2:DTGOV
2.2.1 技術基礎設施和環境
2.2.2 商業目標和新戰略
2.2.3 路線圖和實施策略
2.3 案例研究3:Innovartus Technologies Inc.
2.3.1 技術基礎設施和環境
2.3.2 商業目標和新戰略
2.3.3 路線圖和實施策略
第一部分 基礎雲計算
第3章 理解雲計算
3.1 起源和影響
3.1.1 簡史
3.1.2 定義
3.1.3 業務驅動力
3.1.4 技術創新
3.2 基本概念和術語
3.2.1 雲
3.2.2 容器
3.2.3 IT資源
3.2.4 本地私有
3.2.5 雲消費者和雲供應商
3.2.6 伸縮
3.2.7 雲服務
3.2.8 雲服務消費者
3.3 目標和效益
3.3.1 提高響應能力
3.3.2 減少投資和按比例分攤成本
3.3.3 提高可伸縮性
3.3.4 提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3.4 風險與挑戰
3.4.1 由於信任邊界重疊而增加的脆弱性
3.4.2 由於共同的安全責任而增加的脆弱性
3.4.3 日益嚴峻的網絡空間威脅
3.4.4 減少運營治理控制
3.4.5 受限的雲供應商間的移植性
3.4.6 多區域合規和法律問題
3.4.7 成本超支
第4章 基本概念和模型
4.1 角色和邊界
4.1.1 雲供應商
4.1.2 雲消費者
4.1.3 雲經紀人
4.1.4 雲服務所有者
4.1.5 雲資源管理員
4.1.6 其他角色
4.1.7 組織邊界
4.1.8 信任邊界
4.2 雲特征
4.2.1 按需使用
4.2.2 無處不在的訪問
4.2.3 多租戶(和資源池)
4.2.4 彈性
4.2.5 用量可度量
4.2.6 韌性
4.3 雲交付模式
4.3.1 基礎設施即服務
4.3.2 平臺即服務
4.3.3 軟件即服務
4.3.4 比較雲交付模式
4.3.5 組合雲交付模式
4.3.6 雲交付子模式
4.4 雲部署模型
4.4.1 公共雲
4.4.2 專用雲
4.4.3 多雲
4.4.4 混合雲
第5章 雲支持技術
5.1 網絡和互聯網架構
5.1.1 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5.1.2 無連接分組交換(數據報網絡)
5.1.3 基於路由器的互連
5.1.4 技術和商務上的考慮
5.2 雲數據中心技術
5.2.1 虛擬化
5.2.2 標準化和模塊化
5.2.3 自主計算
5.2.4 遠程運營和管理
5.2.5 高可用性
5.2.6 具有安全意識的設計、運營和管理
5.2.7 場地
5.2.8 計算硬件
5.2.9 存儲硬件
5.2.10 網絡硬件
5.2.11 無服務器環境
5.2.12 NoSQL集群
5.2.13 其他考慮因素
5.3 當代虛擬化技術
5.3.1 硬件獨立性
5.3.2 服務器整合
5.3.3 資源覆制
5.3.4 基於操作系統的虛擬化
5.3.5 基於硬件的虛擬化
5.3.6 容器和基於應用的虛擬化
5.3.7 虛擬化管理
5.3.8 其他考慮因素
5.4 多租戶技術
5.5 服務技術和服務API
5.5.1 REST服務
5.5.2 Web服務
5.5.3 服務代理
5.5.4 服務中間件
5.5.5 基於Web的RPC
第6章 理解容器化
6.1 起源和影響
6.1.1 簡史
6.1.2 容器化和雲計算
6.2 底層虛擬化和容器化
6.2.1 操作系統基礎
6.2.2 虛擬化基礎
6.2.3 容器化基礎知識
6.2.4 虛擬化和容器化
6.3 理解容器
6.3.1 容器托管
6.3.2 容器和Pod
6.3.3 容器實例和集群
6.3.4 容器包管理
6.3.5 容器編排
6.3.6 容器包管理器與容器編排器
6.3.7 容器網絡
6.3.8 富容器
6.3.9 其他常見的容器特征
6.4 理解容器鏡像
6.4.1 容器鏡像類型和角色
6.4.2 容器鏡像的不變性
6.4.3 容器鏡像抽象
6.4.4 容器構建文件
6.4.5 定制容器鏡像是如何創建的
6.5 多容器分類
6.5.1 sidecar容器
6.5.2 適配器容器
6.5.3 大使容器
6.5.4 一起使用多容器
第7章 理解雲安全和網絡空間安全
7.1 基本安全術語
7.1.1 機密性
7.1.2 完整性
7.1.3 可用性
7.1.4 真實性
7.1.5 安全控制
7.1.6 安全機制
7.1.7 安全

類似商品

最後瀏覽商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