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合規指南(精)
郭賀依
- 出版商: 機械工業
- 出版日期: 2025-10-01
- 售價: $534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212
- ISBN: 7111793439
- ISBN-13: 9787111793434
-
相關分類:
管理與領導 Management-leadership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4週~6週)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這是一本從法理和業務角度系統闡述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合規的專業指南,它將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如何構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規範體系,二是如何建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風險防控合規清單,三是探索公共數據價值實現的法治路徑。全書采用“法律理論-實踐調研-案例解析”三維架構,既能為數據管理部門提供制度設計工具箱,也能為運營單位打造合規運營指南針。 第一篇:總則(第1-2章) 從法理層面深入剖析公共數據的法律屬性、權屬結構及授權運營的法治基礎,幫助讀者構建完整的理論認知框架。 第二篇:授權(第3-5章) 聚焦授權機制中的現實痛點,解析授權主體定位、授權客體範式及多方主體的權利義務,為政府方如何設定授權邊界、為運營方如何明確自身權利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 第三篇:運營(第6-8章) 系統梳理運營現狀、模式設計、產品開發、生態構建及資產化路徑,詳細解析從數據產品開發、平臺生態建設到資產化入表的全流程方法論,結合地方實踐案例,直接指導運營單位開展業務、實現價值。 第四篇:合規(第9-10章) 分別從授權主體與運營主體角度,明確雙方的核心權責與合規義務,如同一份權責清單與風控手冊,幫助讀者構建全流程風險防控體系。
作者簡介
郭賀依,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京師律所)合夥人,京師律所(全國)數據與人工智能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EXIN DPO&DPO PIPL雙認證律師、大數據工程師(高級)、數據安全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入庫專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首席數據官(高級)特邀講師,江蘇省大數據交易和流通工程實驗室數據合規專委會專家委員。 在數據流通交易合規、數據資產化、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合規、數據出境合規、人工智能合規、個人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涉數據爭議解決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曾公開發表多篇專業文章,涵蓋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產權登記、跨境合規、人工智能等前沿議題。 長期為互聯網科技公司、金融機構及政府機構提供數據合規法律服務,深度參與多地數據資產運營平臺與交易中心的搭建工作,並受邀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首席數據官培訓授課,有《數據資產化系列課程》《高質量數據集與人工智能應用系列課程》《數據安全與合規要點系列課程》等。在數據資產化、合規體系構建等方向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與行業影響力。堅持“只為數據賦能,不做減效合規”的品牌理念,立足企業商業模式,提供從國內合規到出海落地的全景式解決方案,致力於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合規與創新。
目錄大綱
序言
第一篇 總則
第1章 公共數據的法律屬性
1.1 公共數據的法定內涵與邊界
1.1.1 公共數據定義的擴張與界定標準
1.1.2 公共數據的分類
1.2 公共數據的權屬結構
1.2.1 數據產權、權屬與權益的概念區分
1.2.2 公共數據的權屬結構:物權法框架下的所有權關系
1.3 公共數據權益的核心爭議:財產權確立的當與否
1.3.1 財產權賦權主張及理論依據
1.3.2 反對財產權賦權的主要觀點
1.3.3 尋求平衡:超越簡單財產權之爭
第2章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法治基礎
2.1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性質與定位
2.1.1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性質
2.1.2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定位
2.2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基本原則
2.2.1 公共利益原則
2.2.2 依法合規原則
2.2.3 安全可控原則
2.2.4 公平公正原則
2.2.5 合理收益原則
2.2.6 權責明確原則
2.3 我國各地方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模式的基本設計
2.3.1 雙重維度分析框架:“對內數據歸集”+“對外數據授權”
2.3.2 四種模式的實踐案例與圖解
2.3.3 各類運營模式的優劣簡評
2.4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治理機制中的問題與挑戰
第二篇 授權
第3章 授權機制中的痛點與挑戰
3.1 數據平臺壟斷困局:從行政賦權到市場支配
3.1.1 數據平臺的責任配置現狀與壟斷風險的形成
3.1.2 壟斷場景表現的兩個方面
3.2 授權主體的確定問題:數據流通的風險共擔
3.3 授權環節的激勵制度:數據供給的定價與收益分配
第4章 授權環節的實踐觀察
4.1 公共數據授權法律擬制構造:三權分置下的權利義務重構
4.2 公共數據授權客體的實踐觀察
4.2.1 平臺中心範式評析
4.2.2 數據中心範式評析
第5章 公共數據授權環節中不同主體的定位與權利保護
5.1 數據生產者
5.2 數據源單位
5.3 大數據中心
5.4 數據主管單位
5.5 數據授權運營機構
5.6 數據交易機構
5.7 數據使用方
第三篇 運營
第6章 公共數據運營的現狀與困境
6.1 公共數據運營的現狀
6.1.1 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6.1.2 基礎設施初步建成
6.1.3 應用場景重點落實
6.2 公共數據運營的困境
6.2.1 公共數據資源供給不足且數據質量有待提升
6.2.2 運營體系搭建不完善
6.2.3 市場化推進不足,應用場景挖掘不充分
6.2.4 公益性與營利性的平衡矛盾
第7章 運營環節的實踐觀察
7.1 運營模式的設計
7.1.1 管運一體模式
7.1.2 管運分離模式
7.1.3 運商分離模式
7.2 運營主體應加強對數據產品的認知深度
7.2.1 公共數據產品的初級開發
7.2.2 數據產品確權的形成路徑
7.2.3 數據產品的設計方法
7.2.4 授權運營主體或數據產品開發主體的責任和義務
7.3 平臺機制下公共數據運營生態的建設
7.3.1 公共數據資源體系與運營平臺:生態運行的數字基座
7.3.2 制度規則體系:生態秩序的法治錨點
7.3.3 安全保障體系:數據流通的信任工程
7.3.4 運營服務體系:價值轉化的動力機制
7.3.5 生態協同體系:可持續發展的調節器
7.3.6 案例分析:杭州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與生態發展
7.4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監督與管理
7.4.1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監督手段之價格機制
7.4.2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管理體系
7.5 數據產品的保護路徑之數據知識產權
7.5.1 數據產權與數據知識產權之界分
7.5.2 數據知識產權在數據產品上的濫用與誤區
7.5.3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中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
第8章 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的系統性思路與覆合性邏輯
8.1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構與數據交易所的協同關系
8.1.1 授權運營機構與數據交易所協同發展的思路
8.1.2 公共數據產品的場內交易規則構建思路
8.2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與數據資產化、數據資本化的關系
8.2.1 數據資產化
8.2.2 數據資本化
8.2.3 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為數據資產化提供基礎
8.2.4 數據資產化反作用於公共數據授權運營
8.2.5 對本節關系論證的反思與期許
8.3 公共數據資產質押的法律基礎
8.3.1 公共數據資產質押的概念
8.3.2 公共數據資產質押的流程
8.3.3 公共數據資產權益質押的設立要求與客體界定
8.4 公共數據資產證券化的法律基礎
8.4.1 公共數據資產證券化的概念
8.4.2 公共數據資產證券化的結構化金融設計
8.4.3 公共數據資產質押與證券化的關系
8.5 公共數據資產管理與收益分配模式
8.5.1 政府主導收益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