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華為實踐者的管理筆記

胡波

  • 出版商: 人民郵電
  • 出版日期: 2025-07-01
  • 售價: $539
  • 語言: 簡體中文
  • 頁數: 304
  • ISBN: 7115673586
  • ISBN-13: 9787115673589
  • 相關分類: 商業管理類
  • 下單後立即進貨 (約2週~3週)

  • 采購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華為實踐者的管理筆記-preview-1
  • 采購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華為實踐者的管理筆記-preview-2
采購管理與數字化運營:華為實踐者的管理筆記-preview-1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當今企業間的競爭已經演變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深化,業務外包日趨廣泛,采購在企業中的重要程度日益提升。行業中的企業已經逐步將采購從成本中心提升為利潤中心,通過采購整合行業優質資源,增加自身競爭優勢,打贏企業之間的競爭。本書從物料(含服務)和供應商兩個對象入手,通過 18 章內容,介紹了企業從物料尋源到付款、從供應商引入到退出的一系列活動及關鍵點。並根據采購業務的各項活動之間的邏輯關系,系統性講述如何尋源、選擇供應商、管理供應商績效、供應商分類及供應商關系、如何制定采購策略、如何管理成本、如果管理風險和內控的方法和要點。內容具有可操作性,易於落地

作者簡介

胡波,原華為采購總監,在華為采購體系工作16年。從事尋源、供應商質量管理和采購管理等工作。歷任技術質量認證工程師(TQC,Technology and Quality Certification Engineer)、供應商質量管理工程師(SQE,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采購經理和品類經理(CM,Category Manager)、采購總監等一系列采購實踐崗位。具有電源、天線、軟件、設備&儀器和電池等多個品類管理經驗,涉獵廣泛。所負責的品類年采購金額過10億美金。 在華為任職期間,參與海外本地化采購、多級物料管理、多供應中心交付、采購復合人才培養和智選汽車合作夥伴供應鏈賦能等重點項目和采購領域流程建設工作,是采購領域較早獲得五級任職的專家之一。被授予“采購專家”、“傑出品類經理”等稱號,曾獲華為公司“金牌員工”獎勵,所在團隊也多次榮獲總裁團隊、金牌團隊等榮譽。現從事資詢業務,為企業提供采購管理的專業培訓和資詢。

目錄大綱

第 一章 怎樣區分采購管理的層次

第二章 采購如何排兵布陣

2.1 崗位 9

2.2 組織架構 10

第三章 采購管什麼

3.1 物料 16

3.2 供應商 20

第四章 科學尋源,“有的放矢”

4.1 確定需求規格 23

4.1.1 采購早期參與規格制定 26

4.2 需求規格的評審 27

4.2.1 DFP(Design for Procurement) 30

4.3 尋源 33

4.4 選擇供應商 36

目錄

4.4.1 采購需求分析 38

4.4.2 組建供應商選擇小組 39

4.4.3 確定成本目標 40

4.4.4 制定選擇策略 53

4.4.5 供應商選擇的方法 57

4.4.6 供應商選擇的結果 68

4.5 驗證 71

4.6 早期介入 72

第五章 如何管理從訂單到付款

5.1 需求管理 76

5.1.1 牛鞭效應 76

5.1.2 計劃策略 77

5.2 下單 80

5.3 驗收 82

5.4 付款 84

第六章 器件的生命周期是管啥

6.1 生命周期 93

6.2 變更 96

6.3 替代 99

6.4 器件的組合管理 103

第七章 上遊多級物料該怎麼管

7.1 準入要求 108

7.2 資源池 109

7.3 價格授權 111

7.4 轉賣和送料 111

第八章 如何管理供應商

8.1 供應商導入—“寬進嚴出” 116

8.1.1 供應商類別 118

8.1.2 最低資質要求 119

8.1.3 尋找候選廠商 121

8.1.4 現場考察 123

8.1.5 綜合評估 & 選擇 125

8.1.6 準入審核 127

8.1.7 財務風險評估 138

8.1.8 決策供應商導入 146

8.1.9 供應商手冊 147

8.2 選擇供應商 -- “只選對的” 148

8.3 如何給供應商打分 149

8.3.1 質量績效 150

8.3.2 交付績效 151

8.3.3 技術績效 152

8.3.4 績效評估通用原則 153

8.3.5 供應商績效的應用 154

8.4 供應商關系管理,“胡蘿蔔加大棒” 157

8.4.1 供應商的分類 157

8.4.2 像對待客戶一樣對待戰略供應商 170

8.5 供應商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 180

8.6 供應商的變更 184

8.7 供應商退出—“再見也是朋友” 188

8.8 供應商滿意度調查 189

8.9 SRM 系統 191

第九章 “有據可依”的采購合同

9.1 采購合同的架構 195

9.2 合同的構成要素 196

9.3 合同的簽訂 198

9.4 簽署方式 200

9.5 采購主協議 203

第十章 “上兵伐謀”,策略為先

10.1 行業洞察 206

10.1.1 看行業趨勢 206

10.1.2 看客戶需求 219

10.1.3 看對手 221

10.1.4 看自身 223

10.1.5 看機會 231

10.2 策略制定 232

10.2.1 定目標 232

10.2.2 確定關鍵控制點 232

10.2.3 定策略 233

10.3 行動計劃 236

第十一章 成本管理,“因地制宜”

11.1 學習曲線 239

11.2 市場競爭 241

11.2.1 改變需求 242

11.2.2 尋求共同利益 249

11.2.3 管理需求 256

11.2.4 利用競爭 257

第十二章 供應商質量管理不是“貓捉老鼠”

12.1 識別質量風險 269

12.2 制定質量目標 271

12.3 質量策劃 272

12.4 質量控制 273

12.5 質量改進 276

第十三章 風險管理 - 你願意坐在火山口上嗎?

13.1 風險定義和識別 282

13.2 風險評估 283

13.3 風險應對 286

13.4 風險的監控與管理 288

13.5 風險管理常見問題 289

第十四章 如何設定采購部門的績效

第十五章 采購人需具備哪些核心技能

15.1 崗位職責 298

15.2 能力模型 300

第十六章 數字化,數智化

第十七章 如何做好授權與決策?

17.1 如何授權 310

17.2 決策方式 313

第十八章 做采購就會腐敗嗎?

18.1 控制環境 317

18.2 風險評估 318

18.3 控制活動 319

18.4 信息溝通 324

18.5 監督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