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程序設計:從理論到實踐(微課版)
郭衛斌、羅勇軍
相關主題
商品描述
"本書通過介紹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結構,計算機求解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系統地闡述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術,以及初步的工程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求解復雜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具備一定的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能力。 全書由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程序設計方法和數據組織與處理技術三部分組成。秉承了“以程序設計能力為導向,強化對程序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理念,由問題引出概念,闡述相關知識、理論、方法與技術。以案例為驅動,構造算法,訓練學生的實際編程能力。本書註重介紹和分析軟件設計全過程,包括算法設計、數據表達、編碼、調試與測試、文檔撰寫等。 本書是初學者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的理想選擇,既可作為高等學校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輔導用書,並且適合讀者自學。 "
目錄大綱
目錄
第一篇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
第1章計算機程序設計概述3
1.1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原理3
1.1.1計算機系統的組成3
1.1.2計算機硬件系統3
1.1.3計算機軟件系統4
1.1.4計算機系統的工作過程5
1.2計算機問題求解6
1.2.1分析問題8
1.2.2設計算法8
1.2.3編寫代碼13
1.2.4調試運行13
1.3計算機程序需要設計15
1.3.1如何設計計算機程序15
1.3.2程序設計語言的選擇15
1.3.3程序設計方法學17
1.4初識C語言17
1.4.1為什麼選擇C語言17
1.4.2C語言的發展歷程18
1.4.3程序開發環境19
1.4.4程序的開發與運行19
本章小結23
習題23
第2章程序設計基礎25
2.1計算機程序的基本結構25
2.1.1程序的結構形式252.1.2源程序文件的結構26
2.1.3函數的結構28
2.2程序的基本組成元素32
2.2.1標識符32
2.2.2常量、變量32
2.2.3運算符34
2.2.4表達式38
2.2.5語句39
2.2.6註釋39
2.3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技術41
2.3.1計算機程序設計方法41
2.3.2程序設計基本技術42
2.4程序設計的原則與風格51
本章小結57
習題58
第3章程序設計的數據基礎60
3.1什麼是數據類型60
3.1.1數據類型的概念60
3.1.2數據類型與程序的可移植性61
3.1.3數據類型的實質61
3.2C語言的數據類型62
3.3C語言中數據的組織與處理基礎64
3.3.1基礎類型數據的組織與處理64
3.3.2組合類型數據的組織與處理75
本章小結82
習題82
〖3〗計算機程序設計: 從理論到實踐(微課版)目錄〖3〗第二篇計算機程序設計方法
第4章結構化程序設計874.1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87
4.1.1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88
4.1.2結構化程序的基本控制結構90
4.1.3結構化程序的控制語句90
4.2順序結構程序設計92
4.2.1順序結構的特點及應用92
4.2.2順序結構程序的設計92
4.2.3順序結構程序設計舉例93
4.3選擇結構程序設計94
4.3.1選擇結構的特點及應用94
4.3.2選擇結構程序的設計95
4.3.3選擇結構程序的形式97
4.3.4選擇結構程序設計舉例99
4.4循環結構程序設計100
4.4.1循環結構的特點及應用101
4.4.2循環結構程序的設計101
4.4.3循環結構程序的形式101
4.4.4循環結構程序的嵌套105
4.4.5循環結構程序設計舉例105
本章小結110
習題110
第5章模塊化程序設計113
5.1模塊化程序設計的概念113
5.2模塊化程序設計過程114
5.2.1程序模塊的功能分解115
5.2.2程序模塊間語句的劃分116
5.2.3程序模塊間的通信方式118
5.3基於C語言的模塊化程序設計119
5.3.1函數的定義與聲明120
5.3.2函數調用與返回值機制124
5.3.3變量的作用域與生存期133
5.4模塊化程序設計舉例142
本章小結146
習題147
第三篇數據組織與處理技術
第6章批量數據組織與處理1536.1批量數據類型的概念153
6.2再識數組154
6.3數組的定義與初始化156
6.3.1數組定義156
6.3.2數組的初始化159
6.4利用數組進行數據處理160
6.5批量數據組織與處理舉例166
本章小結172
習題172
第7章混合數據組織與處理176
7.1混合數據類型的概念176
7.2結構體類型和結構體變量177
7.2.1結構體類型的創建177
7.2.2結構體變量的定義和初始化178
7.2.3結構體類型數據的引用181
7.3共用體類型和共用體變量187
7.3.1共用體類型創建、變量定義及引用187
7.3.2共用體類型與結構體類型的比較188
7.4枚舉類型和枚舉變量190
7.4.1枚舉類型創建及變量定義190
7.4.2枚舉類型數據的特點191
7.5混合數據組織與處理舉例193
本章小結196
習題196
第8章對數據的間接訪問202
8.1對數據的訪問方式202
8.2指針變量的定義、初始化及引用204
8.2.1指針變量的定義204
8.2.2指針變量的初始化204
8.2.3指針的引用205
8.2.4指針的基本操作207
8.2.5多級指針209
8.3使用指針訪問批量類型數據210
8.3.1使用指針訪問一維數組210
8.3.2使用指針訪問二維數組213
8.3.3使用指針處理字符類型數據217
8.4使用指針訪問混合類型數據218
8.4.1結構體指針變量的定義及初始化218
8.4.2結構體指針變量的引用219
8.5使用指針訪問函數220
8.5.1返回指針值的函數220
8.5.2通過函數指針調用函數222
8.5.3指針作為main()函數的形參224
本章小結226
習題227
第9章動態數據組織與處理231
9.1動態數據概述231
9.2動態內存管理232
9.2.1內存分區模型232
9.2.2C語言的動態內存分配函數233
9.3利用鏈表實現動態數據組織與處理237
9.3.1單向鏈表237
9.3.2雙向鏈表240
9.3.3環形鏈表241
9.4利用棧實現動態數據組織與處理242
9.5利用隊列實現動態數據組織與處理247
本章小結250
習題251
第10章磁盤數據組織與處理254
10.1磁盤數據概述254
10.2C語言中的磁盤數據管理256
10.2.1文件的打開和關閉257
10.2.2文件的順序讀寫259
10.2.3文件的隨機讀寫261
10.2.4文件的狀態檢查263
10.3文件程序設計舉例265
本章小結269
習題270
參考文獻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