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是我贏的方式:不斷換工作的職場逃兵,如何變成連鎖餐飲大老闆?

橫山貴子 著、邱惠悠 譯

買這商品的人也買了...

商品描述

<簡介>

「逃跑不是懦弱,
而是為了更接近理想生活的必要過程。」
──作者橫山貴子

「碰到一份不喜歡、或是很討厭的工作,我該選擇忍耐還是堅持?」
「如果現在就放棄,別人覺得我很軟弱、沒有責任感……。」
但,勉強自己忍耐討厭的事,而浪費了「現在」,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誠實嗎?

作者橫山貴子大專畢業沒幾年就換了九次工作,
創業後又經歷二十一次失敗的開店經驗。
她從大人眼裡「心不定」的草莓族,如今變成人氣餐飲事業群董事長,
她的成功祕訣就在於:「從每一次逃走過程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

◎還沒三十歲就換了九次工作
——他們說我無法忍耐,我說我充滿行動力:
大專念了兩所,第一份工作只做半年,當第一家餐經營得有聲有色,
作者卻一心只想閃人。
逃跑有許多風險,最糟糕的是失去別人對你的信賴感,但她也學到:
‧不斷換工作,但人脈要留下來。
‧人生沒有無用的資歷,即使是當初你討厭的事,你也會有所收穫。
‧與其熬到鐵杵磨成針,我要更珍惜現在。
‧如果你想逃,先自問:這個決定,是否能讓我更接近理想?

◎開店沒招牌照樣成功,但「沒想法」就是自找苦吃:
好不容易開了一間人氣餐廳,卻因為不懂料理而跟主廚鬧不合,
與其痛苦忍受,她選擇從自己的店逃走,
並在別家餐廳打工學料理,重新從基本功做起。她學到了:
‧什麼情況下,「等」是必要的投資?放棄眼前成果,是逃、還是為了永續經營?
‧逃是為了重新來過。這時要創造流行、研發新品,不能做跟先前同樣的事——這不等於「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否則你會真的被迫再逃一次。

◎逃是一種路徑修正,不為某些事浪費力氣:
現在的她成為日本人氣餐飲企業董事長,
每一次的逃走,都是磨去原本弱點的墊腳石,她歸納出自己的成功哲學:
‧外行不要緊,只要想辦法融入內行
‧力氣不可以浪費在不信任上,如果這樣就該逃
‧別被討厭的問題,轉移注意力。如果有這種狀況,也該逃
‧真正的強人不是自己來,別自己硬扛,得讓其他人願意幫你。

橫山貴子說:像我,只有5%的細心和95%的遲鈍,
但只要懂得「逃」,就是件好事,
這是重新選擇的按鈕,代表你不斷地為人生採取行動。

目錄:
推薦序一 給不想幹,或正想大幹一場的人╱買買氏
推薦序二 懂得轉彎,才能活出自己的幸福╱宋耿郎
推薦序三 懂得取捨人生,才是成功創業家╱黃茂景

前 言 懂得逃,其實是件好事
第一章 還沒三十歲我就換了九次工作─—真是,充滿行動力
沒有招牌,誤打誤撞成為人氣餐廳
服務就該以客為尊,卻得罪了廚師
該留,還是走?
事業經營有聲有色,我卻一心只想閃人
有錢好辦事,但要做什麼?
逃,是為了重新站起來
無法忍耐,於是我充滿行動力
放棄奪回自己的店,開一家自己能掌握的店
逃,需要勇氣

第二章 從沒想過人生目標是什麼,直到……
從幼稚園開始,就習慣離開
為了逃避父母的期待,於是叛逆
嫁入豪門很誘人,但我不想當貴婦
同學因夢想進大學,我卻是為了不再被逼問
第一份工作只做半年就不耐煩
為了理想辭職,反而離理想愈來愈遠
業績翻倍,部長卻說:「妳明天不用來了。」
不斷換工作,但把人脈留下來
老闆是親戚,工作就輕鬆?一點也不
忍耐到最後就是你的?
該等鐵杵磨成針?我更珍惜現在
酒友也能變生意夥伴
朋友天馬行空給建議,我負責把它變成真

第三章 開店沒招牌照樣成功,但沒想法就是自找苦吃
沒有創業計畫,一路碰壁也要開店
沒專業照樣能開店,但沒想法就自找苦吃
不懂下指令,交給專業也救不了你
不會做菜怎麼開餐廳?
不做招牌,就是要讓客人找不到
等客人上門?還不如自己出門去找
客層一:為什麼鎖定兩三個走在一起的男性?
故意不標價,客人覺得賺到了!
「男性在這些地方很脆弱」
逃,於是我有了新的開始

第四章 公司不能沒有我,這讓我窒息。怎麼逃呢?
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某些客人本店「不歡迎光臨」
明星員工、英明老闆,不是公司之福
反行銷的行銷活動
處理怪客人的自保法:只響一次的電話聲
不能沒有我的店,讓我窒息了
在木材工廠裡吃飯?
舊店新裝,讓對的客人上門
大口吃肉還不會胖,鎖定肉食女成功創造超人氣
成功經驗,害我狠狠摔跤
瞬間衝出超人氣,也可能一夕消失
這次,我不逃了
研發新產品,調整姿勢重新起跑
等不到客人上門,那就收起店鋪只賣食品
食安問題,意外成為成功契機
曾大受歡迎也面臨被淘汰,到底成功是什麼?
以自己的節奏前進

第五章 逃是一種路徑修正,我不為某些事浪費力氣
外行不要緊,只要想辦法融入內行
真正的強人不是自己來,是讓其他人願意幫你
「剛剛好」原則
自己做的決定,必須自己負責任
別把力氣浪費在不信任上
管理就像談戀愛,千萬別偷看情人的手機
別被討厭的問題轉移注意力
只要別停留在原地,就能離夢想更近

結 語 95%的遲鈍,5%的細心

前言 
懂得逃,其實是件好事

在我二十幾歲左右,曾頻繁換了九次工作。那時候我經常想:「要追求比這裡更適合自己的地方」,其實,我只是不斷地逃避現實生活罷了。

  當時,我還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是突發奇想地告訴自己:「不如先創業再說吧。」換句話說,許多人創業是因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創業;我卻是為了逃離現實生活而創業。

  後來,我踏入自己最喜歡的餐飲業,並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餐廳,但我仍然未停止逃跑。

俗話說:「鐵杵磨成繡花針」、「堅持就能獲得勝利」,大多數人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就是絕對不能輕言放棄,只要堅持到底,一定得到你要的結果。因此,在我不斷轉換跑道的那段時間,也曾經覺得自己是個差勁的人,甚至討厭自己。 

  但是,在我創業十七年後的今天,我可以非常有自信地說:「懂得逃,其實是一件好事。」

從我豐富的逃避經驗中,我體悟到:唯有勇敢地跳脫自己無法接受的狀況,才能獲得自由、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並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逃甚至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為了更接近理想生活的必要過程。

  雖然,這麼做必然存在著風險,但勉強自己過討厭的生活、忍耐不滿意的現況,需要承擔的風險更大。實際上,忍耐、屈就不會讓你過得比較安逸,反而會讓你陷入猶豫、每天為了該不該離開而煩惱,不但浪費許多力氣,又無法解決問題。因為逃避與忍耐都需要付出代價,因此,我寧願選擇從不適合自己的環境離開,也不願選擇勉強自己忍耐,繼續過討厭的日子。

你現在的生活,是不是與自己想要追求的一樣呢?你的吃苦耐勞,是不是能夠成為你繼續前進的力量?你是否為了家人、為了公司、或是為了怕別人說閒話,而勉強自己,忍耐自己所討厭的事物呢?

如果你正猶豫不知道該走還是該留的狀態,我建議,不妨大膽逃走吧。

人生只有一次,任性地逃離討厭的事物,總好過吞忍生活、徒留遺憾。或許你也會像我一樣,從每一次逃走的過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並用最自在的節奏,追求你的理想生活。

推薦序
給不想幹,或正想大幹一場的人
《棄業日記》作者、〈直接跟農夫買〉社企發起人╱買買氏

閱讀完這本書的當天,我正巧收到自己的讀者來信,信中的大意是:「我好想跟妳一樣做自己理想中的事,但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建議我怎麼開始嗎?」

我馬上將本書作者橫山貴子在書中的一句話送給他:「事情會不會成功,沒有實際做做看是永遠不會知道結果的。」

可是我卻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直問該怎麼做的人,最後真的去落實的並不多。例如有些人會問:「我好想自助旅行,該怎麼開始?」「我好想開一家自己的店,要怎麼做才會成功?」「我想出國進修,該怎麼做呢?」但過一段時間會發現,他們還在被動地等答案,什麼都還沒進行。

真正想實踐理想、或展開革新的人,當別人還在「問」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做」的路上。鼓起勇氣逃出習以為常的現狀,就是他們的答案。

橫山貴子就是專業的逃跑專家,她也自己這麼認為,雖然乍聽有點負面,但看完這本書就會知道,她其實是個想做什麼就立刻去做的實踐者、百分之百的行動派。而且有別於許多勵志書著重人性光輝面,橫山貴子不矯情、不掩飾自己的人性和缺點,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在她身上看見自己的一部分,更容易進行反思。

例如「因為不喜歡主管而想逃」、「被同事討厭而想逃」、「薪水太少而想逃」、「無法和團隊溝通而想逃」、「工作內容和想像不同而想逃」,「做的事跟理想有差距而想逃」,可說是集所有辭職內心話於大全,誰沒有這樣過呢?

可是又跟著她的每次逃跑,看著她的成功與失敗,和她一起發現「等,是必要的投資」、「如果人生需要獲得,都得付出相應的成本」、「原來有時候問題的關鍵可能在自己身上」、「人生沒有毫無意義的經驗」……

其中我最心有戚戚焉的,莫過於她逃離主管職後的體認:「無論是工作或生活,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如果老是在意別人與自己不同之處,處處挑毛病,只會讓自己變得很不快樂,並且把自己推入孤獨的深淵。唯有尊重每個人的特色、彼此包容,才能合作愉快。」對於要求完美、做事方法卻常讓工作夥伴痛苦的人,或陷於人際困境中的工作者,這段話實在是個救贖。

閱讀這本書,是幫助修正自己的好過程。

不論是告別心愛的廣告工作、流浪台灣,寫出掀起熱潮的《棄業日記》;還是為了提升非營利組織的永續性,成立「直接跟農夫買」社會企業,我的人生和橫山貴子雷同之處,都是跨領域發展、都是喜歡一件事就趕快去做、都是習慣跳脫然後創造,然後盡全力把它做到好。

所以不論是她的經驗,或是我自己的小小人生歷程,我都發現,「離開遲滯的現狀,是另一種前進的方式」。至於是選擇留在航道上、轉換前進的方式,或者選擇駛向全新不同的航道,只要確定自己不是擺爛和漫無目的地落跑,而是逃出泥沼、持續朝著目標前進,那就勇敢地大幹一場吧!事情會不會成功,沒有實際做做看是永遠不會知道結果的。

推薦序        
人生懂得轉彎,才能活出自己的幸福
被鴻海郭董事長數落而出名的雞排博士╱宋耿郎

這是一部值得推薦與珍藏的書籍,原因無他,文中許多觀念與我遭受人生重大挫折後的感觸與體驗十分接近,我能說英雄所見略同嗎?橫山貴子用自己的轉職體驗以及創業經驗來告訴大家,面對未來應該怎麼選擇與規劃;我則是向大家說明,人生經歷只有一次,沒有對錯,都是累積。

我們在小時候曾經立志長大要做什麼,也夢想能夠成就未來,但在大學畢業之後,反而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或許你有心中理想的目標,卻不知道該如何逐步實現,於是找到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隨波逐流,讓自己淹沒在茫茫人海之中。

作者的成功經驗卻告訴你,不能勉強自己忍耐討厭的事情,因為自己生活不快樂,根本就是在浪費人生。上帝對人類最公平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要怎麼過全憑自己選擇,我內心深深的感觸就是,誰讓我不開心,我就換掉誰。

千金難買早知道,而年輕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興趣是什麼嗎?其實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人生總是摸著石頭過河,無時無刻在探索未知的未來,因此,每個人總要多方涉獵,不斷地嘗試,才能找出自己的興趣與方向。

我建議大家應該過有計畫的人生,好好打算未來,仔細評估、做出決定,然後勇敢往前衝。作者提供我們一個重要的思考點:做出決定前,先想想──這個決定能否讓我更接近自己的理想?

相信大多數人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走彎路才是人生的常態,但大家通常會安逸於生活慣性,縱使不如意,但是「還沒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時,總是安慰自己可以繼續這樣過下去。

人生只有一次,遇到轉折不要害怕修正,與其長期忍受可以接受的痛苦,不如勇敢面對短期的不適應,走出生活的泥沼,朝著自己訂定的目標,勇敢大步前進。

生命中的每一次接觸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如何能在創業當中趨吉避凶呢?瞭解別人創業過程中的小撇步,套用到自己的創業路上,必然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作者把自己創業當中,面臨的困境與落跑的原因,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給讀者,相信大家除了可以少走冤枉路,更能在崎嶇蜿蜒的創業路上,快速達陣。

推薦序
懂得取捨人生才是成功創業家
創業圓夢網專業顧問、拾寶聯合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黃茂景

「逃跑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更接近理想生活的必要過程。」這是作者橫山貴子創業成功的秘訣,她從每一次逃走過程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路。

「餐飲創業」是許多人的夢想,通常一個人會開餐飲店,多半是因為「會做料理」而投入開店創業,但是,未必具有餐飲店的經營能力。這是你我在周遭經常看到許多餐飲店開開關關的現況。看完《逃,是我贏的方式》之後,我由衷推薦想創業的朋友,務必要看這本書。
  
作者認為外行不要緊,只要想辦法融入內行就好,於是她以一個門外生手的姿態籌備開店,憑著一股傻勁,結果莫名其妙地生意超好,店面沒有招牌,卻誤打誤撞成為人氣餐廳。她以為服務就該以客為尊,沒想到卻因此得罪了廚師──這是合夥人常見的夢懕,也構成她「逃」的主因。

她忽略的一點是:餐飲店經營要以商品導向為主!我授課時曾詢問同學「市場導向」和「商品導向」哪個重要?市場導向的作法常常會因客人需求而改變,而抓不定棋,很難被顧客認同,大規模展店、擁有雄厚資金的經營者,才會以「市場導向」攻占市佔率。

至於商品導向的作法,是決定在自己拿手的領域一決勝負,讓顧客知道你的特色。對於沒有雄厚資金的小型餐飲店經營者而言,是一項適合的經營模式。就像作者後來採取舊店新裝、抓住肉食女怕胖的心態,吸引目標客人上門的方法一樣。

人生不能重來,但可以不斷修正,這常常是一個成功創業家懂得取捨人生的寫照,他們雖然不斷地「逃」,卻是持續不斷地追求理想人生目標。

內文試閱:
第一份工作只做半年就離職
一九八四年從短期大學畢業後,我到專門從事珠寶企畫、製造、販賣的「4℃」公司上班。在面試時,除了進行性向測驗外,公司還要求面試者攜帶作品集作為參考資料。後來我順利被錄取,被分配到公司剛成立的、算是比較特殊的「新專案事業部」。所有的成員都是新進員工,除了部門主管則是從其他公司挖角過來的。

當時正是服裝及珠寶業景氣大好的時候,很多業者都希望能分一杯羹,跨足這個領域。我們公司本來就負責珠寶相關業務,但老闆希望能將市場範圍拓展至衣食住的領域,並期望在娛樂領域上擴大公司事業。於是,我被指派企畫時髦的帳篷及超輕型飛機(編按:一種慢速飛行器,而且能符合最低飛行法規。二○○四年起歐美國家開始流行輕型飛機飛行運動,台灣目前也有輕航機飛機場)等戶外活動用品,經常要到處做市場調查。

我與同事相處愉快,即使調查要上山下海也覺得開心,只不過當初進入這家公司,是以為自己可以發揮店面設計方面的專長,所以心中隱約覺得:「現在做的事與我真正想做的事不同。」那份工作其實相當具有挑戰性,可惜我當時並沒有這樣想。

因為工作上一直沒有具體的成績,我開始感到焦慮與不滿,完全看不到自己在未來可能有什麼樣的成果。尤其那時候年紀又輕,個性比較急躁,根本無法忍受目前正在做的事,必須要五年或十年後才能看到結果。

但在成為經營者之後,我十分了解「等」也是必要的投資,比起眼前的成果,能讓公司持續發展、永續經營的計畫反而更重要。若不懂得等待時機收割,即使再努力也得不到收穫。

現在回想,當年應該可以主動提出想做的事,也應該相信「繼續做下去,過幾年狀況就會改變」,來調整自己的情緒,但我卻被「與自己想做的事不同」的想法蒙蔽,並且不斷自問:「我特地補習、辛苦地重考才進入美術大學,好不容易畢業開始工作,為什麼做的卻是這種事?」這個念頭讓我更加焦慮。

因此,上班四個月左右,我開始出現辭職的想法。我並沒有特地找誰商量,只是跟比較親近的朋友說我想離職。同期進公司的同事聽到後,紛紛勸我:「一切才剛開始,接下來才是大顯身手的時候。」雖然他們講的話都沒錯,但我急著想發揮所長,實在沒耐心繼續等了。

另一方面,短期大學的同班同學當中,也有人和我一樣,工作半年就離職。我們曾一起討論該不該離開,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如果覺得工作內容與想做的事不一樣,就應該趁早離開。

而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我的主管。

我非常討厭這位主管,我與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經常聚在一起講他的壞話。他是一位很愛碎碎唸、時常拍老闆馬屁的人,即使曾管理過知名服飾品牌,但不管是穿著或談吐,都與一般上班族沒兩樣,看不出有什麼獨到的品味,甚至連他講話的樣子都讓我覺得噁心。

因為無法認同他的做事方式,我就會覺得做每件被他指派的事,都是被迫去執行的。無論他對我說什麼,都會讓我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甚至忍不住想對他說:「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因為這些原因,我進入公司半年後就辭職了。

不過,我認為當時並不是非走不可,而是不得不走。就和決定考美術大學一樣,我會離職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嘴巴太快」。因為到處向別人說「我要辭職」,搞得自己不辭職都說不過去,說穿了,就是做決定太草率又沒想到結果。

父親經常對我說:「一旦決定了,就要迅速展開行動。」或許是受到他的影響,我一決定要辭職就馬上提出了辭呈。有時候我都會想,雖然我與父親關係不太好,但可能就是因為我們性格太像了,才會變得如此水火不容。

所幸,現在我們的關係好多了,偶爾還會一起喝酒聊天。這段關係修復的契機,就是我決定創業的時候。

剛創業時,因為所有精神與時間都放在工作上,我常常住在店裡、很少回家。父親擔心我的狀況,還特地跑到店裡來看我,讓我非常感動。等到自己開了好幾家店以後,我才發現我們已經自然到可以一起聊工作上的事情了,而且因為擁有經營公司的話題,二人之間的距離也逐漸縮小了。更令人意外的是,到了現在,在工作上最支持我的就是我的父親。

不斷換工作,但把人脈留下來
後來我又陸續換了幾份工作,最長的也只做了四年。

那是我決定創業前的最後一份工作,是一間親戚開的珠寶公司。她不知道從哪聽到我曾從事與珠寶相關的工作,所以主動詢問我有沒有意願到她的公司上班。

詳細了解後,才知道他們公司並沒有自己的店面,只是將自家經營的珠寶品牌,推銷到各個通路做展示販賣。那時候我已經二十九歲了,雖然也曾想過要自己創業,但我還是比較想要當個上班族,加上這是我熟悉的行業,工作內容又與經營品牌有關,因此我決定到她的公司上班。

我在這家公司擔任商品企畫,因為有過去的工作經驗,也認識了許多廠商,所以這份新職務還算順利。這與我一直換工作也有關係,因為每換一次工作,就能認識新的客戶,比一般人更容易累積人脈。不只如此,我還會把所有換來的名片收好,與想要繼續深交的人保持連絡。

也許,我從一開始就沒有「公司」的意識,所以與廠商或客戶來往,都是以「個人」的角度出發。之後陸續又換了幾份工作,我更肯定自己很難融入組織文化,我就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沒有公司或品牌庇護,也能生存下去的人。」

以前我並不了解人脈的重要,只覺得無論是客戶或廠商,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比起向公司的資深同事或主管討教,這些人接觸的世面一定更廣,也會有不同的見解和觀點,能讓我成長得更快。

我能獲得這麼多可靠的人脈,或許是因為年幼時經常搬家及轉學,所以很習慣在轉換環境時,觀察應該與哪些人打好關係,能讓自己快速適應環境,或取得需要的知識。

不只如此,我發現即使自己任性地不斷換工作,但只要好好經營人脈,無論做任何事都能減少許多阻礙。縱使我不是一個會未雨綢繆的人,也懂得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對自己有極大的助益。

不過,我絕對不會因為有特別的目的,才與對方來往,也不會刻意送禮或請客討好別人,那樣很虛偽。通常我會約一些想深交的對象,一起喝喝酒、吃個飯,在聊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交情,獲得對方的信賴,漸漸變成好朋友。

而且食物真的有神奇的魔力,尤其是與人一起分享美食的時候,就算是原本很陌生的人,只要聚在一起吃過一兩次飯,就會漸漸變得熟悉,最後打成一片。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很喜歡和朋友一起吃吃喝喝,那是最放鬆的時刻。

或許,這就是我想開餐廳的動機。

忍耐到最後就是你的?
我在二十幾歲時不斷地換工作。工作資歷最短三天,最長四年,不管哪家公司我都待不久。

從珠寶的企畫及銷售、廣告代理店、不動產公司的董事長祕書、到以牛郎為客群的時裝出租店、直銷商品的企畫︙︙等,這些行業之間幾乎沒有交集。

即使是以正式員工被聘用的工作,一旦我感覺與自己的理想不同,就會毫不猶豫地找下一份。雖然每一次離職的原因都不相同,但說穿了,都是因為我覺得:繼續待下去,也不會有適合自己的位置。一旦產生這種想法,工作就會變成一種折磨,做什麼都覺得不對勁。

我熱愛工作,不管做什麼,我都全心全意地投入。有時還因為過於熱愛,而與同事發生衝突或和主管對立。正因為如此,只要覺得工作環境不適合自己,就讓我非常地彆扭,做任何事都綁手綁腳的。

另外,因為是自己不喜歡的環境,所以會不自覺顯露出負面情緒,不只影響到自己,也對同事造成負面影響。於是每次遇到這種狀況,我總是當機立斷、轉身走人,這樣說好像我很瀟灑,其實只是無法忍耐不合適的環境,所以從痛苦中逃走罷了。一遇到不如意的狀況,我總是習慣先逃再說,這個習慣直到創業後也沒有改變。

俗話說:「鐵杵磨成繡花針」,你一定也常聽到,即使是冰冷的石頭,只要在上面坐三年,也能讓石頭變得溫暖。也就是說,如果能暫時忍耐,度過眼前的瓶頸,一定能在工作上出人頭地。若是在石頭還沒坐熱前就匆忙逃走了,接下來還得重新尋找另一顆石頭,從頭開始努力,這就是逃跑最大的風險。

逃離還有其他的風險,比如,別人對你會產生不信任感。一般來說,當你更換工作的次數愈多,就愈不容易找到新工作。即使你能力很強,但面試官只要看到履歷表上洋洋灑灑的工作經歷,再看到任職的時間,你可能就先被淘汰了。

我創業後的這十七年間,也曾經面試不少人,對於那些轉職次數較多的人,確實容易有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雖然自己年輕時也經常換工作,但這種刻板印象很難改變。

該等鐵杵磨成針?我更珍惜現在
無論逃或是留下來,都有著不可輕忽的風險。我也知道,只要坐久了,冰冷的石頭也會變溫暖,但如果坐太久因此吹到風、生病了,那多划不來?也有可能我們以為自己坐著的是石頭,花大把時間努力把它坐暖,卻在多年後才驚覺,屁股底下是冰塊,於是投入的心力全都化成一攤水,什麼都沒留下。

堅持到底的精神很可貴,也值得頌揚,但你可曾想過,如果投入一切,並要求自己忍耐不合理的環境,到最後卻什麼也沒得到,那你該怎麼辦?

逃需要冒險,但選擇停在原地也有必須面對的代價。簡言之,人生如果想要「獲得」,都得付出相應的「成本」。

選擇留下來或是逃走,都得自己決定。與其逼自己忍耐,結果還可能一無所有,我寧可放手一搏,找尋其他的可能。畢竟生命是有限的,我無法接受一輩子都在忍耐和猶豫中浪費掉。對我來說,這種方式付出的代價更大。

我也曾經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夠優秀、缺乏忍耐力的人,因而陷入厭惡自己的情緒中。直到創業、開始掌握自己的人生後,才了解了一個道理:在那個時期遇到的人、累積的工作資歷,到了今天全部變成我的資產。即使是當年討厭的主管,也讓我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

所以,若你正身處一個令你不斷想逃走的環境,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現在做的這個『逃』決定,到底是單純缺乏勇氣,還是因為想找尋更多可能呢?」請好好地傾聽內心的聲音,並問問自己:

「這個決定,是否能促使我繼續往前走?」
「這個決定,是否能讓我更接近理想的人生?」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根本不該花任何一秒猶豫或忍耐。不需要生活得這麼痛苦,更沒必要把自己塑造成苦情的主角,你只要轉身離開,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機會。

逃離,容易讓人誤解是懦弱、不負責任的行為。當然,不履行自己的義務,將自己該盡的責任轉嫁他人,自然是不對的行為。但若是為了打破停滯不前的現狀,促使自己繼續前進,那就該毫不猶豫地起身。畢竟,逃也是前進的一種方式。

有一次,我在某個研習會上談到這個觀點,大途告一段落時,有一位與會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如果我早一點聽到這些話,就不會浪費這麼多年寶貴的青春在這段婚姻上了,而且我們最後還是離婚了。」因為這句話,我更認定「當下即斷」的決定。

別被討厭的問題轉移注意力
在我還在摸索階段、不斷換工作時,因為總是主觀地評論別人,因此不管到什麼地方,都覺得不開心。

我相信現在很多上班族,一定也曾為「必須與討厭的對象一起工作」感到困擾。如果因為這種事就消弭你對工作的熱情,是非常可惜的。其實不妨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對方那些討人厭的缺點,可能正是他立足於職場的強項。正因為有許多不同個性的人,各自站在不同的角色上,公司才能取得平衡。只要能這樣思考,相信你一定能學到更多。

如果你還是覺得工作讓你很痛苦,我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讓神經粗一點,好好鍛練自己的「遲鈍感」。遲鈍並不是一件壞事,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就是不要把焦點放在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我認為,別過於在意小細節、遇到討厭的事最好立刻忘掉,都有助於更專注在工作上,表現更卓越。

許多人聽到「你是個遲鈍的人」時,都會認為這是負面批評,並急著想要改變自己、成為更細心的人。你是否也曾因為不想搞砸工作上重要的事,勉強自己振作,努力盯緊所有細節?但我個人認為,九五%的遲鈍加上五%的細心,才是身心靈能夠最舒適的比例。如果你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你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問題裡,有九五%是與人生目標無關的事。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非常在意別人觀感的人,常常因為朋友一句無心的話就感到傷心難過,而且為了讓周圍的人都能喜歡我,而隱藏了自己真實的個性。但是隨著搬家,生活環境不斷變化,在接觸了許多人之後,我開始學會不拘小節,培養自己擁有遲鈍感。

一般人都會在意旁人怎麼看待自己,不過我猜測你周圍的人根本一點都不在意你內心糾葛的是什麼。在周圍的人眼中,你不過就是一般人而已。發現這個道理後,我開始覺得根本不必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因此,培養「遲鈍感」的第一步,就是必須了解這個事實。若是一味耗費精神,關注根本不需要過度在意的事,根本就是浪費時間及體力而已。不如利用自己僅有的五%細心,抓住真正重要、不能錯過的事,其他的事,就運用遲鈍感輕鬆帶過吧。

<作者簡介>

作者
橫山貴子
  EECo公司(Emotional Eggs Company)代表董事。一九六三年九月十七日出生於靜岡縣,是家中的長女。美術大學畢業後,曾任職於珠寶公司,當時雖然才二十幾歲,就換過九次工作。三十歲後立志創業,利用三年的時間存了五百萬日圓,終於在三十三歲那年,在隱密的住宅區開設餐廳「二〇一號室」。
  「二〇一號室」成功吸引許多熟客之後,又陸續開設了「續二〇一號室」「村上製作所」「中村玄」等餐廳。餐廳不只店名有趣,就連「沒有店面招牌」也成為一大特色,開幕後還會不時更換店名、結束營業、重新開店。截至二〇一四年十一月為止,一共擁有「Club小羊」「月世界」「豆種菌」「中村玄」四家餐廳,還開辦了以美容養生為主的「豆種菌」發酵教室。

譯者
邱惠悠
  苗栗縣人,一九九九年畢業於日本近畿大學,返台後曾於電子業擔任業務並兼任專案管理師十一年。目前就職於日商公司擔任國際採購業務,兼職翻譯。譯作有:《你一定想知道的日本文學史》、《一個人的心情整理簿》(以上皆由大是文化出版)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