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未來:找回經濟中的人性 ビジネスの未来 : エコノミーにヒューマニティを取り戻す

山口周 著 陳幼雯 譯

商品描述

  活在21世紀的我們,見證了全球經濟猛烈發展的強盛時期,看見世界各國以各種不同經濟手段、科技力量、勞動資本、發動戰爭等政策、措施,將商業經濟的發展推往如今的極致。儘管Covid 19疫情突發,我們卻也即刻發展出相應對策、疫苗。為了再次注入經濟活水,甚至有了元宇宙、虛擬貨幣等,做為啟動新一波新式「商業遊戲」。

  當世界正忙著應對近幾年經濟「低成長」、「停滯」、「衰退」等情況,《商業的未來》一書卻提出:「這一切都不值得悲傷、擔心,因為商業已經完成使命。」世界的經濟成長已經進入尾聲。一直以來,人類懷抱著「打造物質不虞匱乏、生存不受威脅的物質社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願望其實已然達成。經濟無法再提升的原因,在於我們已經漸漸要降落在「慶典的高原」。社會如今正前進的方向並不是「停滯的黑暗谷底」,而是「成熟而光明的高原」

  「我們社會已經打造出物質生活的基礎,在除去這個目標之後,我們應該會看到面前出現各式各樣的選項。在漸漸邁向高原的社會中,我認為讓人性本能的衝動得到滿足,可能才是兼顧經濟與人性,兼顧Economy和Humanity的不二法門。」

  山口周是日本著名商業經濟大師,著作等身,曾為多個知名跨國企業擬定商業、文化或組織發展策略等,是國際間備受矚目的經濟學者。本書《商業的未來:找回經濟中的人性》,主題在提供讀者反思,當我們逐漸進入「高原社會」,慢慢從需要「犧牲現在成就未來」的工具主義(Instrumental,功能性)轉型,成為「活在當下,活得豐饒又生機盎然」這種自我成就式的Consummatory(圓滿性)時,究竟該怎麼規劃「未來社會的藍圖」。

  長年經濟成長之後,人類夢寐以求,希望獲得物質基礎以求生存的夢想已然達成,但我們也因此明白,經濟與幸福已經沒有太大的關聯。作者山口周在書中出提出三個規畫未來建議:一、:找到真正想做的事,參與其中。二:付錢給真正想支持的人事物。三:採行無條件基本收入。高原社會經濟的動力將是來自「同理」與「慰藉」,要轉型成有難同當的「高負擔、高福利」社會。改變我們習以為常的價值觀,從本書出發,思考幸福社會的真義。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山口周(SHU YAMAGUCHI)


  1970年出生於東京都。獨立研究者、作家、演說家。Leibniz公司創始人,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院哲學系、文學研究所美學美術史學組碩士。在電通、波士頓諮詢集團等公司從事擬定策略、文化政策、組織發展等工作。著作《美意識:為什麼商界菁英都在培養美感?》獲得商業書大獎2018亞軍、HR獎2018冠軍(書籍部門)。另外也著有《劣化大叔社會的處方箋(劣化するオッサン社会の処方箋,暫譯)》、《如何打造全世界最創新的組織》(世界で最もイノベーティブな組織の作り方)、《外商顧問公司的知識生產術》(外資系コンサルの知的生産術)、《戰勝Google的廣告模式》(グーグルに勝つ広告モデル)(皆以岡本一郎之名出版)、《外商顧問公司的超強簡報術:圖解表現的23種技巧》(究竟出版)、《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采實文化)、《成為新人類:24個明日菁英的嶄新定義》(行人出版)、《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50個關鍵哲學概念,幫助你洞察情況、學習批判思考、主導議題,正確解讀世界》(如果出版)等書。現居神奈川縣葉山町。

譯者簡介

陳幼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中日組畢業,現為回歸在家工作的自由筆譯工作者,在網球、羽球和島內散步之間尋求疫情期間的動能。心靈原鄉是鴨川、難波、溫羅汀和花蓮,分靈體存放在各大電影院和師大本部,譯有《樂高:小積木立大功,用玩具堆出財富帝國的秘訣》(合譯)、《Google AdSense完全活用教本》等書。

  歡迎來信指教:honyakujinsei@gmail.com

目錄大綱

前言

第一章 我們身處何方?
如何設想疫情後的世界?
抵達高原的社會
整體來說,「自認幸福」的人大幅增加
趨近夢想烏托邦的社會
商業的使命告終
轉型為「孕育豐富文化的商業經濟」
GDP成長率的天花板
「搶救GDP」
GDP是「具有任意性的數值」
發明GDP的相關爭議
GDP指標代表的意義
重新設定新的價值觀與新的社會願景
成長率的全球性停滯
成長感「僅止於幻想」
對成長的信仰無異於宗教
從「異常狀態」回到「正常狀態」
硬著陸的日本
人口天花板
邏輯曲線的啟示
軸心時代
活在文明化的尾聲
「大重置」的意義
「資本價值」和「時間價值」都歸零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幻想
結束成長的「高原狀態」社會

第二章 我們要邁向何方?
從經濟性轉向人性
我們要邁向的「高原社會」面貌
科技新創是幻想
「社會創新」至關重要
創新會擴大貧富差距
無助於GDP的GAFAM服務
創新造成失業,失業擴大貧富差距
「經濟理性」外側的問題依然存在
為什麼企業會巨大化?
走到自由市場的極限
市場只能解決「經濟理性極限曲線」內側的問題
罕見的問題有辦法解決嗎?
「人的條件」是什麼?
動力的來源是「人性本能的衝動」
「資本主義終究會自取滅亡」的預測
在社會中推行「贈與制度」之必要
獲得高昂的精神酬勞
工作本身就很快樂
社會願景大轉向,看向社會民主主義的時刻
人為問題製造機——行銷
道德或好景氣
關於「欺騙」的極限
「想要」不是「需要」
擁抱不道德——奢侈帶動經濟
只有炫耀性消費和必要性消費兩種嗎?
「無限加熱」的結果
散財遊戲的贏家會有什麼下場?
在「必須」與「奢侈」之間的答案
是否能感受到「至高體驗」
讓人生「值得活」
Instrumental與Consummatory

第三章 我們該如何應對?
高原的Consummatory經濟
我們需要優雅又美麗的蛻變
改變歷史的「小小領導者」
叩問「體制與個體之間的關係」
提議一、:找到真正想做的事,參與其中
重新叩問商業經濟的本質
衝動是社會創新的動力
讓衝動重新駭入體制
從文明價值轉型為文化價值
「不被消費」的價值
勞動+酬勞=活動
玩樂與勞動的一體化
沒有「勞動」的社會就沒有「閒暇」
Consummatory與化境
被消磨殆盡的「幸福感受力」
超過九成的人都在浪費無可取代的人生
多方嘗試
人生需要「浪費」與「揮霍」
職涯發展的契機
Instrumental思維會引發悲劇
阻礙衝動的因素
民間傳說與「重要教誨」的共通點
偽善的規範才是最大的阻礙
「創造是一場遊戲」
提議二:付錢給真正想支持的人事物
價值鏈的極限
找回「勞動的喜悅」
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看見彼此
從價值鏈走向價值圈
「負責的消費」和「贈與」的關係
「消費」與「購買」變成更接近「贈與」或「支持」的活動
用「負責的消費」駭入自由市場
小而近而美
轉型為「小而近而美」的價值圈
提議三:採行無條件基本收入
知性生產的質與量
讓社會創新成功的最低條件
貧富差距擴大在高原社會的解方
「社會投資型國家」不可行
轉換成Consummatory的職業
「反向駭入資本主義」代表的意義
叩問「什麼是更美好的人生?」

補論
一、成立社會藍圖會議
邁向「大型的北歐型社會民主主義國家」
只構思得出「貧乏的豐饒」
二、推行社會平衡計分卡
日本政府愚民政策的極限
三、檢討稅率制度
減少「爛工作」的政策
提升政治參與度
讓世界更糟糕的是「聽話又冷漠的好人」
四、重新設計教育制度
就職活動中表裡不一的謊言
應屆畢業生一次雇用制度的結束
革命就從「此時此地的我」做起

結語:寫給資本主義社會的駭客們

參考文獻